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一、刚入职场,就被打入“冷宫”?带着明媚心情就职的职员小高,却在新公司报到的两天时间里,持续经历了职场的“压抑”时刻,不明就里地被他人冷落了。
刚来公司时,她被告知领导出差了,当时的人事将她带到座位上,录入考勤系统,发了工牌过后,就准备离开。
当小高问及她的领导是谁时,得到的回复是“他没有上班”,那位管人事的,说完便忙别的去了。
既没有具体工作,也没有他人跟自己讲话,让小高感到有些不适应,甚至还有一丝恐慌。就这样,在自己的工位上几乎呆坐了一整天。
期间偶尔进来几位同事,也是强挤着笑容表示欢迎,而看似领导模样的人员,只是象征性地冲她点了点头。
此时的小高,时不时地感到自己像一个“外星人”,想掏出手机,看一会儿,又怕被说不定啥时造访的领导给逮个正着,那麻烦可就大了。
本以为,这种尴尬的局面会在接下来的几天得以缓解,没想到,第二天,还是依然如故,这些,开始让小高有些不知所以然了。
职场里,不但是刚开始接触工作的萌新,就是有一定工作经历的职场老人,刚走入一家新公司的时候,有时也会出现遭遇冷落,没人理睬的情况。
成熟的职场人会选择相对便捷的方式,尽快打开局面,迅速实现人际往来的“冷启动”,而有些人员则对此束手无策,与他人相处,滑到哪里算哪里,以至于纵使工作多年,与他人关系也是一直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
二、没做错事,为何遭遇“冷屁股”凡事都是有因必有果,有时候的不作为,也是一种错。经历入职冷落的人员或许会认为,做为一名新人,来到一家单位,刚开始啥也不做,也不知道做啥,有什么问题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很多时候,自认为的不合群,往往都是自己造成的。
心理学定律费斯汀格法则里说:“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越是初来乍到,越需要主动而为,尤其是面对周围人员、环境等所形成的那种无形的“冷漠”,更需要尽快形成自己的人际交往“破冰”举措,打开局面。
但现实当中,不少新人乃至老人,刚入职时,却表现出了冷漠、清高的一面。具体为:
1.不打招呼刚入职,见到领导、同事等,不吱声,不加理睬,自认为自己是新人,这样做无所谓,实则无异于掩耳盗铃。
个人觉的是,自己是新人,刚来不打招呼很正常,但他人看到的则是,刚来的,遇到领导、老同事也不打招呼,这么不懂礼貌,情商很低。
2.不爱伸手看到别人忙于工作,个人也是以新人自居,不知道该如何帮忙,只好站在一旁袖手旁观。尽管这是客观事实,但一些打杂的小活,诸如复印文件、打扫卫生,帮取快递等等,自己还是可以代劳的。
在个人看来,不帮是一种本分,但在他人眼里,会觉得这样的人,一点儿眼力架儿都没有,真木。
3.不带微笑做为新人,习惯于板着面孔,时刻给他人一种“欠钱未还”的感觉,人与人交往,第一次见面时,通常都会存在一种戒备心理,倘若个人再持一副严肃的面孔,与他人交往,实则已是悄然地在做将他人拒之门外的事情了,对方自然也不会自讨无趣了。
由此看来,刚入职场,却遭遇“冷场”,有时并非他人而为,恰恰是自身被动无为所致。
三、走好3条捷径,实现职场“冷启动”习武过招有一种很直接的方法,就是见招拆招,借力打力,处理事情也是如此,对于刚入职场,选择简单而直接的路径,达成立竿见影的效果,则是一种首选。具体来讲:
1.找“最近”的人,拉近距离找到与自己最先或者最容易搭上话的人,是你突破在职场里不受他人“待见”的利器。一般而言,如此“最近”的人,可做如下排序:
首先,面试官或者HR。就是入职前曾经跟你有过一面之缘的面试官,由此给你提供offer、通知你入职等等,往往都是由此人承办,很容易与他建立联系。
而入职后,负责人事接洽的HR,往往都是你职场的第一位引路人,如果出现一些困惑或者问题,在不确定找谁解决的情况下,找HR基本上都会得到解答。
其次,直接领导、带你的老同事。除却入职后,你的直接领导请假、出差等一些主客观因素之外,自己的直接领导,往往都是经HR引荐后,最选接触的人员,而接下来,则会遇到实习期间帮教自己的师傅或者老同事等,与这些人员搞好关系,可以说是个人在职场人际往来上的根据地。
还有,看似不重要的“编外”人员。有时候,感觉不起眼的工作人员,知道的事情却为他人所不知。诸如,一家公司的保洁人员、餐厨人员还有保安人员等等,由于在公司已工作多年,对公司上上下下的事情,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当他们繁忙时,自己能主动行个方便、搭把手,则很容易与他们接触上,对于刚入职的你,在信息获取上,会有很大帮助。
刚入职场里,不必刻意地去结交个别所谓的“大人物”、主要领导,只需要从周边最容易接触的人开始,快速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根据地”,随着彼此相处时间的增加,与更多的人进行人际往来与沟通,“根据地”面积增加,则是必然的事情。
2.干“最易”的活,进入情况“大活”出业绩,“小活”出人际。刚入职场,那些给人感觉不起眼的、简单到家的小活,诸如打印、取件、倒水等等,乃至熟悉一下周边的工作环境等,这些不但利于提升你的业务能力,更主要的还是你与他人建立顺畅人际往来的重要抓手。
对于所谓的杂活,当看到其他同事都在忙于工作时,个人主动帮他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统计数据、整理资料等,如此一来,除能直接接触到公司的业务范围,工作方式以及了解掌握的公司更具体信息,做到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外。还能凭此,很快拉近与同事之间的距离。
对此职场环境,最容易但也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熟悉两种环境:
一种,潜在的人际环境,直接的方法就是拿到公司部门人员的通讯录,对于部门主要领导、同事等联络方式要及时收录到手机当中,以备调用。
另一种,当下的办公环境,比如,哪一处是复印室,哪一处是会议室,某某领导在哪里办公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快速抵达。
做为一名新人,时常会接到领导这样的话语,“通知XXX,现在到会议室开会”或者“到xx室,把投影仪拿过来”,倘若你没有留存被通知人的电话或者不熟悉领导所指定的位置,你便会有一种想找地缝钻进去的尴尬,总不能对领导说,“我不知道啊。”而领导见此景,则会认为你是新人当中的“新人”,瞬间拉低你在他心中的形象。
彼此相处,都希望对方是一个有眼力架儿的人。做为新人,刚到一家单位,倘若能提前将有碍人际往来,工作开展等细节性的工作处理掉,解决好,你会发现自己能更快,更好的与他人建立正常的工作与人际往来,进而较快获取公司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3.守“最佳”的形,赢得好感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首因效应”。这一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换句话说,刚入职场,周围的领导与同事最先看到的就是你的音容笑貌怎样,你的外在形象如何,这将直接影响着你与他人交往的顺利程度。
记得杨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优秀的内在。”刚入职场,不注意守好自己的形象,则是对他人的一种变相不尊重,无形当中就在疏远着他人。
因此,在第一天入职,自己更需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宜人的表情。不需要逢人便笑,但不能时刻都板着自己的面孔,毕竟谁都不欠你的。
2.整洁的着装。不需要豪华艳丽,咄咄逼人,但却不能不修边幅,给你一种无所谓,无所惧的样子,自己所呈现的玩世不恭,实则就是在变相告诉他人,别理我。
3.恰当的语言。不需口吐莲花,但要注重说话的尺度与分寸,若不会说则不说,一条基本准则就是宁少说,别多说,言多必失。
除此之外,还应善于守时。比如,上班别卡着点来,开会时提前10分钟至少不能比领导来的还要晚等,因守时不好,给他人留下“傲慢”,“不合群”的印象,要尽可能杜绝。
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当在未与对方正式接触之前,以貌取人,还是一种基本参照。
结语职场当中,与他人交往实则是一种微妙的过程,微妙之处就在于,有时还未与他人接触,其实对方往往对你已经开始听其言谈,观其行动,察其人品了。
当你做为新人处处表现得热情大方,积极主动,给他人一种很靠谱的感觉,那么,主动帮你的人自然会来,快速由他人对你的“观望期”进入到“磨合期”,及至“熟络期”,顺利实现“冷启动”。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