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营长狄国平之子写在清明时节的文字

绿拂晓 2024-04-13 17:49:16
作者||狄洋(西北政法大学2022级学生)

我的父亲狄国平

2018年10月2日,父亲离世了。

父亲戎马半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腿上还未取出的弹片和长年累月生活在潮湿的猫耳洞里所带来的关节炎和风湿,折磨得他整晚整晚睡不着觉,但他有军人的尊严。他沉默,像老山上的一块顽石。

正如父亲很少向我讲述他前半生的军旅生涯一样,即使他是共和国亲授的一等功臣。大部分关于他的英雄事迹,都来自于父亲的战友和朋友,每当他们夸赞父亲的时候,父亲总是笑笑不说话,我能隐隐约约感觉到,父亲的眼神里藏着更多深刻的情感。

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我翻到了一摞旧书,书页已经泛黄,但灰尘不多,应该是有人经常翻阅。这些书都是当时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友所写,这一摞书是多少人的前半生,又是多少人的一生呢?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将他们看完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父亲的老首长,时任兰州军区21军61师师长的刘登云将军所著的书,书名就叫《玉汝于成》。

玉汝于成,意思是像对待璞玉一样打磨你,磨练你,最终才能使你成长。这些书里,正记载着那段艰苦岁月中,共和国的战士们披荆斩棘,用一腔热血和一颗赤忱之心,开辟了未来的康庄大道。

那是1986年10月19日,“10·19”作战打响的那一天,这场攻坚战由父亲指挥,从470名战士里选拔出49人参与作战。最终,只有43人活着回来。

这是营里面年纪最小的战士,17岁的一等功臣烈士,杨代宽。出征前,他拉上战友王伟功,对他说:“王干事,你给我拍张照片吧,寄给我的父母!”没想到,这竟成了他最后一张相片。

这是九连副连长赵怡忠,在战斗中四次负伤,依旧坚持战斗,壮烈牺牲,被徐向前元帅亲自题写并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当时,他的孩子才四个月大。

这是突击队的战士陶克叶,就在牺牲的前几天,他还和我一样,参加师里的演讲比赛,向首长和战士们展示前线官兵的精神风貌。

这些人,这些英勇的战士,这些高尚的灵魂,他们又是谁的儿子,谁的父亲,谁的丈夫?他们又为何抛弃安逸和平的生活,跑到这崇山峻岭,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来?是一些人所谓的“闻战则喜”吗?不,绝对不是的,是因为他们知道,人民的美好生活只有在他们的负重前行之下才成为可能,只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完备的军事力量,才能保障后方人民的安居乐业。即使面对枪林弹雨,他们也不后退半分,因为身后,就是万家灯火。

我明白父亲眼神中的意思了,对于他的军旅生涯,他一定有很多想要对我说的,想要教育我的,可能他想等我再长大一些,懂事一些,再跟我讲。可惜,我已经听不到了。但不幸中的万幸是,有这些书本,有这些用汗与血作墨水,骨与枪作笔杆,土与沙作纸张,将为共和国的安全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付出青春与生命的伟大战士们的精神,交织融合在一个个文字当中。这些文字在奔涌着,咆哮着,如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水一样,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流进每一个读过这些书的人的内心里。这样,后世的青年人可以继承他们的志向,学习他们的精神,他们就永远活着。

同学们,青年人们,即使我们如今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见证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但我们不能忘记,这和平的来之不易。在南海的浪涛中,有海军官兵在守护着国家的领土完整;在雪域高原,有边防战士在寒风中坚守着祖国的边疆安全;在蓝天之上,有空军飞行员在云端之间守护着国家的领空安全。正是这些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积极投身国防建设,才能有共和国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

同学们,青年人们,“国之不弱,则青年必强;国之将强,青年更应为之奋斗不息。”共和国在磨难中不断历练,扩充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如今屹立东方,照耀世界;青年人更应承担起自己的时代责任。无论是通过学习国防知识,还是参加军事训练,亦或是未来选择穿上军装,我们都应当以自己的方式,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力量。

清明节前,父亲的战友、内江军分区司令员万忠勇叔叔来祭拜父亲

0 阅读:3

绿拂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