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查医腐,一个也跑不了!广西北海大数据分析发现重大医腐案

闭目游神 2024-12-27 03:37:33

据中国新闻网2024年10月17日报道,广西北海市纪委监委在开展医疗反腐的大背景下,主动出击,通过大数据采集和建模分析,发现该市多名医务人员收入情况异常。于是以此为线索,成立了专案组,从多名收入异常的医生和关联的医药代表身上打开突破口,并在获取相关证据后,依法留置该市人民医院原院长陈某、副院长莫某及合浦县人民医院黄某等人。

在集中攻坚下,拔出萝卜带出泥,自治区卫健委党组原成员,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党委原书记缪剑华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等一批案件纷纷浮出水面。

一、大数据成为当下反腐的重要技术手段

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从前不易被发现的腐败行为,在大数据技术为办案人员装上了“智慧大脑”后,贪腐行为无论如何伪装,都会原形毕露、无处遁形,都会暴露在大数据这面“照妖镜”前。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在整治腐败问题过程中,深化运用大数据技术丰富监督手段,通过监督模型预警、数据碰撞分析,精准发现腐败线索。

二、隐秘的贪腐行为并非天知地知,大数据可知

过去,贪腐者往往钻了监管的空子,暗箱操作,将贪腐行为巧妙地掩盖。而大数据技术通过将抓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比对,在相互印证的过程中,让违纪者的贪腐痕迹一一显形。

1.强大的大数据收集及分析硬件。据中共重庆市委党建网站“七一网”2023年10月16日报道:在辽宁省沈阳市纪委监委大楼,有几间23℃恒温的机房,有近百台服务器在工作。这是沈阳市纪委监委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建设的大数据监督技术实验室。这些机器就像纪委监委的“大脑”和“眼睛”,存储着全市上千个一级预算单位的数十亿条数据。这颗“大脑”通过数据计算、分析,精准发现腐败线索。

在如在查办鞍山银行某业务部经理王某贪腐案件时,办案人员仅用了一周时间就从7万多条数据中排查梳理出相关证据,推动案件取得重大进展。

2.大数据揪出的贪官的案例。利用大数据揪出贪官的案例枚不胜举,这里只列举几个案例与大家分享。

——广西博白县,利用“大数据”比对,深挖隐形腐败问题2500多个。4月17日,博白县纪委小曹刚登陆“大数据”平台,就发现了异常情况——一组数据页面出现红灯,“又有新问题了!” 小曹警觉起来。他随即点击打开存疑页面,原来是东平镇一镇直单位干部骗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款,因为身份不符合领取条件显现出了红灯。

——近日,醴陵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原主任陈振宇、原副主任易康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二人被查的消息备受当地干部群众关注。不过,令大家想不到的是,问题是被大数据监督“揪”出来的。

——宿迁市宿城区纪委监委在核查某国有建设投资公司问题线索时,重点运用中介费率、融资额度、融资费率等大数据分析方法,聚焦“资金方—融资中介—融资方”的资金链条,分析、综合、描绘可疑交易中“多次参与、多地参与、大额多次转账”等中介活动特征,发现该公司近三年间的多笔业务融资费率偏高,其中数笔业务全都指向了某融资中介公司。随后该区纪委监委通过企业关联数据碰撞和交易流水数据碰撞等方式,抽丝剥茧,成功锁定该公司融资部原经理马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经查证实,马某与该融资中介公司负责人陈某沆瀣一气,通过提高中介费率等方式谋取私利,还收受贿赂。结果,马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三、应用大数据反腐未来发展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纪检大数据分析研判、发现腐败线索,在反腐败斗争中将越来越重要。据专家介绍,未来纪检大数据分析研判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提高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水平加强数据共享和协同机制建设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运用大数据技术打破传统反腐模式的限制,创新性地推进“三不腐”机制的建设与实施是主要目标,即在全面收集各类数据的基础上,构建集画像、评判、决策三位一体的政治生态分析预警平台,以科学的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为找准监督对象廉政风险点、靶向修复净化政治生态提供参考,实现腐败问题预警与惩治联动。

0 阅读:68

闭目游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