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国征战不休、摩擦不断的先秦时期,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出现,代替了以往约束性较强的官学,被称为“私学”。
私学拥有鲜明的特点,为后世的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先秦时期私学的发展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每一支涓涓细流中都浸润着书墨香味,在长久的历史岁月中熠熠生辉,培养了一批批的人才,为当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私学慢慢初起,浓墨重彩绘画卷西周时期,官学的发展几乎是一家独大,《校雠通义·原道》中记载:“官守学习,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周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
天子和诸侯成为当时教育的垄断者,极大地对教育进行管控,民间的平民百姓很难接触教育,并且学习相关知识。
这一举措,将教育牢牢掌握在政权之中,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当时政权的稳固。但却极大地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导致民众的文化水平较为低下。
随着历史慢慢发展,周王室的权威慢慢削弱,并且进行东迁,无力于对教育方面进行管控。官学便开始慢慢衰落。
官学也慢慢呈现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原本的教条僵化的弊端也慢慢显露出来。而诸侯国在这时都各种强大起来,并且显露出想要吞并其他国家的野心。
在生产力进步的情况下,原本大量空闲的土地被开垦出来,原本属于周天子的公田开始被分解。
诸侯、卿大夫等纷纷想尽办法将其变为自己的私田,土地由个人占有和支配的模式建立起来。
而官学是建立在土地国有的基础上的,周王室的蜷缩无异于将支撑官学的发展的栏杆撤下,没有了王室和经济的帮助,官学自然在大浪淘沙中在历史中慢慢消失。
为了争夺更多的利益,各诸侯国之间征战不停,没有闲暇去管束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管束,统治阶级致力于寻找可以强国的方法,对民间兴起的各种思想报以默许的态度。
当时的统治者寄希望于民间的学士可以给出较为正确有效的建议,甚至为民间的思想学派提供了便利。于是出现了各种学派。
这些学派大多是向国家提出治国理政建议的志士,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儒家“民重君轻”,法家“依法治国”等等,这些思想各有不同,帮助了诸侯国进行管理国家。
诸侯国看到了其中隐藏的价值,对这些文人志士进行礼待,于是各种学派的思想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在前景较为光明的发展背景下,民间大量私学开始渐渐创立。
二、私学发展鲜明,教育迎来曙光先秦时期的私学可以称得上为中国私学的起源,在以往官学一家独大的时候,民间的人很少可以接触,而私学的开展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这些各异的思想。
私学的学生数量变得十分庞大,最为闻名的孔子“弟子盖三干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大量学生的加入提高了当时一些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让他们得以接受思想的浸润。
而这些学生与以往官学中贵族不同,以前只招收贵族的官学消失,而私学面向范围广阔,学生出身变得多种多样,有富可敌国的商人,有没落的贵族,也有普通的百姓等。
因为学生的生源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开始变化,从而使产生思想变得复杂多样,内容渐渐变多,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便有这方面的因素。
众多来自不同阶级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使得这些思想变得更加实际立体,而且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学派发展壮大。
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方案和观念,极大地开发了这些学生的潜能,也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另外,私学拥有很大的独立性,不受到官府的限制,各私学大师可以较为自由地阐述自身观点,并收纳学生来传播自己的学派和思想。
私学的开展完全由私学大师决定,教学形式也较为自由,摆脱了以往“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理念,不再是依附于政治。
即使思想不能让统治者满意也不会轻易改变原则,而是坚持思想内核,在列国之间寻找愿意接纳自己思想并且愿意将其实施的国家,不愿意依附于强权。
同时,招纳学生以传授自己的思想也是当时学士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的一个方式,通过学生的增加,来扩大自己思想的传播力度,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
孔子在传授知识时,便和学生一起周游列国,来说服统治者使用自己的政治观点,旅途奔波之中,常常没有固定的居所,学生们跟随着老师,一般在实践中学习思想。
而教学内容也不固定,常常与政治思想相挂钩,孔子主张教授“四教六艺”,墨子更为重视实际能力和专门知识的培养。
随着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相处时间越久,交流更加复杂,关系也变得越加融洽,在以往的官学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往往是单纯的师生关系,很少逾越。
私学中的师生关系更加像是朋友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相处,可以亲和地在一起交流观点,学生还兼顾照顾老师的起居。
他们教学的目的与官学也发生了改变,在以往的官学中,只是为了为朝堂培养官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政治需要。
虽然私学中也有培养官吏的成分和因素存在,但是却更加注重人格的培养。
他们希望培养一个更加健全的人格,一个文化的传承者,一个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对道德的注重渐渐形成了以后中国古代教育中鲜明的特色。
三、私学浓墨重彩发展,教育源远流长传承政府对教育的管控放松,学术环境变得更为宽松,学生和老师之间对于学术的讨论更加自由,以往约束学术发展的教条渐渐失去影响,帮助了当时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培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的进步,发挥了学校在教育和文化传播方面的功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同时,大量身为平民的学生进入课堂,给予了他们进行阶级跨越的机会,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普通大众受教育的权利开始被承认。
私学还在广阔的大地上播种关于文化的种子,使其向蒲公英一样传播地更远,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却接受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进行生产劳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调便是在那时确立下来,其中的儒家、法家等学说几乎充斥在中华民族的全部历史之中,浸润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品行。
另外,私学还鼓励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原本的官学生往往来自于相似的家庭,站在一致的立场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常常是大同小异,无法真正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私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稷下学宫”的开展几乎将先秦私学不同学派全部汇聚起来,不同阶层的人得以平等地进行交流观点。
这也是第一次知识分子开始从官僚群体分离出来,真正开始培养“文化人”,以往接受教育的人几乎全部进入官场,而私学的开展后也出现了一批接受教育但不进入官场的人。
这些“文化人”成为历史上第一批文人,往往拥有非常大的抱负和道德原则,并且认识到文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开始使用自己的知识来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在后世,出现了很多为了国家大义放弃个人得失的文人,他们的风骨气概被人们称颂,坚守节气道德,是中国民族永远不屈的脊梁。
先秦私学对文人群体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塑造了第一批文人的风骨,形成了体系化、规范化的中华民族伦理教化系统,养成了专属于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
而在私学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与政治相互结合,稳定了历朝历代的政权。
但是在后世将其用于政治以维护统治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扼杀了人们的创造能力,不利于更多思想的出现和发展,遭到了多方面政治原因的限制。
结语:春秋战国的历史,私学的开展为其披上了一层精致的帛布,在各国征战的同时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姿态,傲然在历史岁月之中,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
私学的开展也为我们输送了丰富的思想,成为岁月中闪耀光辉的宝贵财产,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悦耳乐章。
在当下,私学的种种特点也值得我们进行借鉴,将其与现在的教育进行相互融合,挖掘其中隐含的价值,培养更加全面多样的人才,也为祖国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输送。
参考文献:
《史记》
《论语》
《吕氏春秋·劝学》
《荀子·法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