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份呢?在中国,这一年是清朝康熙五年,距离“三藩之乱”爆发还有7年,康熙还只是一个小孩子,这一年也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件,整体比较平静。
但对于英格兰来说,1666年可不是一个平静的年份。这一年前后,三大灾难性事件接踵而至:先是被能够在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黑死病“袭击”,全伦敦差不多五分之一的人死亡;然后是英格兰海军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失利;然后就是一场由意外引发的大火连烧4天,欧洲最大城市伦敦大约六分之一的建筑被烧毁。这一年,距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过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已经复辟,但资产阶级的势力仍然在一步步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一点点更新。
虽然英国桂冠诗人德莱顿在诗作中将1666年称之为“奇迹之年”,但显然多半是使用了讽刺的口吻;在另外一些“少半”部分,“奇迹之年”似乎也相对适用。在2006年普利策小说奖得澳大利亚女作家杰拉尔丁·布鲁克斯的笔下,《奇迹之年》的主角安娜是这“少半”真正“奇迹之年”的创造者。这个乡村女子本来很不幸,瘟疫使得她丧失了自己所有的亲人,但她并没有被彻底打倒,她站起来了,获得了新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这个意义而言,1666年对于安娜来说,至少是属于她自己的“奇迹之年”。
但这个成长的过程对于安娜来说,显然并不平坦,相反倒是充满了曲折、考验,可以说是磨难重重。
先是,英国德比郡的一个村庄发生了鼠疫,为了控制疾病,村民们在教区长蒙佩利昂的号召下封锁了村庄,导致全村人口被病魔夺去了三分之二。女佣安娜虽然地位卑微、毫无医学常识,但她却参与了对抗瘟疫的艰苦行动:先是协助教区长的妻子埃莉诺用草药帮助村民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后来终于找到了更合理、准确的治病方法,通过焚烧污染物,最终切断了瘟疫传播。
埃莉诺在瘟疫中不幸去世后,安娜又开始照料精神已经被打垮的教区长蒙佩利昂。但她没有想到的是,期待的幸福有多么美,知道真相以后的失望就有多么大。她发现,教区长蒙佩利昂竟然是那么不堪,简直可以说是道貌岸然。于是,安娜决心离开这个悲伤之地,去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她只带走了埃莉诺留给她的一本厚厚的医书,为的是要希望继续挽救更多的生命。
瘟疫无疑给安娜原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巨大的变故,但也锻炼了安娜。在战胜自我、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安娜成长了起来,一而再、再而三地焕发出了人性美的一面。发生在安娜身上的那些事,虽然小事居多,但小事不小,而且关键是要长期坚持去做好事——显然,这正是安娜的难能可贵之处。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曾经做过记者,在一次消夏漫游中她碰到了一个引起她兴趣的“路标”,于是得以接近英国德比郡的埃姆村。在那里,她受到这个历史上曾经的“瘟疫村”村民们真实事迹的启发,并且开始思索信心、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等种种简单或者复杂的关系。这一切,都或多或少地写进了她的这本《奇迹之年》小说中——感兴趣的话,不妨仔细地去找一找,书里到底都有哪些比较典型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