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女孩容貌焦虑的20年,以及逆风跨越|一位95后的心灵逆袭

她释 2024-01-24 14:30:14

容貌焦虑,就像是慢性病一样,从读书时期到成年之后,一直在我的内心里隐隐作痛。

我感觉自己是被无形的厚厚的蚕茧包裹起来的一个女孩,不愿意被人看见,也不愿意与人交流……

被人说丑的女孩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世界观里还没有美与丑的概念。

有一天下课后和同学玩耍,看到一个男同学好像在与周围人分享什么东西,于是我好奇的走过去,想与他搭话。他一看到我,脸色突然变了,接着抬起手臂指着我的脸,即将走向他的我,被这气势阻挡住了步伐。

“你长得这么丑,不要跟我说话!”

他黑着脸凶狠的讲出这一句话。

羞愤、难堪、茫然……复杂的情绪像倾泻而下的雨一样瞬间向我浇过来,这一刻,我真想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有的同学在看热闹,有的同学替我指责这位男同学,我呆滞了几秒钟,就回到自己座位上了,我感觉空气里都弥漫着我的难堪,刚刚还在玩笑的同学们、很嘈杂的教室,变得格外宁静,我的耳朵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原来,我是一个很丑的女孩,不能随便靠近别人。

在后来的人生中,对自己容貌的自卑深深的刻在心里,至今已有20余年。从头发丝到脚底,我觉得我的每一个身体部位都不堪入目。

在电影里看到丑女整容变成光彩夺目大美人的情节,也催生了我存钱整容的想法,可无奈读书时期和刚步入社会的二十多年里,一直都是窘迫的状态,没有资金。

我常常睡醒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我怎么还没有整容啊,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变美……

图是读小学时期的我,这时被同学说长得很丑

为什么我总是那么冷漠

我天生的性格随母亲,虽然内心善良,但跟活泼可爱的同龄人相比,不善言谈的我显得特别木讷、呆滞,因此身边人都不太喜欢我。

快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在没有提前告知我的情况下,将一位陌生女人带回家,父亲说,“你以后就有妈妈了,现在可以先不改口,先叫阿姨吧”。

这个陌生女人相貌很精明,笑眯眯的看着我,但是我哑口无言。

她常常关心我冷不冷、饿不饿,看着很亲和。我本来就内向,跟她也不熟悉,因此都不太情愿回应她。

可能是我这样的态度刺激到了她,我们的关系逐渐僵硬。

她在家中掌握绝对话语权,不被她待见的那个弱小的我,开始步入人生中最黯淡无光的时刻。

在家里,我的活动区域只有自己的床和一个小桌子,除此之外触碰任何东西,都要被她冷剑一样的目光盯着,或者被她辱骂。

我只能在自己的床边默默的看书、写作业,不能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不能发出任何声音。

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最难熬,她总是在家里摔摔打打,我吓得大气都很不敢出。父亲回家之后,她才会稍稍收敛,我才能松一口气。

我至今不能理解,那么胆小柔弱的我,怎么就伤害到了她,让她对我源源不断释放这么多恶意。

每次放学回家之后,我就开始紧绷神经,变得僵硬起来,谨慎小心、尽量不发声。

可即便这样,仍然时不时被辱骂。理由是:总是写作业写到很晚,浪费电,影响她休息。

太多次被她莫名斥责,太多让我无法理解的被斥责的理由,我都记不清了,唯一记得,我在深夜里用被子蒙着头偷偷哭了很多次,眼泪一次次的浸湿被子。

这样的童年经历,让我变得冰冷、固执、无趣、不善言谈、不爱笑,在公众场合的时候,总想找个角落躲起来。

我也发现自己有个“坏毛病”,当别人主动向我打招呼、交谈的时候,我没有做出回应的意识,一脸冷漠的走过去,任由别人尴尬的站在原地。

我并不是故意这么无礼,我在童年的“冰封模式”里待得太久了,有时候仿佛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扼住我的喉咙,让我发不出声、说不出话。

就这样,我一点一点赶走自己的人缘。

这样冷漠的我,一点也不美,一点也不可爱。

这张照片是高中时候拍的,被允许活动的空间太狭小,所以经常在床上写作业,也经常因为写得太晚被继母辱骂

与衣服搏斗的小半辈子

小时候,父亲不愿照顾我,安排我到几位亲戚家里轮番借住,继母来到家里之后,父亲也不怎么关注我,缺少照顾的我,经常是脏兮兮的,一件衣服穿到很脏才有机会更换。

对新衣服、漂亮衣服的渴望之心,在我心里深深扎根。

读大学之后,终于有能力用兼职收入给自己买衣服了,于是我经常在购物软件上挑选各种款式的衣服,一发工资就立刻包揽回来,哪怕生活费不够用了,宁愿饿着肚子也不能没有衣服穿。

无论衣服质量如何,无论风格是否适合自己,都要强行套在身上,因为我不允许自己再陷入没有衣服穿的困境里。

这张照片是大学时期拍的,当时穿着高跟鞋,以及极不协调的一套衣服

宿舍的衣柜被劣质又花哨的衣服塞得满满当当,如果柜门实在关不上了,就挑出几件不太喜欢的衣服直接扔掉,然后接着买新衣服。

我没有自己的穿衣风格,每天都穿的都不重样,把自己打扮的像个花鹦鹉一样。

这样近乎疯狂的状态持续了好几年。

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看多了时装街拍和综艺节目,才渐渐积累了一些审美意识,对服装面料、版型、色彩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

现在的我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明白低饱和度的颜色更耐看,懂得挑选更有质感、更舒适的衣服,甚至被认可过衣品好。

美丽,是看起来舒适和谐的状态,而我在试错的道路上走了好多年,才懂得什么是美丽。

美之地图,我的美之启蒙

罗马尼亚摄影师米哈埃拉·诺洛茨曾发起过一个摄影项目,她在2013至2017年之间,自费前往50多个国家旅行,并为当地女性拍摄肖像,记录各国女性多元的生活状态和丰富多样的美,完成摄影集《美之地图》

当我翻开这本摄影集之后,就被深深吸引了。

书里记录的500多位女性,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从亚马逊的热带雨林到伦敦街头,从印度的乡镇集市到约旦古城佩特拉,她们有着不同的发色、民族、职业、年龄、信仰,但是她们看起来都那么的美,充满魅力。

《美之地图》中的美丽女性

她们宁静的看着镜头,眼神中都透露着坚毅的力量,这种力量击穿了我自卑、拘谨、闭塞的内心世界。

摄影师介绍道:“她们有的生活在部落里,对赤身裸体毫无忌讳;有的生活在相对保守的社区里,把头部裹得严严实实的;有的住在大城市里,过着现代的生活。她们都努力地工作和奋斗着,但常常因性别遭受歧视。即使在如此严酷的环境里,她们依然如星辰一般,闪耀着尊严、力量与美丽。”

童年时期被同学认为丑、被继母长期打压,让我长期“冰封”自己,其实,这些都不影响我去探寻内心真正的美,关键在于我是否愿意踏出这一步。

自在最难得

前几年开始抄心经,心经开头的三个字是“观自在”,含义就是观境自在、观照自在、观用自在。

而从前的我之所以觉得“心累”,就是不够自在,为了别人的评价、看法而活,别人一个看似不太友好的眼神或者话语,就会让我痛苦万分,内心里上演一场死去活来的戏。

我需要在现实社会中生存,不可能总是让周围人包容我的敏感又木讷的个性,这块包裹着我的“冰”需要自己打破。

对外,我开始尝试着对别人微笑、回应和交流;对内,尝试着鼓励自己,别再从头到脚挑自己的毛病,别再用负向的词语贬低自己,让自己的内心更有力量。

认可自己,觉得自己“在”,诋毁或者赞美都只是别人的想法,与自己没有关系,一个真实、坚定、内外和谐、温和善良的人,自然是美的,这是我正在努力成为的样子。

克服容貌焦虑的20多年来,真的走的很艰难,但好在我没有自暴自弃,现在的我,逐渐能够体会“自在”,踏上心的道路。

缘 起

我是她释小编小绒,最近在尝试独立写内容,所以我鼓起勇气,尝试写下自己的故事。

去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

从小家庭不完整的我,对婚姻这件事想都不敢想,但是我仿佛那么幸运,有一个家庭愿意接纳我。

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受自己“被需要”,在爱意之中,我慢慢愿意接纳自己,与容貌焦虑和解。

除此之外,还有艳艳姐和蔡春姐的包容和教导,不断的给我鼓励,童年时期长久的冰冷与压抑,已经逐渐从记忆中消失了。

是爱一直在引领着我,我相信自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总是怨苦了。

新的一年,我们都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分享、评论互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欢迎关注她释,一起走进内在成长

0 阅读:8

她释

简介:关注身心健康 提倡健康创业 和我一起为开门人计划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