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电热空调、没有集中供暖的古代,人们是怎么过冬的?其实,古人冬天取暖办法比现代还丰富,只是能够享受的人群有限,皇家、贵族的取暖设施,功能不输现代取暖设备,有的相当风流、另类。
古人取暖主要靠火。火塘、火墙、火炕、炉灶、地炕,这是古人最常见的几种取暖方式。这些取暖方式基本都是靠炭的燃烧来获取热量的。因此,烧炭在中国古代历来都很讲究。
唐朝皇家有用“进口煤炭”取暖的记录,五代时期王仁裕有《开元天宝遗事》“瑞炭”的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日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在古时,官员取暖的奢靡程度让人吃惊。杨国忠以炭屑用蜜捏成双凤,在寒冷的冬天,置于炉中燃烧,还要用精贵的白擅木铺在炉底,这样会一尘不染。
事实上,比杨国忠的取暖方式更为糜烂的当属采美女的体热来取暖了。
与诗人杜甫生于同时代的岐王李范,每年冬天冻手时他不去烤火,而是叫来年轻美貌的妓女,把手伸进她的怀里贴身职暖,美其名曰“香肌暖手”。申王李撝则发明“妓围取暖”法:“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于坐侧以御寒气。”让众多年轻美女围坐在他四周御寒,绝了,大概也只有贵族能想得出。
早在汉代,贵族在冬天就已有享受暖气的房间了,称为“温调殿(房)”,那么他们是利用什么原理提高房间温度的呢?从考古发现来看,主要是通过火源传递热量,加热空气。早期是“地上升温”模式,后来是“地火取暖”模式。
“地上升温”模式是置火源于房间,直接加热空气,比较高级的是设置壁炉。1974年在秦都城“咸阳一号建筑”遗址上,便考古发现了这种取暖设施。
“咸阳一号建筑”为秦王宫室,此遗址上共发现三处壁炉:底层南侧的第8号室、上层西侧第5号室和南侧第3号室各有一座。其中第8室及第5室被推测为浴室。
以第8室为例,其壁炉设计相当科学,宽1.2米,高1.02米,进深1.1米,炉腔剖面呈覆盎形,方便炉烟的迅速排出去。炉上部烟道已毁,炉左有一贮木炭之槽坑,炉身用土坯砌造。南面的炉门前有一处灰坑,内部表面镶砌立砖。
第8室附近的9-12室朝向良好,空间适度,内有壁画,且邻近幽洗室,推测为卧室。从8室出士的陶纺轮来看,似乎是宫中妇女闲居消遣之物,进而推测这卧室是女性房间,而这些女性应该是秦王的宫妃。
这么说来,第8室便是这些宫妃的专用浴室。浴室都带着壁炉,以保证冬天洗澡时不冷,不会冻着,可知居住在这里的女性物质条件是十分优越的。由于出烟孔设计在室外,妃子洗澡时暖如三春,又不至于二氧化碳中毒而发生事故,这比现代女性洗澡时使用浴霸什么的取暖,还要高级、舒适。
这些女性的拥有者秦王,也住在附近。在遗址上发现的第8室,推测是秦王或后妃的居室,其房间更高级,单设一只壁炉,用于冬季取暖。
在“地上升温”模式基础上,明清时期开始流行“火地取暖”模式:在室内地面下面事先用砖石砌好循环烟道,炭火的热烟流,沿着主烟道、支烟道分流到各个烟室、地面,提高整个建筑各个房间的温度。
火地取暖能使地面受热均匀、温和,温度升高也快。由于火坑、排烟道均在室外,既避免烧烟火污染室内空气,又能防止煤气中毒使人窒息,既安全、卫生,又经济、实用。
“火地取暖”并不是明清人的发明,早在魏晋时代已出现。在当时的东北地区已有“火炕取暖”的记录,火地取暖原理便取自火炕取暖,从北京故宫到沈阳故宫,明清皇家都在使用。古代皇室设有专门负责冬季供暖的机构,明代“惜薪司”,清代则称为“营造处”。“营造处”内设“薪库”,专门负责储运宫中所用的木柴、煤炭的采购和发放。在烧炭供额上,严格按身份配给。乾隆年间,宫内按份例供应木炭的标准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