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无交易
目前持仓
下表除“当前股价”和百分比之外,其他科目单位为人民币亿元。
上期数据
注:①采用席勒市盈率估值的企业,不算三年后估值;
②对指数基金采用历史市净率计算买点卖点,不估值;
③持股比例=持股市值/账户总值。在无交易状态下,该比例可能因每只个股股价波动幅度不同,而发生小幅变化;
④仓位加总可能为99%或101%,原因是持股比例为四舍五入数据,例如10%代表实际仓位在9.50%~10.49%之间。
收益率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59%
我的实盘净值上涨1.17%
2025年内沪深300指数-4.13%
我的实盘净值+2.98%
注①:作为个人投资者,能够自由掌控每笔资金进出,因此我的实盘年度收益率按资金加权收益率取值,不含新股、新债收益。
注②:沪深300指数收益未包含成分股现金分红,年化收益率数据略有低估。
自2019年开户以来,已连续7年跑赢大盘,累计收益率55.90%,年化收益率8.10%;同期沪深300指数累计收益率-1.68%,年化收益率-0.28%
重要事项
1.美的集团开启回购
2.家电行业数据记录
3.学习“预期管理”
4.再提“稳股市”
下面进入正题。
1.美的集团开启回购
3月29日,美的集团发年报的时候,顺便发布了一大堆文件,其中涉及回购的内容就包括了《关于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方案的公告》(简称方案1)、《2025年A股持股计划》、《关于变更回购A股股份用途并注销的公告》,我把其中主要内容都一起记录在《美的集团2024年报解析及估值调整》中了。
紧跟着,4月8日又发布了《关于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方案的公告》(简称方案2),同一天董事会投票通过了上述方案2,4月9日发布了方案2的《报告书》,当天就开始回购,当天和11号各买了1.2亿,14号和15号各买了0.6亿,16号0.5亿,17号1亿。同样都是回购,看看人家美的这效率!
由于方案1和方案2名字一模一样,我一开始以为是同一个方案呢,就没太在意。刚刚开始写周记,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两个方案的区别。
方案1:发布日期3月29日,回购金额50~100亿,其中贷款不超90亿,回购后注销比例不低于70%;
方案2:发布日期4月8日,回购金额15~30亿,资金来源为自有/自筹资金,回购后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目前已经回购了5个亿。
可能有朋友看到这里,要质问管理层了吧,“跟年报一起大张旗鼓地发布一个大的回购注销方案,过几天悄咪咪地批准一个名字一模一样的、小的回购方案,回购之后还不注销,而是拿来搞股权激励,你是不是玩不起?”
先别生气,别担心。
方案1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贷款回购注销毕竟是上面去年10月底才刚推的新内容,下面没有实际执行的经验,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进度自然不会太快,就算美的这边通过了,银行那边估计也还需要一些时间走流程。而方案2,自己的钱自己说了算,效率自然高,拿自有资金回购搞股权激励,对美的来说也早已是轻车熟路的事情,搞起来自然顺畅。
站在股东的角度看,无论方案1还是方案2,无论贷款回购注销还是自有资金回购搞股权激励,总之都是回购嘛,短期内减少了流通股数量,稳定了市场,提升了信心,自然都是好事。目前这个价格,虽然我暂时不会继续加仓,但这个价格也不贵,看到公司此时主动维护市值、提升股东信心的决断力和行动力,作为股东,我很欣慰。
2.家电行业的几个数据。
既然聊美的,再顺便记录几个数据:
自2024年8月加力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来,各地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企业协会积极响应竞相发力,截至2025年4月10日,消费者累计购买以旧换新家电产品突破1亿台,成效显著。
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家电(不含3C)双渠道零售额均实现稳步增长,线上、线下零售额分别同比+4.7%和+12.8%。按月度来看,2025年3月线上零售额、零售量分别同比+8.2%和-4.7%,线下零售额、零售量分别同比+15.6%和+4.3%。
简单看3月单月数据,线上量减价增,线下价增量增,且价增幅度>量增,体现的都是国补带来的消费升级。
此外,“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彩电、洗衣机、烟机、嵌入式微蒸烤、台式微蒸烤单功能、台式微蒸烤多功能、电饭煲线上市场高端价位段的产品结构均有明显的提升;线下市场除彩电、洗衣机、烟机的高端价位段的产品结构出现小幅下滑外,其余品类的高端产品结构仍保持稳步增长,其中洗碗机和台式微蒸烤规模同比增长超10%。”
也可以得出“消费升级”的结论,毕竟国补补的都是一级能耗、一级水耗这些稍贵一些的好产品。
与整体“消费升级”相矛盾的是,空调这个细分领域的价格战却打得如火如荼,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空调一季度线上零售均价同比下滑1.9%,由于今年一季度国补政策对产品结构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实际上今年单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已超过10%,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线下市场同样面临困境,线上价格的持续下探,以及国补政策在低线市场启动相对迟缓,使得长尾渠道及企业自有渠道承受的压力愈发明显。”
各品类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所幸美的不光有空调,还基本覆盖了全部白电、小家电品类,也在努力实现着“数一战略”;
美的集团也不只有美的、小天鹅这些大众品牌,还有COLMO、东芝这些高端品牌,整体来看美的集团已经很全面了,公司内部各品类、各品牌间基本可以实现对冲,加上我之前调低了增速和估值,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3.学习“预期管理”
4月17日,G务院以“加强预期管理,协同推进正测实施和预期引导”为主题,进行第十三次专题学习。
字少事大简单说结论:
正册组合拳即将发力
在外部技术封锁与产业链重构加剧、内部消费动能不足的特殊时期,这次学习其实是正册出台前的总动员。这轮正册组合拳的力度和精准度,将直接决定一大批之前以出口为主的中小微企业,能否度过生死危机。
预期管理是看不见的战场
比具体正册更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学习的核心命题:如何用预期引导稳住市场信心。当前国际经济博弈已进入"底牌博弈"阶段——对手的底牌已几乎打尽、只能靠打嘴仗成为国际笑柄——而此时此刻,如果我方通过释放明确信号、建立可信承诺、形成稳定预期,往往比正册本身更具战略价值。这就像高手过招时的"势"的营造——通过舆论引导让市场主体形成"正册即将发力""经济即将触底"的共识,就能激活蛰伏的社会资本。
特别要注意本次学习提出的"协同推进"原则,这意味着未来落地时将更注重跨不门联动,避免以往"环保风暴刮倒小微企业""金融整顿误伤实体经济"这类南辕北辙的情况,真正形成合力。
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这方面,对面老鲍的操作思路确实值得咱们好好学习。
就像一个笑话所讲:
老板开会说:“今年业绩好,给大家发年终奖!”
员工们欢呼雀跃,结果一看工资条,年终奖不到一个月工资。
众人捶胸顿足,大骂老板抠门。
第二年老板改口:“今年业绩差,要大裁员。”
员工们惶惶不可终日,结果发现,虽然取消了年终奖,但没有裁员,众人感动落泪:“老板是好人!”
4.国常会再提稳股市
4月18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为何千方百计稳楼市股市?
答案藏在“信心经济学”里。
资产价格是信心的晴雨表
房子和股票,几乎是普通家庭财富的“半壁江山”。房价跌、股价跌,看似只是数字波动,但心理账户的损失却真实存在——人们会不自觉地缩紧钱包,哪怕日常收入没变。这种“钱包焦虑”会像病毒一样扩散:当大家都不敢下馆子、换手机时,餐饮店老板的生意少了,手机厂流水线工人的加班费也停了。消费链一断,经济就容易陷入“越跌越省、越省越冷”的死循环。
托市策略的轻重缓急
房地产的“大块头”决定了它不能靠短期猛药救市——动辄数十万亿的盘子,既难撬动也容易引发泡沫风险。相比之下,股市更像“经济体温计”:国家队只需在关键点位用少量资金托底,就能传递正册暖意。当股民看到指数不再“跌跌不休”,抄底的胆子就大了,外资也会闻风而动。这种四两拨千斤的预期管理,叠加高流动性方便进出的资本市场,远比硬拉房价更划算、更容易。
被动收入:消费底气的“安全垫”
为什么领着退休金的老人敢花钱?因为他们知道下个月的钱雷打不动会到账。这种“永久性收入”的确定性,恰恰是多数打工人缺失的——月薪两万的程序员,可能因为行业寒冬突然失业;但同样收入的体制内职工,却敢放心买学区房、报兴趣班。同理,租金、分红、利息等被动收入虽然不如养老金稳定,但至少能让人少看老板脸色、多几分消费底气。稳住楼市股市,本质上是在帮普通人加固这份“安全垫”。
内需保卫战的新战场
当川普的关睡大棒让外贸承压,“出口转内销”成了应急方案。但问题在于:超市货架再满,老百姓捂着钱包也没用。与其抱怨“大家不敢花钱”,不如看透问题本质——消费信心连着资产价格,资产价格又连着正册预期。当楼市止跌、股市翻红,人们从手机里看到的不只是“浮盈”,更是对未来生活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才是打开消费闸门的真正钥匙。
非重要事项
本周看完了腾讯年报,正在写,没坑,莫急。
可能是上上周看东西写东西有点多,久坐的时间有点长,导致肩颈僵硬、头脑不清——接水不关水、熬汤不关火——我媳妇甚至一度怀疑我是不是老年痴呆了。这周效率不怎么样,所以借机出门玩了一天,洗涤了一下心灵,状态好多了,美景分享给大家!
我已开始强制执行“坐30分钟后起来喝水、运动”的养生策略,这既是疼痛理疗师帮我掐完肩颈之后给的建议,也是DeepSeek的建议。这几天使用之后的效果蛮好的,精力比之前充沛了一些,头脑也好像更灵活了(希望不是幻觉,哈哈)。
朋友们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