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名人|家风传承与人才兴盛的冯氏

闻宁说事儿 2024-08-20 14:26:34

冯兆麟(1738-1802),字清瑞,号振之。祖籍宁晋县赵平邱村,居宁晋城内及小王庄村,明末崇祯刑部尚书冯英晜( kūn) 孙,理学家冯濂之孙,世称振之先生。清乾隆太学生,历任河南阳武县主簿、汤阴县县丞、荥泽县知县。"出仕数十年,归来衣贫如故",为官清廉,为当时循吏。入乡贤祠。冯兆麟和祖父冯濂、父亲冯时三代人的墓碑近年都被发现,现存小王庄。

但凡人能成才,究其原因,往往除了社会背景和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家庭文化传承,也就是常说的家风。好家风的形成,又往往是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培养积累的结果。冯兆麟的成长历程就是见证。

乾隆三年(1738),冯兆麟出生在宁晋的累世名门的冯家。其先祖是明末刑部尚书冯英(字钟华)及其次子刑部郎中冯道隆(字起阳),高祖是儒学训导冯端祺(字贞复),曾祖是庠生冯如式(字揆一),祖父是闻名京师的理学家冯濂(字周溪),父亲是太学生冯时(字宇泰),个个都是高尚之士、饱学之才,更主要的是家风传递不爽,如冯道隆"诸声色犬马贵家子弟之好一无染……不妄交游;"冯端祺以"聚生徒,讲经义,奖进后学,声色犬马之娱一无所嗜好"闻名于世;冯濂"笃信好学,任道宏毅","教弟子良才造就,善诱多方"。冯家世代以儒学治家,坚持教育为本,非常重视对后世人才的培养,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从未放松,冯兆麟和弟弟冯梦麟(字杰瑞,号拔之)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风熏陶和文化教育。

按常理,这样的名门大户,家境应该非常阔绰,其实不然。冯氏家族经历朝代更迭,世事变迁,依然家风惇正,恪守清俭,严戒奢靡,重德轻财,故此与一般贫寒人家无异。冯兆麟兄弟从小又受到艰苦的生活磨炼。

他们品学兼优,读书非常刻苦用功,都考中秀才。府县每年岁考,冯兆麟都是优等生,得到县学膳食补贴。因考试优异,被选入国子监读书,成为太学生。又因考试优秀,选拔为正九品职,补缺到河南阳武县做主簿。任期秩满,考核优秀,调任汤阴县县丞。任期秩满,考核优秀,又升任荥(xíng)泽县知县。清嘉庆四年(1799)任期秩满,考核政绩最优。

冯兆麟为官清廉,政绩斐然,屡次升迁,当应衣锦还乡,但是他"出仕数十年,归来衣贫如故",民间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冯兆麟为官几十年,回乡来依旧这么贫苦寒酸,乡亲们更加敬重其君子风度。

他回乡后,仍然过着衣食简陋的平民生活,继续恪守家风,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家乡人对他的政绩和受表彰的情况知道得不多。嘉庆七年(1802)腊月末,冯兆麟卒,享年64岁。他的祖父、父亲被覃恩貤〔 yi 〕赠为文林郎,祖母、母亲封为孺人。冯兆麟默默无闻,固守清贫,心安理得,终其一生。

直到冯兆麟去世多年以后,乡亲们亲见官员张利宾哭坟,才明白清贫的冯兆麟是个名声在外的廉官循吏,才知冯家又出了一位光耀门庭的人物。事情还要从京城附近的地方官张利宾说起,张利宾因出差路过赵州,专程绕道赶到宁晋,来到小王庄冯兆麟的墓前,郑重祭拜。大礼未毕,已涕泪满面,伏地痛哭失声。这举动惊动了远近父老乡邻,纷纷赶来围观,都深感诧异,不明所以,议论纷纷。

原来,这位官员名叫张利宾,本是河南荥泽县的读书人,因家境贫寒,读书时经常受到知县冯兆麟的照顾和栽培。张利宾尊冯兆麟为老师,并时常聆听他的教诲,终于考中举人出仕为官。他对人们说:"我的老师振之先生宅心仁厚,节操高尚。他在荥泽做父母官时,所得俸禄,大都周济了穷苦的百姓和贫困的读书人。他为官端正清廉,广施德政,百姓受到的恩惠之多,用语言是难以详细表达的。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荥泽百姓和士人还在时时颂扬先生的恩德。怀念先生之情,丝毫不减。"

父老乡亲们听了,这才明白。都深受感动,慨叹不已。交口称赞说:"振之先生如此高风大德,真不愧是周溪先生的孙子啊!"

冯兆麟的事迹传播开来,宁晋知县闻听,就召集各界人士评议,一致推举,上报朝廷。于是,冯兆麟也和其祖钟华、廖阳、起阳、周溪诸公一样,奉旨供入文庙乡贤祠,接受人们的祭祀。

冯兆麟循良清廉、爱民恤士的美好德行使人敬重,也使人感到家风传承的重要性。他的两个儿子也都是太学生。直到现在,冯氏优良的家风还在延续,子孙人才辈出。

选自《宁晋历史名人》此篇作者:冯建辉

图片源于网络,所有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0 阅读:0

闻宁说事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