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焦虑》这本书里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年轻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很喜欢生气。平时一生气他就绕着自己的小草房跑三圈。后来他通过勤奋努力,小草房变成了大砖房,生气还是跑三圈。房子越来越大,很多年过去,他成了一个老者,拥有了很大的房子和很多土地,生气时,还是会拄着拐杖绕着房子和地走三圈。
他的孙子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年轻时爱生气,每次生气就绕着房子跑三圈,这时我就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生气?想到这儿,所有的气都烟消云散了,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工作上。老了以后,绕着房子走的时候,会想,我有了这么多房子和土地,有什么好生气的?又何必去计较那么多?我的气就消了。(《战胜焦虑》第56页)
这招简单的“乾坤大挪移”,将生气引导成了改变生活的力量,简单而又神奇。一个人如何面对“生气”,不仅是一个人的境界,一个人的气度,也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处世智慧。
01、认识到让人“生气”的事无所不在,远离情绪立地成佛
生活里处处有让人生气的事:领导批评你,同事挤兑你,同学嘲笑你……孩子不懂事,爱人误解你,父母不够支持你……我们不是太阳,地球不是围着我们转的,不合心意的人事物比比皆是。当期望没被满足,或触发了我们内心的敏感点,人就难免会生气,这是人类的情绪反应机制。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会生气,就是一种自知和觉醒。但如何对待生气,却反映出你的智慧和情绪自控力。
像上面那个一生气绕房子跑三圈的人一样,将生气变成力气,去改变生活,才是正确的掌控情绪的方式。
他首先做对的一点是,让自己远离情绪,动起来,围着房子跑。这样就让情绪和产生情绪的人事物隔离起来,是远离负面情绪的第一步。
02、过度生气是无能的表现,无用甚至有害
法律工作者罗翔老师曾经说过:“人的一切愤怒,都是无能的表现。动不动就生气的人,只能是一个弱者。”
因为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和冲突的方式,有人才会用生气的方式表达不满。“适当”的生气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也会给我们力量去面对问题。但是很多时候,生气并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解决我们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冲突,甚至会激化矛盾和冲突,把小事变成大事。
情绪对身体也会造成影响,长期生气的人,爱发脾气、性格暴怒的人通常肝胆会受损伤。这种情况的底层逻辑是生气消耗阳气,所以因别人的错误生气,的确是对自己的惩罚。
但是不管情绪或压抑情绪,也会憋成“内伤”,有人生气不发作,但是得了肿瘤,就是因为情志郁结在内,久而久之,对身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动物界,生气的青蛙,被自己气死;被抓住的鸟也会生气,不吃不喝而死。明白了这一点,学会控制、疏导情绪,智慧地处理问题就无比重要。
03、要调控脾气,宜疏不宜堵
那么,如何疏导愤怒的情绪,将生气化成力气呢?开头故事中的人年轻时用“乾坤大挪移”的隔离法让自己绕着房子跑,冷静之后,开始思考:我的房子这么小,怎么还有时间去生气呢?于是努力去奋斗,去工作,去改变生活。
你看,他把生气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转化成思考对自己更重要的事情,不再去关注让自己生气的人和事,这就是上乘的“武功”。
所谓乾坤大挪移,就是把情绪转移到了自己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上,把生气变成了奋斗的勇气和力气,去做,去改变生活。
老了之后,生气时又想:我的房子这么大,收获了这么多,还有什么值得去生气呢?是达成了与生活的和解。围着房子走三圈,锻炼了身体,心头的乌云渐渐消散,不亦乐乎?一个睿智通达的老人形象呼之欲出。
学会处理情绪,才会成为生活的强者、智者,也就更有能力和精力去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享受生活和生命赐予我们的美好了。
此时,我们逐渐内心强大起来,也就成为了自己的主宰,能够为自己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负责;也能用爱和慈悲来面对和解决问题,成为更好的自己。
推荐朋友们去看看这本讲清楚了底层逻辑,并提供了很多具体可实操的情绪自控妙招的《战胜焦虑》,相信生活中那些看似难以处理的情绪问题,你也可以用智慧的招式一一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