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西南的‘乾嘉苗民起义’爆发起因

北风得失 2025-04-16 11:20:42

前面说过,福康安因为念着和表哥恒秀的亲戚关系,想护着他那个犯了渎职罪的表哥,结果被乾隆皇帝一顿好骂。这之后,福康安心情就不好了,干啥都提不起劲。看到这样,乾隆皇帝就借这个机会,把他从四川总督的位置换到了云贵总督,想着让他轻松点。

再者,考虑到那时候正值深冬严寒,乾隆皇帝专门赏赐给福康安一件皇室专用的黑狐皮大腿袍,这举动表明他对福康安的宠爱和信任一点没减。

福康安刚当上云贵总督没多久,时间就来到了乾隆五十八年,也就是1793年。那时候,湖南、贵州、四川、湖北这些地方的交界处,遇到了超级大旱。结果呢,各省的庄稼都收成不好,老百姓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那时候,虽然朝廷发出了“减轻税收”的好心政策,想让老百姓过得轻松点。但好多地方的官员,还有那些有钱有势的大地主们,为了自己的腰包,根本不当回事。他们还是跟往常一样,催着佃户们交租,逼他们还债,还硬塞给他们劳役。这样一来,那些受灾的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简直没法活下去。

1794年秋天,那时候是乾隆五十九年,在贵州松桃厅长兴堡镇的大寨寅村,苗族头人石柳邓实在是受不了官府和地主的长期压榨了,日子过得太苦。他一合计,就拉上了四川秀山那边走投无路的青龙屯汉族老百姓,一块儿跟官府对着干,反抗他们的欺压和剥削。石柳邓带着大寨寅的苗族兄弟们跑到秀山,跟当地的百姓联手,直接攻打秀山的土司衙门。他们不光打进去了,还拆了些衙门的房子,把土司存着的粮食、钱财这些好东西都给分了。

之后,石柳邓带着苗族和汉族的老百姓,一块儿把来打压他们的清兵给打跑了。这事儿越传越广,动静也越来越大,最后逼得当地的官府没办法,只好给老百姓免了一年的税。

石柳邓成功地把官府的压迫打退后,他就回到了松桃大寨寅老家。他心里头老惦记着官府可能会找他的麻烦,也不想再受官府和地主的欺负盘剥了。所以,他开始到处找那些反清的人,想办法跟他们联手。后来,他还跟四川、湖南、湖北三省交界处的“白莲教”搭上了线,打算一起造反,把清朝的暴政给推翻。

1794年冬天,就是乾隆五十九年的最后几个月里,石柳邓决定要推进他们的“推翻清朝”的大计划。他自己跑到湖南凤凰那边,就是现在的凤凰县,去了一个叫鸭宝寨的地方,找那里的苗族百户吴陇登。在吴陇登家里,他还见到了几个人,有湖南永绥厅,也就是现在的花垣县黄瓜寨的头儿石三保,还有乾州厅平陇的吴八月,就是现在的吉首社塘坡乡平陇村那儿的人。哦对了,还有位苗族的女头领,名叫石乜妹,有的人说她其实是吴八月的老婆石舶柳。他们聚在一起,悄悄地商量怎么发动起义,反抗清朝的事儿。

大家碰头商量了一番后,就跑到村口的土地庙那儿,一起喝了碗血酒,说要跟清朝干到底,不死不休。石三保自己不识字,但他觉得表哥吴八月读写都行,也挺有头脑,就让吴八月来写这次起义的宣言,说说起义军要干啥,还有为啥反对清朝。

后来,石柳邓火急火燎地赶回了大寨寅,他开始召集苗族的老百姓,在寨子里练习打仗的队形,还动手打造起了兵器,忙着为起义做各种准备。与此同时,吴八月和石三保在黄瓜寨碰头,商量好了起义的具体日子。他们派人去给石柳邓、吴陇登,还有要一起起义的苗族头领吴半生、吴廷举、石乜妹送信,定好了在乾隆六十年,也就是1795年的二月初二那天,乾州、凤凰、松桃、永绥这四个地方要一起动手起义。

后来呢,因为起义筹备时保密工作没做好,石柳邓在大寨寅练兵、打造武器的事儿不小心走漏了风声,让当地的官府给知道了。这样一来,清军那边的守将,就是绿营里的松桃协都司孙清元,他联合了松桃同知沈丙,两个人带着三百来人的兵马,还有当地的民壮和衙役,一块儿在乾隆六十年,也就是1795年的正月十六那天,趁着夜色偷袭了大寨寅。

听到清军要来镇压的消息,石柳邓一点也不害怕,他立刻决定提前起义,还自己当上了统兵元帅。他带着大寨寅的义军冲破了敌人的包围,然后赶紧告诉其他要起义的苗寨,让他们也早点动手。趁着清军还没反应过来,石柳邓一鼓作气,带着援军又回到了大寨寅,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一直赶到松桃城里去了。

随后,石柳邓赶紧派人告诉湖南各地的苗族起义军,让他们快点动手,然后就分成三支队伍,对着官府发起了猛烈的攻打。起义军分别攻打秀山、松桃,还有盘石汛和正大营这几个地方。就这样,轰动西南地区的“乾嘉苗族起义”正式打响了!

石柳邓带着三队起义军一起上,那势头简直无人能挡,一路高歌猛进。没过几天,秀山这边的好多乡镇都被他们打下了,连盘石汛这个地儿也轻松到手。接着,起义军就把松桃城给团团围住了,城里的清军一看形势不妙,扔下城池就往南边的云落屯逃跑,打算在那儿死磕到底。

石柳邓带着队伍起义后,贵州思南、印江还有镇远这些地方的四十八溪苗族老百姓,都跟着行动起来,加起来上万人一起反抗,把清军给围了。同时,贵州正大营里的绿营提督和总兵也被起义军给困住了,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不停地往京城发紧急求救信,盼着朝廷赶紧派兵来平定叛乱。

石柳邓带着他的义军,在贵州松桃首先挑起了起义的大旗,而且第一仗就打赢了。这事儿没过多久,就像风一样吹到了永绥黄瓜寨。石三保和吴八月一听,二话不说,立马就决定也要起义,好给石柳邓助威。

永绥、乾州、凤凰这三个地方的平陇、关后溪、两岔溪、龙爪溪、犁口嘴、龙牙、雀儿寨、九十九峒、寨阳、矮板、捧风坳、廖家寨、木营、秦头坡、三岔坪、地岑坡、牯牛坡等众多苗族村寨,都接到了吴八月的邀请,大家齐聚平陇,商量着怎么发动起义。

1795年,乾隆六十年的正月二十一那天,石三保和吴八月选择在平陇这个地方,连着放了九声大炮,向大伙儿宣告他们正式起义了,这是为了声援贵州那边反抗清朝的义军。当地管事的清军将领,乾州厅的绿营游击陈纶一听到这消息,立马带着人马往平陇赶,想摆平这场起义。但没想到,他们被起义军一下子就给打败了,清军丢盔卸甲,乱成一团,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跑回乾州,再也不敢轻易出门了。

后来,石三保、吴八月、吴廷举、吴满儿这些起义头头看准时机,带着队伍把乾州城给围了。到了正月二十三号那天,他们攻进了城里。乾州厅的同知,也就是那里最大的官宋如椿,受了伤后自己抹了脖子。乾州巡检江瑶呢,他带着官印想跑,结果在北门被起义军给逮住杀了。这么一来,乾州城里城外,全都被起义军给掌握了。

再者,吴陇登联手苏麻寨的苗族头领吴添半,也有人称他为吴天半或吴半生,在凤凰地区挑起了反抗。他们围攻了凤凰厅城,虽说没能攻下城池,但却成功地把清军困在了城里,使得清军没法出兵去援助乾州那些地方。

之后,吴八月又一次带着军队往东边打过去,他们攻打浦市和泸溪这两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湖南泸溪县。他们的攻势很猛,一直打到了麻阳和辰溪这些地方的交界处。

到这个时候,起义军的战斗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南边贵州的铜仁、松桃,西边四川的秀山、酉阳,还有北边湖南的古丈、保靖。他们牢牢掌控了湖南、四川、贵州三省交界地带的十三个地方行政单位,起义的火种像是被大风刮过一样,到处都在燃烧。起义军的人数也是噌噌往上涨,一下子就达到了十万人。

起义军一发动,就像潮水般势不可挡,一路凯歌高奏。贵州的松桃、湖南的永绥、凤凰、乾州这些地方,苗汉两族的老百姓都纷纷站出来支持。石柳邓瞅准时机,喊出了“穷哥们儿跟我冲,财主官老爷靠边站”的口号,这话深得民心,起义军的人数噌噌往上涨,把清朝在西南的统治吓得直哆嗦。

贵州和湖南的总督、巡抚们火急火燎地调兵遣将去平定叛乱,同时不断往朝廷送信,向乾隆皇帝报告紧急情况。1795年二月份,那时候乾隆皇帝已经老了,眼看就要把皇位传给下一任,他可不想自己的退休日子被苗民起义给搅和了。于是,他下令让那些地方官“狠狠地打”,还赶紧从湖南、云南、贵州、四川这些地方调集了十八万大军去镇压起义。

当时,云贵地区的最高长官福康安接到命令去打仗,他和四川总督和琳、湖广总督福宁、高级将领额勒登保,还有湖南的提督刘君辅汇合了。他们分成四支队伍,一起向起义军在湘黔边界的基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打算一举消灭他们。

福康安亲自带着湖北荆州的八旗兵和四川金川训练的番兵,二月末就开始攻打正大、松桃这些地方。到了三月初四,他已经到了铜仁。接着,四月初三那天,他们打败了石柳邓的义军,成功进了松桃城。

在攻打途中,福康安联手四川总督和琳带领的清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夹攻义军。他们在长兴的五里牌碰头后,一股脑儿冲向石柳邓义军的大本营大寨寅。清军凭借人数众多,从四面八方发起猛攻,把原本“苗寨遍布、人口密集”的大寨寅地区烧了个精光,同时残忍地杀害了许多无辜的汉人和苗族的老百姓,其中包括不少老人、妇女和儿童。

石柳邓带领的贵州起义军,碰到了福康安和和琳率领的强大清军包围,情况变得非常棘手,起义眼看就要被清军给平息了。为了保住起义军的力量,石柳邓带着队伍从松桃冲了出来,一路跑到湖南地界,最后跟石三保的起义军碰头了。

1795年四月,也就是乾隆六十年那会儿,石柳邓和石三保把队伍合到了一起,他们在天星山火速开了个会。会上,石柳邓、石三保和吴半生、吴廷举、吴陇登、石乜妹这些起义军的头头们,一块儿琢磨怎么对付即将到来的清军。大家集思广益,商量着怎么打仗,怎么布局,好确保能抵挡得住清军的进攻。

在这次大会上,石柳邓,义军里大家最敬重的人,拒绝了大伙儿想让他当王的建议。他考虑的是整个大局,所以就和其他人一起商量,选了吴八月做义军的头儿,大家称他为“吴王”。

吴八月给了石柳邓一个头衔,叫“开国大元帅”,石三保成了“卫国大将军”,吴半生被封为“覆地猛将”,石乜妹则是“女中豪杰将”,而吴陇登呢,他负责和外界打交道,算是义军的外交使者。

会议和封赏结束后,吴八月跟各位头领一块商量,最后决定采用这么个战术:清军人多,咱们山多,他们来了咱们就躲,他们走了咱们就出来打。打算好好利用湘西那片地方的山山水水,一边动手建些木寨石墙挡着清军,一边再用游击战的方法把清军的兵力给扯散,最后争取把敌人打败,取得胜利。

同时,吴八月他们在自己管的地盘上搞了个新法子分地,把从官府和军队那里抢回来的“厅田、军田”都给了穷苦的老百姓去种。这样一来,湘西那边很多的汉人和苗族年轻人,都乐意加入义军,跟官兵对着干,一起为了大家的好处和胜利去拼命。

1795年,乾隆六十年四月份中旬那会儿,为了赶紧在福康安、和琳,还有接到命令来帮忙镇压起义的都统衔护军统领额勒登保带着兵马,从贵州赶到湖南继续打义军之前,拿下“平定叛乱”的功劳,

当时,湖广总督福宁带着湖南提督刘君辅、贵州提督彭廷栋,还有永州镇的总兵苏灵等一众将领,他们从泸溪早早地就出发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一举打败义军,把乾州给收回来。

当清军福宁部大规模进攻时,吴八月亲自带着起义军出去迎战。他们在地势险峻的地方悄悄埋伏起来,打算引诱敌人进入陷阱。这一战,起义军成功地把包括福宁在内的几十个清军大官都围在了埋伏圈里,一下子歼灭了福宁那六千多名进军苗疆的士兵。清军头头福宁,要不是慌忙钻进运粮草的车子里,吓得缩成一团乱窜,他早就战死或者被抓住了。这就是让乾隆皇帝和清朝高层都大吃一惊的“狗爬岩大战”。打了这场胜仗后,起义军的地盘更稳了,他们还继续扩大自己的控制范围。

福宁打了败仗后,乾隆皇帝火冒三丈,立马下令福康安、和琳还有额勒登保,让他们赶紧带兵去湘西,要把那股越来越大的起义军给打垮。紧接着,福康安他们几个就接到命令,一块儿从铜仁往湘西进发,目标直指凤凰厅,那里是吴半生起义军的地盘。吴半生呢,他在凤凰厅的大鸟巢河那边,带着人跟福康安的大军杠上了,一挡就是半年多。这样一来,清军就没法顺利地把吴八月的主力起义军给包围起来。

福康安带领的清军,在凤凰那儿被挡住了去路。其他几路的清军呢,虽然陆陆续续到了苗地开打,可就是没法把吴八月、石三保、石柳邓他们的义军,在坪垄那一带给团团围住。再加上那边儿的地形和水流,对进攻的清军来说太不利了,反倒是对义军死守特别有帮助。所以啊,清军就算人数再多,跟蚂蚁似的,可一进攻就到处碰钉子,挨了一次又一次的打,老是吃败仗。

特别是在攀登陡坡的战役里,湖南的军事长官刘君辅带领的清朝军队,又一次被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刘君辅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好不容易才一个人逃了出来,而他的手下大多数都惨死在了起义军的刀刃之下。

军事进展一直不顺,清朝朝廷就听了傅鼐的主意。傅鼐原先是宁洱的知县,现在以同知直隶州的身份在湖南军营里管粮草。他说得挺明白,要先安顿好逃难的百姓,组织起青壮年成立民团,这样地方就稳了。然后,在关键的地方建起堡垒,盯着苗义军的动静,加固防线。这一连串动作,目的就是要慢慢消耗义军的力量,让他们无路可走。

另外,傅鼐当上凤凰厅的新同知,也就是那里的头号官员后,他吸取了以前的经验,想了个新招儿——‘拿苗人来管苗人’。他给那些起义军里心思不定的人许以高官和厚待,想让他们动心,跟着自己,这样一来,起义军就被他给拆散了,然后他再一个个地收拾掉。

清军一边动手打,一边用高官厚禄诱惑,很快就把义军里的一些想占便宜的人给拉拢过去了。就说那个凤凰厅鸭保寨的寨主吴陇登吧,他本来在当地就是苗百户,起义前就有点势力。可加入了义军后,他在“天星山分封”里没捞到“将军”的名头,只被安排去干跑腿联络的活儿,没得到啥大权和好处。这样一来,他心里头就对吴八月、石柳邓他们老大的位置不满了,琢磨着要在义军里头自己另起炉灶,多分点地盘,说不定哪天还想着直接走人,自个儿单干呢。

就在这时,清军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他们使出了“封官许愿、金银财宝”的大招来挑拨、勾引那些心里不坚定的义军成员。这可真是撞到了吴陇登的心坎上,他那藏不住的贪心和对权力的渴望,这下子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结果,由于朝廷用官位和爵位的诱惑,吴陇登没多久就悄悄地跟清军搭上了线,他们私下里商量好了一个“转向”的计划,打算背叛起义军,从后面给他们来一击。

接下来的内容会继续咱们之前的话题,接着往下聊。

0 阅读:3

北风得失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