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钱树根军长表扬了我们用塑料桶为前线背水之举

绿拂晓 2024-03-02 10:42:29

作者:李峥嵘

1986年夏,云南前线正值旱季,酷热难耐。步兵第61师181团2营的200多名官兵,正坚守在号称“八十年代上甘岭”的一个无名高地上。

越军为了打通老山地区的通道,疯狂地向这个无名高地发动一次又一次进攻。敌人对阵地进行封锁、轰炸、爆破、焚烧,甚至向阵地投掷硫磺弹。有的阵地工事被炸塌,道路被封锁。阵地里缺粮、缺弹药,最要命的是缺水。最艰难的时候战士只好喝尿,或者趴在阵地边上舔石头缝、土壤中间的潮气。我们的战士全靠顽强的意志坚持着,尤其是伤员都强忍剧痛,一声不吭,都用嘴咬着衣服,有的至死嘴里的衣服也拿不出来······

营长黄中、一遍遍向指挥部呼叫:“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我们需要水、水、水······”深夜了,后方指挥所灯火通明,大家正围绕如何解决前方喝水问题进行激烈讨论。有的主张用军用水壶,有的主张用油桶送,还有的主张安装水管。这些建议都被后勤部首长否决了,原因是用水壶太小、用油桶搬运不方便、安装水管显然时间来不及。财务处长蒋纯昌胸有成竹提出采用塑料桶背水,组织师团后勤机关50人的队伍.每人背50公升水支援阵地。50公升塑料桶用财务处战时经费负责采购。第一次水用完后,还可以将塑料桶上沿割开,接雨水备用。既解决当前,又解决长远喝水问题,一举两得。师团后勤领导眼前一亮,恍然大悟地说,这个方案可行,当场作出决策,以半天的时限,由财务处带队,完成了向阵地背水的任务,财务处荣获集体三等功。

战后,钱军长亲自到后勤机关进行慰问,他说,你们用塑料桶为前线背水,是在特殊条件下战时保障的创新之举,也是后勤保障有力的典型事例。只有不拘一格、用一切可用办法,一切为前线所想,一切急前线所急,把有限的经费、物资都用在前线官兵身上,既节约又解决问题,你们无愧于一线官兵的坚强后盾。

0 阅读:14

绿拂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