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万辆意味着什么

新汽车 2022-12-14 16:09:59

作者 | 葛帮宁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年终岁尾,业界又重新邂逅东风日产速度。

2022年12月11日,广州花都,19岁的东风日产用一辆ARIYA向外界宣告1500万辆销量达成。至此,东风日产至少创造了3个合资企业新纪录。

纪录之一:最快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的合资企业。同样实现这一规模,上汽通用用时20年,一汽-大众用时26年,上汽大众用时33年。

2003年,在国家“大重组大支持”政策下,历经23个月的艰难谈判,东风有限巨轮启航。创业当年,承载着乘用车重任的东风日产实现销量6.5万辆。此后,东风日产以领先半步的独特气质和深入骨髓的DNA,在一众合资企业里脱颖而出,创造出令业界叹为观止的东风日产速度。

创业5年后(2008年),东风日产累计达成100万辆产销规模。15年后(2018年),这个数字被1000万辆刷新。现在,与1500万辆同时递交的,还有累计产值1.9万亿元,累计纳税2400亿元,以及全国六地七厂产能布局,和销售终端覆盖率超过92%。

纪录之二:唯一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的日系合资企业。

反观同宗日系竞争对手,22岁的一汽丰田和24岁的广汽本田正在向1000万辆产销规模迈进,而今年表现亮眼的广汽丰田正向700万辆产销规模吹响最后的冲锋号。算数相减,东风日产领先他们500万辆规模。

纪录之三: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最年轻的合资企业。相较于25岁的上汽通用、31岁的一汽-大众和38岁的上汽大众,19岁的东风日产无疑最具年龄优势。

倘若将这份成绩单放在时代背景——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新的产业周期开启,历经疫情、供应链和缺芯之劫波下考量,可以想象,走到这个荣光时刻,东风日产需要飞渡多少关山,闯过多少险滩,历经多少挑战。

1500万辆,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也并非一个冷冰冰的机械产品或者新能源产品,而是承载着人·车·生活梦想的一辆又一辆汽车,一个又一个节点,以及一个又一个家庭。

无论销量,还是利润,东风日产都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外两方股东的重要支柱。于东风公司,截至2022年,其销量占据集团乘用车销量约1/3;于日产汽车,中国市场销量约占其全球销量1/4,是日产全球最为倚重的核心市场之一。

东风公司董事长竺延风这样评价:作为东风公司重要事业单元,东风日产在贡献销量的同时,在管理创新、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品牌发展等各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则表示,中国市场增长是日产长期愿景“日产雄心2030”的关键部分。

为什么是东风日产?对一个汽车企业来说,1500万辆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其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帮宁工作室认为,原因主要有二。其一,这家创业型企业所具有的独特DNA使然。

所谓创业型企业,就是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永远如履薄冰,永远居安思危,且永不放弃。就像东风有限副总裁、东风日产副总经理高国林所言,“东风日产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往直前,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危机都绝不言弃”。

回想2004年,面对中外双方磨合难题,东风日产停产35天,催生出日后享誉业界的《东风日产行动纲领》,把话语权之争变为理解、尊重、信赖、合作双赢文化。

2009年7月,东风日产居安思危,发布《东风日产高管宣言》,倡导“十个提供,五大反对”,重温行动纲领,再攀事业高峰。

2012年,在钓鱼岛事件中,东风日产迅速反应,化危为机。2015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东风日产挺过最艰难时刻,高质量跨越百万辆。

19年来,坚持做事文化,坚持对市场的敏锐,坚持对成功的渴望,保持小企业的灵活机制,保持创业激情,这些都已经深入东风日产骨髓,并且薪火相传。而且越是遭遇困境,越能激发这支队伍的战斗力。这背后其实就是东风日产企业文化的力量。

如果分析东风日产骨干力量,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是从风神汽车时代开始加入的核心管理层,他们追求事业、行动果敢,带领企业突出重围。二是经过做事文化和创业文化洗礼而成长起来的骨干,他们有着超强执行力,且基本上能独当一面。三是新生力量。

其二,成本控制能力造就。

为什么是成本控制能力而非体系能力?汽车市场竞争程度已从激烈转为惨烈,于汽车企业而言,成本控制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与商品企划、订单预测管理、生产计划安排、物流运输、库存监控管理等环节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一件商品从客户发出订单开始到完成交付,需要生产、采购、工厂、物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部门协同完成。这个过程中,谁能做到效率最大化、成本最优化,谁能实现成本最优的产品交付,谁就拥有令对手望尘莫及的成本控制能力。

东风日产的做法是从日产汽车导入3R产销平衡体制。3R指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内、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将正确的车辆(Right car)交付客户,确保过程成本最优化。后经过本土化整合和改善,构建成如今适合东风日产自己的产销平衡信息系统平台。

1500万辆整车正是受益于此。道理很简单:在同样的价格区隔里,东风日产能向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解决方案。成功并非偶然,轩逸也好,天籁也罢,包括一度引领风骚的骐达、奇骏、逍客等产品,都是在充分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赢在对成本的绝对控制能力上。

廓清这个问题后,再来看新汽车时代。站在1500万辆和合资19周年新起点上,东风日产如何实现下一个光荣与梦想?

答案之一,坚定不移地围绕东风日产启辰展开行动。

启辰品牌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所需,是东风公司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合资自主所需,也是东风日产第二增长曲线所需。发展至今,跟启辰同时兴起的合资自主品牌大都被湮没在时代洪流中,但作为东风日产的尖刀连,启辰一直都在那里。

这张牌如何打?在帮宁工作室看来,启辰完全可以承担东风日产重构新能源本土化供应链的重担。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供应链,这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这一点,只要看看比亚迪在新能源时代的迅速崛起就很能明了。

最近几年,合资企业因转型慢或者跟不上需求经常被诟病。合资企业未来竞争优势,不再是全球化资源整合,而是快速构建本土化供应链的能力。一旦本土化供应链布局完成,合资企业就有机会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从“哑铃型”结构,转向更健康的“橄榄型”结构,也就是说,当新能源进入到10万~20万元区隔的大众化市场时(这个市场一直是合资企业最强的堡垒),新造车势力跟合资企业之间的决战才真正开始。届时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答案之二,围绕合资公司利益最大化,开启新征程。

我们正在进入新汽车时代。很难说清楚,究竟是被重新定义的汽车带来了当下这场影响深远的汽车革命,还是这场影响深远的汽车革命导致汽车被重新定义,抑或两者相互影响兼而有之。但结果却毋庸置疑——全球汽车产业的场景和跑道已经改变,这个跑道上的先行者是中国。

站在这个角度,汽车合资公司中外双方股东应该深刻认识到并且尽快行动起来,以合资公司发展为最高利益,从中国出发,从中国需求出发,从商品企划开始,从改造本土供应链开始,加大本土商品开发力度。坚持用户至上原则,一切由消费者说了算,最终实现共赢,并将合资公司好的经验和成果,反哺到国内体系(中方)和全球体系(外方)。

丰田汽车提前迈出了这一步。不久前,一汽丰田推出的第二款纯电平台新能源汽车bZ3,其纯电架构来自丰田汽车,而刀片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则来自风头正健的比亚迪,双方于2019年开始携手合作。

梦想不会自己来敲门。在1500万辆之上,东风日产倘若能以19年一以贯之的创业精神,以1500万辆的成本控制能力,打好启辰本土化这张牌,从中国出发,定能在新汽车时代继续稳健前行。

0 阅读:8

新汽车

简介:有品质的汽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