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名人|书香门第:赵平邱的冯樾

闻宁说事儿 2024-08-19 10:08:32

冯樾(1641—1710),字荫覆,世称荫覆先生,宁晋县赵平邱村人,明刑部尚书冯英族侄。康熙十四年(1675)中举,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直隶省河间府东光县(今沧州市东光县)教谕,康熙三十三年(1694)升陕西省凤翔府麟游县(今宝鸡市麟游县)知县(未赴任),曾纂修康熙十八年《宁晋县志》和康熙三十二年《东光县志》。

崇祯十四年(1641),冯樾出生在宁晋赵平邱冯家书香门第,为邢部尚书冯英族侄。祖父冯三善(字子蒲,号完初)是秀才,两个伯父一秀才、一增生。父亲冯青选(字万选,号人龙)是府学秀才,生儿子后自然非常欣喜,视若珍宝。生长在这样的书香世家,加之冯樾天资聪颖,族人都期盼他的人生一帆风顺。但他一出生,就面临改朝换代的动荡时局,无情的战争很快摧毁了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几乎改变了他的一切。

明末清初,刀兵四起,战祸连连。闯王李自成攻州夺县,满清趁明朝政府无暇顾及,多次人关烧杀掳掠,北方大地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本是畿南富庶之地的宁晋也屡遭兵灾,民不聊生。

崇祯十五年(1642),冯樾出生的第二年,皇太极派阿巴泰率清兵又一次大举入关,直贯北直隶、山东、苏北,直到长江北岸,历时7个多月方返,华北大地空前浩劫。

在这场疯狂掠杀中,冯樾的父亲———介书生冯青选也死于非命,留下了年仅2岁的儿子和年轻的妻子曹氏。突然失去了家庭支柱的曹氏承受不了这个沉痛地打击,整日精神恍惚、以泪洗面,决心绝食自尽追随丈夫而去。她的嫂嫂王氏劝她:“青选只留下这么一点骨血,你若死了,让孩子怎么办?”曹氏看着嗷嗷待哺的可怜的儿子,心如刀割,只好止住悲声,强打精神,起床喝点米粥,从此与儿子相依为命,渴望儿子早日长大成人,顶门立户,那时她就可以放心地陪丈夫去了。

冯樾4岁时,大难再次降临。崇祯十七年(1644)春天,李自成从陕西入关攻破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随后清军也迅速入关,摧毁了李自成的农民军主力,又向南进军剿杀明朝的残余势力,天下陷人空前的混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甲申之变”。

宁晋也是盗贼蜂起。集中在县城南北和邻县的一些贼首各率骑兵、步兵千余人屠城掠堡,兵荒马乱之际无人敢反抗。平时的地痞无赖、游手好闲之徒也纷纷趁机作乱,欺压百姓,调戏奸污良家妇女,简直无恶不作,懦弱的人家晚上都不敢睡,年轻守寡抚养儿子的曹氏处境更是非常危险。

面对此种情况,曹氏找到嫂嫂王氏,叹息着说:“我本是个该死没有死的人,原打算勉强将儿子抚养成人,以告慰我死去的丈夫,但看现在的时局是不可能了!”王氏责怪她不要胡思乱想。她说:“我这个年轻寡妇已经不适合活在这个乱世了。幸亏有您这位老嫂子,让我可以将孩子托付,能把他抚养长大,我也就心满意足了。为了不被贼人玷污,我将到地下与丈夫团聚去了!”王氏劝她千万不能这样。但曹氏心意已决,交待完后,回家就悬梁自尽,时年才25岁。待王氏赶到,为时已晚。

母亲死后,冯樾成为孤儿。

危难时刻见真情。在这最关键的时候,他的三伯父冯奇〔yan〕(号田龙)和伯母王氏毅然出手收养了他,待他如同亲生的儿子,用父母一样的慈爱慢慢抚慰他那颗幼小而受伤的心灵。虽然增加了家族负担,生活过得异常艰辛,但伯父平时总是忘不了呵护、教导他,一有机会就亲手培养他各种能力,期望他尽快长大成才,自立门户。

在伯父伯母地精心抚养下,冯樾一天天长大,转眼之间十岁了,到了该出去求学读书的年龄。但是,正赶上兵荒马乱的时候,百姓生存都是问题,哪有能力让孩子出去拜投先生啊!

在这人生成长的重要关口,家族的亲情又一次温暖了小冯樾。堂叔秀才冯昌期(字传九)是当地有名的学者,既可怜他的孤苦,又喜爱他的聪明,说:“这个孩子与众不同,将来可以振兴家族的名声。”于是就让他来家里跟随自己读书,早晚耳提面命,悉心教导,从不放松。

冯樾虽然年幼,但十分懂事,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缘,就潜下心来,不分昼夜加倍努力,刻苦学习。弹指一挥间,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冯樾对各种经书典籍都了然于胸,写出的文章立意高远而文风畅达,读起来朗朗上口、清雅美妙、余韵不绝,如在玉山上行走一样温润雍容。

清顺治十七年(1660)冯樾弱冠(20岁)之年,考中秀才,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享受到县学的膳食津贴。康熙十四年(1675),考中举人,声名鹊起。于是就在乡里设立私塾教学,立志培养更多的人才。他的学生们后来都成了有名的士人。冯樾先生更是远近闻名,老幼皆知。

康熙二十九年(1690),冯樾被朝廷任命到直隶河间府东光县担任儒学教谕。他不但工作鞠躬尽瘁,竭尽所能,而且宽厚无私,爱生如子,每看到穷苦孤独的学生,就回想起自己的不幸,遂将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供给他们饮食,以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不论春夏秋冬都没有间断过。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东光文德教化、读书致仕之风因此大振。科举上榜的、参加乡试、会试的人从来没有缺少过,可谓桃李满园,硕果累累。直到很久以后,东光当地的士人想起受到他教育的恩德时,仍然充满爱戴和怀念之情,一致盛赞冯樾的学行和功劳:相比冯樾的功德,北宋的理学家胡安国武夷先生(与次子胡宏共同创办“碧泉书堂”,开创“湖湘学派”)开办书院教学的善举,应当也不过就是这样。

四年过去,任职期满,冯樾因为政绩考核最优,朝廷颁旨升他为陕西省凤翔府鳞游县知县。

但是,当时家乡的伯父伯母年迈体衰,需要照顾,加上自己志育桃李,对升职并无追求,为报答伯父伯母养育之恩,再不想远走他乡了。于是就向朝廷上呈奏表,请求辞官回家。

回到了老家,冯樾就像陶渊明先生一样以东篱田园、松菊相伴为自己的乐事。在家乡居住的时期,除了照顾年迈有病的伯父伯母,就与友人赋诗作文,研究学问,教育指点远近乡人的子弟,留下很多美德贤良的故事。

因为父亲冯青选死于兵祸,母亲曹氏为保全节操殉夫而死,事迹入《宁晋县志》,并被朝廷降旨表入祀节烈祠。子欲养而亲不待。此时,冯樾想到父母的惨烈,念及自己的不幸,痛彻心扉,哭得不成声音,风木亦为之含悲,城乡百姓闻之无不感伤落泪。战争的苦难,父母双亡的创伤,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冯樾非常感念三伯父和伯母的抚养之恩,一直侍奉他们如同亲生父母一样。成名以后,更加孝顺敬重,竭尽做儿子的孝道。对待堂兄冯桐(字湛露),更加亲爱,感情密切,情深义厚。冯樾的妻子杨氏(封七品孺人),勤劳节俭,平时纺麻织布,换取资费,以辅佐他读书,夫妻相敬如宾。到中年时,还没有子嗣,就收养了堂兄冯桐的小儿子。过了几年,喜得一子,他看待亲子和继子不分亲疏,一视同仁,冯樾永续家风,世所称道。

康熙十八年(1679),宁晋知县万任邀请当时宁晋学养深厚的志士仁人共续《宁晋县志》,本族兄长冯桓受邀担任主编,冯樾当即接受聘请,参与编修《宁晋县志》。他点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分析条理,厘清头绪,几个月后,偕同诸位贤达一起完成了康熙十八年《宁晋县志》。

康熙三十二年(1693),冯樾应东光知县白为现的聘请,再次担起历史重任,纂修《东光县志》。历时三个月繁杂而紧张的工作,终于成书付诸刻印,全书八卷,四十七门,又为东光县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康熙四十九年(1710),冯樾辞世,享年70岁。两个儿子都是太学生。

冯樾生逢乱世,幼失双亲,虽命运多舛却毫无怨尤,砥砺笃行,是孤寒成材、勤奋励志的典范。冯樾的品行端正,学问优异,为人师表,授徒无数,恪尽职守,政绩出众,积极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冯樾知恩报德,孝亲睦族,初心始终,积极奉献,他的美德懿行悉力后世楷模。

选自《宁晋历史名人》此篇作者:冯建辉

图片源于网络,所有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0 阅读:0

闻宁说事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