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下)

泠泠泠七 2023-09-17 11:27:48

接(中)

郑纬民院士(2019年当选)

郑纬民,194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超算领域专家,海致科技首席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

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留校任教,1982年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十届理事长。长期从事并行/分布处理、大规模数据存储系统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国家发明二等奖1次。201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6年获ACM戈登.贝尔奖。与合作者一起发表论文530余篇,著作10部。教学方面长期讲授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已编写和出版计算机系统结构教材和专著10本。

郝吉明院士(2005年当选)

郝吉明,1946年8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0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曾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指委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现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环境前沿技术北京实验室主任,兼任联合国UNEP亚太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理事会主席、国际清洁交通理事会理事、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研究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到主导作用、推动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进程,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荣膺Haagen-Smit清洁空气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获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主讲"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培养博士和硕士120余名,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代表性箸作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与模拟研究》、《中国大气PM2.5污染防治策略与技术途径》、《京津冀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联发联控战略及路线图》等。

柳百成院士(1999年当选)

柳百成,男,汉族,1933年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铸造及材料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1978-1981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进修2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第4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12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首届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2015年获中国工程学会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

长期从事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铸造行业技术水平及提高铸造合金性能的研究。在多尺度、多学科宏观及微观铸造及凝固过程建模与仿真,铸造合金凝固过程基础理论及提高性能应用研究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在中国工程院领导下,致力于振兴我国制造业及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等战略研究。2015年起,受聘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持及参加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973项目,及中-美、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十余项奖励,国外奖励2项及发明专利2项。已培养博士50余名。发表论文300余篇。应邀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30余所大学讲学,多次主持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主题报告及宣读论文40余篇。

贺克斌院士(2915年当选)

贺克斌,1962年8月出生于四川成都,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院长,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主任。

1985年、1987年和1990年分别获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科技委环境学部主任;担任全球排放研究计划(GEIA)中国工作委员会主席,全球能源评估研究计划(GEA)环境组组长,国际清洁交通技术委员会(ICCT)委员等。

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特别是PM2.5的研究,在大气颗粒物与复合污染识别、复杂源排放特征与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发表SCI学术论文350余篇,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科扎雷利奖。出版专著6部,被爱斯唯尔连续评为2014-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2018年-2020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2018年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奖”团队奖,201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聂建国院士(2013年当选)

聂建国,男,汉族,1958年8月4日出生,中共党员,湖南衡阳人,博士研究生,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第十一届常委会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荣誉会长、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研发了一系列组合结构新形式和新技术,发展了组合结构设计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解决了建筑、桥梁、特殊结构和工程结构性能提升等领域的诸多难题,拓宽了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领域。获中国钢结构协会首届钢结构杰出人才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钱易院士(9994年当选)

钱易,女,1936年出生于北京,江苏苏州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卫生工程系本科,1957-1959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进行研究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科学联盟执委会委员,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等职。现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环境工程教学与科研50余年,先后主讲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累计培养硕士30余名,博士30余名。钱易长期进行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难降解、有毒有害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的研究,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研究与推行等。

曾应邀赴美国、荷兰、英国、香港多所大学进行讲学,2000年曾被选为富尔布赖特杰出学者访问美国7个城市并作了12次学术演讲。

曾主持"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高浓度有毒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等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一次。曾获得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优秀工程教育奖、中国光华工程技术奖、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清华大学杰出贡献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育一等奖等。钱易与他人合作完成了著作16部,发表论文360余篇。

倪维斗院士(1999年当选)

倪维斗,1932年10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动力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

1950年入清华大学;1951年赴苏联包曼高工学习,1957年初获证书工程师学位并回清华任教;1960~1962年赴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攻读研究生,获涡轮机械专业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90年被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1991年当选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历任清华大学燃气轮机教研组主任、热能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主任、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国家煤燃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攀登B”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北京科协副主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工作组中方组长等职务。

长期从事复杂热力系统及关键部件的先进建模方法和控制策略研究,主持了“大型火电机组性能与振动远程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的研制;组织领导了对引进的先进燃气轮机的消化、吸收工作,并成功地研制出我国首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模拟培训装置;作为主要学术领导人之一,指导和推动了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本体和仿真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及省部委级奖励多项,2017年由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授予杰出贡献勋章。

近十余年来致力于新型能源系统和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所提出和推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已列入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并成为十一•五863能源领域重大项目;所提出的能源“总量控制”理念,已被政府采纳,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政策。

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10余部,培养博士研究生4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后近10名。所培养的学生中已有3人成为工程院院士。

董家鸿院士(2017年当选)

董家鸿,1960年3月8日生,男,汉族,江苏省灌云县人,肝胆外科、肝脏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

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和肝脏移植专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精准外科”新理念,创立了精准肝胆外科范式。这一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胰腺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整形外科、介入治疗科等诸多临床专科领域,促进了当代外科理念和范式的革新。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0余篇,主持制订15部行业指南。主编出版专著6部。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2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3项,以合作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鉴于其对当代外科发展的引领性贡献,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美国外科学会和欧洲外科学会同时授予他外籍院士或荣誉会士。

创立并践行精准医疗、精益管理、精诚服务的“三精医疗”理念,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立起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

韩英铎院士(1995年当选)

韩英铎,1938年5月1日出生于辽宁沈阳,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交流远距输电和互联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控制与优化规划领域作出了多项重要贡献。发表论文300余篇,合著3部,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90余名。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及发明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近20年主要致力于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及广域动态安全监测(WAMS)与控制等技术研究,现均成为发展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于可关断器件的高电压大容量新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COM)和电能质量控制研究并研制成功多种行业标志性工业装置。"±20Mvar新型静止无功发生装置研制"成果被评选为2000年全国高校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并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及2011年又与产业部门合作研制成功±50Mvar和迄今世界单台容量最大的±200Mvar新型静止无功发生装置。所发明和合作研制的广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和动态安全监测系统已为国内电网广泛采用;在南方电网成功投运了世界首例多回直流的广域闭环阻尼控制系统,获2008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了基于广域信息的电力系统主导特性建模与监测技术,获2015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程京院士(2009年当选)

程京,男,汉族,1963年7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安徽省安庆怀宁县平山镇人 [18] ,医学生物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及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民建中央副主席,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关生物技术研究,尤其在生物芯片的研究中有重要建树和创新。回国前他关于"芯片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发表在1998年的Nature Biotechnology上,并以标题"Lab on a chip"成为该期封面故事,被当年Science评出的世界科技十大突破Biochip一项所引用。回国后,他站在国际生物芯片研究前沿并结合国情,主持建立了国内急需的疾病预防、诊断和预后分子分型芯片技术体系,领导研制了基因、蛋白和细胞分析所需的多种生物芯片,实现了生物芯片所需全线配套仪器的国产化。主持研制了生物芯片类产品及配套仪器共70余项;获医疗器械注册证58项,欧盟CE认证证书38个;获批临床诊断类生物芯片行业标准7项、国家标准14项。产品批量出口欧美二十多个国家数百家医院和科研机构,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66亿元。主编中英文著作各4部,在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他引9000余次。

曾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7年、2018年)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3年)、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2004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0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8年)、中国留学人才归国创业腾飞奖(2010年)、首都科技盛典—推动“北京创造”的十大科技人物(2012年)、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2014年)、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2014年)、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16年)、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7年)、首届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2018)树兰医学奖(2018)。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戴琼海院士(2017年当选)

戴琼海,1964年12月26日出生,上海市人,自动控制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

1987年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新疆跃进钢铁厂担任工程师;1992年考取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5年担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研究员;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0年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4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  。

长期致力于立体视觉和计算摄像理论、关键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和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在立体视觉、三维重建和计算摄像仪器等方面做了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 。他致力于开展多维多尺度计算摄像仪器的研究,旨在提供从亚细胞、组织到器官的多尺度动态观测数据,试图突破百万级脑神经连接的观测,揭示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脑科学规律,为创建新一代人工智能提供支撑 。

3 阅读:1383
评论列表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