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浩将军:那年,我们部队进驻中卫城

绿拂晓 2024-02-26 16:03:06

作者:胡世浩

鼓楼

1969年末,部队结束“三支两军”任务,21军各师、团的防务都作了调整。186团将宁夏固原县的营区交给188团,移防中卫接受兰州军区装甲营的营区。

全团到中卫首先遇到三个问题:营房少,只能安排25%的连队;训练无场地、无器材;无菜地、无猪舍,难以改善官兵生活。入冬季节要解决上述问题更困难。

过去中卫县驻军300多人,现在来了3000多人。县领导既高兴又发愁,突然来了这么多兵,吃住行都得依赖地方。县领导决定,两个未复课的中学、固沙林场旧场部和县招待所一栋三层楼房让部队先住下,以后逐步调整。同时在城郊划出很多空地作为部队的菜地。

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部队很快安顿了下来,开始正常工作。公社的领导带领社员抬着牛羊肉和蔬菜到营区慰问,军民关系搞得火热,部队很多困难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很快得到解决。

1970年夏,兰州军区皮定均司令员来团视察,主要为新建营房定点。为不占农田,指定在永康公社南侧断崖下约3公里因长期被雨水冲出来的一块荒滩地,南高北低,营房建在低处。经过两年军工自建,1973年春,全团搬过黄河以南。这里每年都要下几场大雨,把营区冲得很惨。1977年,上级机关决定在迎水桥营区盖房子,1978年全团又搬回黄河以北,结束了“山,散,洞”的布局。1979年后,部队总算安定下来,开始了正规的教育训练。

过去在师作训科任参谋期间,我经常陪同师首长勘察地形,每到一地都要进行社情分析,并且都要作出预案,以防不测。从而也使我养成一种习惯,部队移防到一个新的防区,总想把当地的主要社会变革、名胜古迹和地形特征弄明白,做到心中有数,不做糊涂官。尤其作为一名军事干部,必须熟悉当地的民情、社情、地形,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到中卫后,通过兵要地志的学习和地形勘察,重要之处都做了笔记。

县志记载:“中卫县以西约50公里,长流水,一碗泉两地,经考古学家发现,旧石器晚期文化两处遗址,证明两万年前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

历朝把中卫视为军事重镇。在宋朝之前,中卫是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首领争疆的过渡地带,因而未置吏,只是州、县的属地。从明朝1403年陕西都司派600名官兵驻守此地,只称卫(属一个军事单位)。清朝在1724年裁卫置县,此时才第一次确定县级政权。全县东西长118公里,南北宽91. 8公里,总面积5780平方公里。南靠黄河,流程过境111公里。据1960年统计:“全县为28万多人,土地面积714. 05万亩,可耕面积34. 3万亩。”川区农田引水灌溉,旱涝保收。山区十年九旱,农作物产量不高。地下有煤、铁矿资源。

从秦、汉至隋、唐都有兵在此军垦,小则300人,多则万余。很多退伍老兵留在当地安家落户,开荒种田,中卫县的人口才渐渐多起来。当时增加人口、增收粮食是戍边的两项主要任务。

中卫县地形特点,可谓南为山区,中为黄河川区,北为漠区。黄河之水由西向东,平时河宽300多米,汛期河宽1公里之多,水深2米以上。民国时期,黄河无桥无船,只有羊皮筏子来回摆渡,每乘可载4至8人,不易大的军事行动。中卫北面是腾格里沙漠,浩瀚几百里,严重缺水,人畜难以通行,自然形成一道屏障。

秦长城在中卫以西向北,向内蒙古阴山延伸,大部分被流沙掩埋。只有明长城两段尚存,黄河南岸的长乐镇至甘肃省的靖远县卢沟堡,长约100多公里。另一段,黄河以北从中宁县北山南坡至中卫城以东10公里的胜金关,长约180公里,城墙部分残缺。在古代,这段长城对保卫中卫都起过重要作用。

中卫城墙坚固(后被人毁),东西长800多米,南北宽600多米,城外墩、堡结合,高处都有烽火台,10公里外若有情况,城中很快就会知道。从布防来看,主要御敌方向在城东,城西次之。侵袭主要来自北方异族,腾格里东侧边沿是戈壁滩,人畜能通行,占领中宁县黄河以北川道就可直袭中卫城东的胜金关。

城中建有一座鼓楼,作为观察和指挥所。此楼建于1631年,底座12米乘12米,高7米,用砖砌成。上部木质结构,楼阁共3层,高15米,通高22米,可通视城内外四周双方的军事行动。

城北侧有一座高庙,建于明朝1403-1424年,占地4100平方米,通高29米,共5层,殿堂楼阁260间。建此庙时,当时中卫以汉民为主,建庙的用意以佛教控制民众的思想,还可以屯兵1000多人。庙墙北侧与城墙联成一体,观察北方活动更清晰。1970年兰州军区政委肖华上将游览高庙时说:“高庙层多,楼高,占地少,砖木结构,这种建筑风格在中国不多见。”

高庙

胜金关建于明朝1493年,山势南北走向,南低北高,长约1. 5公里,宽约400多米,山高40-60米。南临黄河、北连高山。墩台建于高处,关墙朝东建于半坡,派兵驻守。县志记载:“1865年10月回民起义攻破胜金关,将甘肃省提督梁生岳在内1000余官兵和民团500余人杀得无一幸存。”夺得胜金关,就可直取中卫城。

1949年9月18日,解放军杨得志、罗瑞卿兵团进军宁夏。“国军”在宁夏的部队宣布起义,中卫城得到和平解放。从此中卫县人民得到了彻底翻身,很快成立了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活动。

中卫县有四大难题摆在历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上。

一安民。中卫是回汉同居地区,加强回汉团结,促进社会稳定是首要任务。本地干部和外来干部之间,回族干部和汉族干部之间的团结尤为重要。因为干部的团结是回汉民众团结的核心,加强军政和军民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治水。有水就有人,有人就有田,必须充分利用黄河水的资源。要引黄河水,需要统一规划,筹备资金,集中人力,先有主干渠,再修支渠。向沙漠边沿扩张,采取吊庄移民,开荒种田,扩大耕种面积,确保黄河流域年年丰收。这是县委和政府必须优先安排的项目。

1974年,中卫县党委、政府决定开发黄河以南的南山台子30多万亩荒丘,南山台子比黄河高60多米,要从黄河引水灌溉,县委马兆富书记到部队“搬兵”,要求部队集中时间完成主干渠和支渠的土建工程。马书记是一位回族干部,对部队十分关心,把部队困难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他常到营区征求对地方政府的意见和要求。全团36名随军家属,他都把她们安排了工作,这点很多地方干部是做不到的。

几位团领导知道马书记亲自来团“搬兵”,我们表示支持,并随同马书记到现场勘察。据农田建设指挥部技术人员介绍,经过团司令部计算,全团需要4个月才能完成土建任务。报上级批准后,团很快进驻劳动工地,风雨无阻,起早贪黑地苦干。两道主干渠和无数支渠终于竣工,推土机手将无数沙丘土包基本推平。可以说,南山台子已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为中卫县平均每人增加一亩水浇田。现在只等移民村建好,使山上农民早日搬到山下居住。扬水工程早日建成,为来年播种创造条件。这是黄河以南山区摆脱十年九旱的根本措施,也是造福于民、使山区农民早日摆脱贫困的重大举措。部队也为地方民众办了一件好事,同时也更密切了军政和军民关系。

三治沙。腾格里沙漠围绕中卫县川区农田,年年向中卫城逼进。沙坡头景区沙漠已到黄河边,铁路和公路都是从沙丘中穿过。城北的沙漠近则4公里,远则也只有7公里,沙暴的南进使中卫县各级领导都感到风沙的威胁,治沙是政府的要政之一。

唯一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带。中卫县党委和政府决定,在沙区南侧建一条长40多公里、宽1. 5公里的林带。部队每年10天的助民劳动都和民众一起参加防护林带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实干,中卫县植树造林是宁夏最好的一个县,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现在被游客誉为“塞上明珠”。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克上将视察中卫时题词“人进沙退,胜似江南”作为勉励。

现在中卫城湖在城中,城在水中,整个城区在林荫花卉和水系的环绕之中,尤其中卫提升为地级市后,城区的市容变得更美,城市变得更大。

四抗洪。只要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下大雨,宁夏黄河的水位就会猛涨,有时洪水漫过堤坝。只要黄河有险情,中卫县委和政府首先通报部队,并要求部队做好抗洪准备。1980年5月,水漫胜金关南段,村庄被淹,公路冲垮。186团奉命抗洪,在中卫黄河堤上日夜守卫4天3夜,转移被淹的村民,堵住被冲垮的堤坝。黄河洪水成为中卫民众的一害,每年4~5月就要做好抗洪救灾的准备。部队长期驻防中卫,军地双方都感到拥军爱民、搞好军民关系比什么都重要,部队、地方谁也离不开谁。

我在中卫的十年间感到获益很多,尤其地方干部的工作作风,为民造福的干劲,拥军优属的真情,给我留下很多回忆。为了把在中卫的美好时光、美好的印象留在心里,1972年我儿子在中卫出生,取名卫东,“卫”指中卫出生,“东”为东阳人,以表我对中卫的思念。

(作者曾任186团团长,后任宁夏军区司令员)

0 阅读:35

绿拂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