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将发起“报复”,中方换了种语言回应,美国人直呼这么强势?

北风得失 2025-04-15 10:57:30

特朗普为美国发出了“挑战信号”,并且直接提到了中国,似乎打算采取“反击行动”。中方则以另一种方式明确回应,让美国人惊讶于这般坚定的立场。

最近,特朗普的一番话让全世界都盯上了。他说,好多国家给美国商品加的税,比美国给它们加的税要高得多,还特别提到了中国、印度和欧洲这些地方。

他专门指出了印度对美国汽车征收的关税,那数字高得惊人,超过了整整一倍,也就是百分之两百。另外,他还说到中国跟欧洲对美国货收的税,比美国对他们收的要多出一倍。

特朗普觉得这种局面很不公道,所以他打算从4月2日开始,对那些国家加收惩罚性关税,想靠这个实现他所说的“关税平衡”。

特朗普觉得,用这种方法,美国可能赚到“好几万亿美金”,同时还能带来“史无前例”的工作岗位。

不过,要是这项政策真落地了,全球经济说不定会迎来一次大动荡。

虽然这个办法挺受一部分人的欢迎,但说实话,它跟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唱反调,还搞乱了世贸组织的关税管理规定。

实际操作时,美国在征税这事儿上,可能不会真的做到一对一的公平。为了自己的好处,它有可能对别的国家加收更重的关税。

要说一下的是,特朗普已经对中国、加拿大还有墨西哥加了不同程度的税,税率在10%到25%之间浮动。

这说明了,特朗普打算用加税当筹码,逼其他国家坐下来跟美国谈判,好让他们答应他的条件。

然而,在这长达一个月的等待期里,会有多少国家会选择让步,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但现在的情况很明确,中国这边是绝不会让步的。

特朗普在国会发表讲话的那天,咱们中国外交部跑到美国常用的那个社交平台上,用英语发了条前所未有的直白警告给他们。

外交部清晰表态,不管美国打算挑起啥样的“争斗”,中国都已整装待发,决心斗争到底。

这句话选用“war”这个词,而不是“冲突”或者“争执”,真的是一下子就说到了人们的心坎里。

这种说法在中美交往里相当罕见,特别是在美国自己的媒体上露面,瞬间就在美国民众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纷纷用上诸如“中国已整装待发”、“中国对特朗普发出强硬信号”这样的标题。

专家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少美国朋友对中国用如此直接的英文表达立场感到意外,直接问出:这还是那个行事低调的中国吗?

对于一般的美国老百姓来讲,这种强硬的说法挺少见的,让他们都觉得很意外,有点接受不了。

对比来看,中国以前常用的那些词汇,一旦翻成英文,就显得相当拐弯抹角和繁琐,可能让不少美国人摸不清真正的意思。

这次我们用简单直接的英文来说,好让美国大众一听就懂。这样的转变显然促使不少美国人重新审视他们对中国的看法。

这就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要给美国政府传递个信息:中国不光在经济战场上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各种挑战,在地缘政治的较量中,我们也同样做好了充分准备,随时能应对各种挑衅。

就算美国想在咱俩国家间挑事,中国也直接说了,会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国家利益,有可能一直斗下去,绝不含糊。

老一套的外交说法没法把咱们这铁定的立场讲明白,所以中国就用了更直白的说法来表达。

这种说话方式背后,藏着好几个关键的因素。

首先,根据美国那边儿的新闻报道,特朗普已经让政府计划在下个月初,再对中国商品加一轮税,而且听说以后每个月都可能会继续加。

碰到这种局面,中国得拿出有力的回击手段。以前跟特朗普打交道的时候,咱们就发现,对那些所谓的“最大压力”策略,只有硬碰硬地对抗,才能防止他们继续在经济上敲诈咱们。

另外,美国在说要加这次税的时候,还悄悄放出话说“也许会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减少点税率”。这事儿摆着看,关税斗争的重点还是冲着中国来的。

另外,受到美国的影响,加拿大和墨西哥也许会跟着美国对中国提高关税,这样一来,就可能会出现所谓的“北美贸易关税圈”。

面对这种紧张局势,中国绝对不能示弱退缩,得向全世界明确咱们的坚决态度和反击实力。

说真的,打了这么多轮贸易战后,再去争论是中国离不开美国,还是美国离不开中国,已经没啥实际意思了。美国经济肯定会直接感受到这场争斗带来的“痛苦”。

特朗普能在国会发言时,试着把中美关税战的不好的地方说得轻一点,但讲话的热乎劲一过,他迟早得解决这些麻烦事儿。

特别是在钱包问题上,特朗普得给选民一个说法,要不然在接下来的中期选举里,他现在的领先地位可能就不保了。

美国老早就把中国当成了“假想的对手”,老是在谈论“中美之间的战略较量”。虽然有些强硬派的政治人物总说中美之间“早晚得干一架”,但光嘴上说说简单,真要打起仗来,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五角大楼得好好琢磨琢磨,美国军队到底准备好应对这样的冲突没。

不管中美之间的冲突会咋样爆发,特朗普都很难捞到他想要的好处。

0 阅读:38

北风得失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