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绝不仅仅只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是需要细细品味,品出多少算多少,能品多深品多深,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永恒。
这样的一种想法,同样适用于阅读诗人、批评家,同时也是鲁迅文学奖得主杨庆祥的最新随笔集《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书的标题一下子读不懂不要紧,读不懂就不要去读,读懂也不值得炫耀,读内容才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不需要读上几篇,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这内容可真是“不虚此行”,真挚而又热烈,不同意他的写法也行——那就拿出自己的想法来进行一番交锋,非常值得一试。
《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包括了23篇随笔,分为了三部分——或许这样的分法也只是一种随意之举——只需要一篇接着一篇地读下去就行,不必在意那一篇属于哪一部分,不必思考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意思。作者写完这些文章、汇集成册出版发行的时候,主动权就已经交到了广大读者的手中,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废话少说,开读便是。
《骗局和寓言》讲的是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按照杨庆祥的想法,蛇固然是在诱惑夏娃,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假如没有夏娃“身体之内的蛇”,仅仅只有外部的一条蛇又能败坏了什么呢?而且如果仅仅这一次欺骗的话,没有“接下来”,事情仿佛也就如此。但偏偏故事是源源不断地“接下来”了——当“一个大骗局中包含着无数个小的骗局,并将不断地继续下去,循环永远”时,纠结谁是始作俑者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何阅读路遥》讲了什么样的内容,完全可以从随笔的标题上看出来。有的人认为,“应该花更多的力气去研究路遥”;有的人——譬如当年的杨庆祥——则会“从心理上对他有种排斥感”,会“认为他是一个很‘土’的作家……名作之所以成为名作,必然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而不仅仅是哪个大家曾经推荐过,或者是得过一个什么样的大奖。同时,作者也揭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男生对于路遥的认可程度要高于女生。而其中的原因,其实就是“路遥的小说实际上有一个‘男性视角’在里面”。所以,究竟应该如何去阅读路遥,这无疑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即使是站在反对者的角度,如何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也会是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反对。
应该说,《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中的23篇随笔,虽然“指向”不一,但共同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无论做什么,都确实需要理性与感性兼具,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要人云亦云。这样去读《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也就不难读出其中的味道了。世界如此之大,情况千变万化,但变中自有不变。持有唯物辩证的态度,才能够不至于轻而易举地陷入“别人的生活”,而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初心和既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