随着气温逐步下降,二手车市场正在迅速升温,俗称“金九银十”的秋冬销售旺季成为多家二手车平台企业的“必争之地”。
不过,在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纷纷展开新一轮广告攻势的时候,往年同为二手车“广告三巨头”之一的人人车却并未跟进,引发业界诸多猜测。
日前,有媒体爆出人人车已经关闭赣州等多家城市业务,大幅缩减人员和业务开支,同时仍在以13亿美元估值通过投资机构寻求散户融资。
业内人士指出,旺季关站同时寻求融资的矛盾处境背后,可能是人人车本身并不健康的业务模式导致其缺乏造血能力,再加上融资遇阻,迫不得已的断臂求生之举。
一边关站一边融资,人人车的“自相矛盾”
前不久,赣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第1关注》栏目报道了人人车在未提前通知赣州当地分公司的情况下于10月14日突然宣布关站,导致当地员工面临失业下岗;同时人人车还拖欠多名员工报销款项、手机设备押金等未予解决,并对赔偿问题闭口不谈。
人人车赣州关站并非个例。人人车CEO李健2017年9月接受南都采访时声称的“今年底前把覆盖城市从100个扩大到150-200个,但是截至10月30日,仍然有车辆资料显示的城市仅有82个,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相比当年人人车官网说的“覆盖全国超百座城市”缩减了20%。目前吉林、威海、柳州、鞍山、抚顺、赣州、桂林、淄博等城市已经从人人车的列表中消失。
对于赣州的关店,人人车回应是根据业务综合运营对覆盖城市的调整,业务调整是正常的,但是你越调越少,承诺的增加没有影子,这就不太正常了。
10月30日人人车服务城市列表(共82家)
自媒体爆料人人车仍在寻求融资
在城市减少的同时,人人车仍然在寻求新一轮融资。
近日有自媒体爆料显示:人人车正在进行F+轮融资,融资规模约为1亿美元,估值13亿美元。虽然人人车此后迅速发文回应声称这一数据“非官方披露”,但这一数据同此前证券日报报道的人人车F轮估值12.3亿美元几乎相差无几。
从鲸准平台的公开资料看,人人车自2014年创立以来,累计融资额已经达到了7.6亿美元。这意味着,这些融资在近5年的发展过程中,融资之外的价值提升仅有5.4亿美元,仅为融资额的70%左右。
融资估值一般是越来越高的,创始团队的股份增值最多。从人人车的情况看,除去创始团队的持股之外,归属于投资者的资本增长可能微不足道。
人人车融资历史
人人车成立已经近5年,已经获得数亿元融资,但是估值增长却十分有限。
如今,在二手车的交易旺季,城市数量反而越来越萎缩,陷入关站风波,情况并不算好。按理说,面临关站风波,估值也低迷,这种时候融资会很吃亏。
但是人人车偏偏在这个时候传出寻求新一轮融资的消息。这种矛盾背后,我们看到了人人车对资金的渴望。
发展遇阻可能是人人车当前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一方面,人人车资金紧张,不得在形势不好的时候寻求融资自救;另一方面由于业务经营情况不佳,承诺的城市扩张没有做到,反而陷入关站风波,这有点断臂求生的意思。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释,人人车在9月份二手车旺季的“例行”的广告战中缺席,并悄然抛弃了此前的“千城计划”。
人人车究竟怎么了?
2016年李健接受采访时就曾说过,“人人车在两年内的目标是2016年进入300个城市,2017年覆盖1000个城市”,并表示“千城计划并不是随口提出的,而是在造血能力的基础上”,但人人车如今的现实与当年的目标有天壤之别,这说明李健说的”造血“出了问题。
从爆料的内容看,人人车2017年销量为17.5万辆,总收入为6900万美元。以2017年全年平均美元汇率1:6.75计算,人人车平均单车收益仅为2661.4元。按照每辆成交车辆7万元的均价计算,单车收益比例仅有3.8%,甚至低于人人车的交易服务费率4%。
相比之下,瓜子二手车日前公布的2017年成交量为48.5万辆,服务费率则达到了8%;优信二手车招股书显示2017年C端交易量28.4万辆,单车收益占比约为4.5%,均远优于人人车的表现。
对于这种单车收益占比反而低于服务费率的情况,可能有如下几种原因:
1、B端业务占比过高:虽然人人车宣称坚持C2C业务,但此前有媒体曝光其单月B端业务量占比已经高达43%,B端业务的利润是要分享的,这种低收益拉低了整体收益比例;
2、刷单问题:人人车此前曾因刷单问题被南方都市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曝光,“一拆三”等刷单方式能提升业务量数据,但是一拆三也只能挣一笔钱,这样也会严重影响单车收益数据;
3、缺乏金融、车后服务支持:金融、车后服务等业务能够显著提升二手车的单车收益,这些业务是瓜子、优信等商家提升单车收益的有效手段,人人车的单车收益低,说明在这方面布局有欠缺。
其实此前就有媒体分析过,人人车尚没有建立其交易后服务的营收能力,金融的渗透率一直处于低水平,维修保养也尚无规模化,仅单纯依赖交易服务费,收益模式非常不健康。
如果数据无误,人人车单车收益尚不足车价的4%;那么这个利润很难覆盖成本。
此前,优信在上市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其单车获客成本高达9.5%,而人人车线下业务比优信更重,单车获客成本很可能更高,这样算来人人车每卖一台车反而要亏损数千元。加之人员、场地等随规模比例提升的业务成本,业务规模的扩大,反而会导致人人车的亏损不断加速。这就意味着要烧掉融资。
面对这种情况,开源就是继续融资,节流就是有选择的关店,放缓烧钱的速度,而节流可能就是人人车关站求生的真正原因,而不是什么业务调整,因为调整应该有开有关,而不是大面积缩减。
目前,二手车平台的竞争依然激烈,仍然要通过大规模购买流量转化为交易、大规模投入广告以建立市场影响力。
缺乏造血能力,还需要烧钱的人人车对于资金的需求会更加强烈,所以在形势不好,融资吃亏的情况下,也要寻求融资
然而,融资也有旺季淡季,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泛互联网行业融资难度正在逐步走高,几家行业竞争者也已经几乎将主流PE瓜分,已经F轮融资的人人车很难再寻求新投资者的青睐。
公开数据显示,人人车与优信的融资差距达5亿美元左右,与刚刚完成C+轮融资的瓜子融资差额超过10亿美元。人人车想要在市场份额上追平前两者,至少需要投入资金体量在融资差额的2倍以上。以人人车先天不足的造血能力,在资本寒冬中获得新一轮融资的难度可想而知。
普华永道发布的MoneyTreeTM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私募及创投(PE/VC) 在科技、媒体及通信(TMT)行业的投资,整体数量减少,金额环比持平。报告指出,“投资者一方面出手愈发谨慎,另一方面关注焦点越来越朝高成长性及退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转移。
”在造血能力不足、估值增长停滞、融资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人人车在新融资不到的情况下,只能诉诸于保住核心城市业务,大规模关闭二三线城市站点,以求止损,先活下来再说。
这种方式会为人人车带来喘息之机,但不是无代价的,人人车收缩,瓜子和优信就会趁机扩张,占据市场份额。人人车本来份额就低,这种收缩会加速其在整个二手车市场的边缘化,这会让人人车未来融资更难,估值更低,如果这种循环形成,那么关店风波对人人车来说只是前奏,未来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