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心声:中国股市急需“生态修复”与“休养生息”》

中国股市一直以来都是广大股民关注的焦点,它承载着无数人对财富增长的期望,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期中国股市的表现以及其背后存在的一些制度性因素,却让广大股民心痛不已,当前的中国股市急需进行“生态修复”与“休养生息”。

回顾近期的股市行情,A股市场又遭遇了重挫。沪指在早盘短暂的震荡后加速下跌,甚至失守3400点整数关口,午后再次探底,跌破多条均线支撑。截至3月21日收盘,沪指跌1.29%,深成指跌1.76%,创业板指跌2.17%,市场呈现出普跌格局,下跌个股超过4300只,仅有996只个股上涨。其中,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众多板块大幅下跌,这一场景犹如一场寒冬,让股民们的热情被冰封。

深入探究当前股市困境背后的根源,不得不提到每月两次的股指期货及期权交割制度。全球主要市场期权期指大多是三个月一交割,而A股独树一帜地设置为每月两日交割。这种高频次的交割对市场产生了严重的负反馈。从过往经验来看,在股指期货交割日当天,集中交割带来的趋势加速作用,常常导致市场行情出现单边走势。每逢交割前夕或交割期间,中国A股有着90%以上的几率大跌。这就意味着,不管市场出现何种利好消息或者做多情绪有多高涨,临近交割期时,都如同螳臂当车,往往被无情地打压下去。

以3月21日为例,恰逢股指期货交割日,这一因素无疑是当日股市下跌的影响因素之一。这一交割日制度下,市场难以顺势而为,被人为地制造出一个巨大的风险点。这对于稳定股市、增强投资者信心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阻碍。这样的制度下,股市无法健康地茁壮成长,就像一棵被定期砍伤根基的树苗,难以长成参天大树。

而且,除了股指期货及期权交割制度的不合理外,在股市融资方面也存在问题。像华润新能源拟定上市融资245亿的情况,对于当前脆弱的股市而言,无疑是在大病初愈之时又被“抽血”。股民们不能忘记“先正达”让股市“吓”趴下的教训。在市场尚未完全复苏、自身造血功能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过度的融资举措只会进一步压制股市向上的动力,阻碍股市的健康发展。

广大股民们热切期望监管部门能够痛定思痛,大力开展股市的“生态修复”工程。首先,对于股指期货及期权交割制度,证监会应重新审视其合理性。取消股指期货及期权交割,或者将其调整为与其他主要市场一致的3个月交割1次,这样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人为的市场波动风险源,给予市场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让市场按照经济规律和供求关系健康运行。

同时,在融资方面,必须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审核机制。监管部门需要平衡企业融资需求与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的关系。不能让企业一味地追求大规模融资,而忽视了市场的承受能力。在确保企业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获取资金发展的同时,保障股市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内部的优化和成长。

中国股市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的种种问题表明,急需进行“生态修复”,让股市休养生息。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唤起股民们的热情,让股市回到稳定健康发展、为经济注入活力的正轨上来,否则,广大股民的信心将继续遭受打击,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也将成为泡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