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谈不成,一点不稀奇。
但谈不成,总是有原因的。
某次谈项目,就没谈成。团队在行业的小圈子里,有些口碑。算不上头部,但绝对称得上靠谱。因此,常常有因为口碑而找上门的客户。这次项目,也是通过一位业内的朋友牵头介绍,先跟对方推荐了团队。对方一看,产品挺好,服务也可以,不错啊,就主动过来问了。
因为手上好几个项目在同时进行,大家都挺忙的。面对主动问询的客户,商务的同事一般就循例答复。这次对方来问,商务也是照例给了一些基本资料。对方拿到资料之后,好长时间都没什么声音。商务礼貌性跟进了几次,就停了。也没有特别列入要继续跟进的事项。大家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不过是平平常常的投石问路。
但后来偶尔一次会中,因为别的事情,商务随口提到这家公司,老板一听,觉得特别耳熟。又追问了几句,有点反应过来是哪一家。对方所在领域,正是团队的短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团队都想在这一块发力,但没有找到特别好的合作方。而对方恰好有这个资源,也需要团队的合作。这不是大好的机会么?还不赶紧跟!
巧合地是,就在商务这里着急忙慌,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时候,对方又主动过来了。原来,他们近期想上一个项目,时间有点紧张,询问能不能谈一下。于是后面的沟通就比较顺利了。业务需求上,聊得很明白。团队拿出来的方案,对方也认可。谈了几次,差不多就能定下来了。
结果,卡在预算上了。谈不拢,只好各祝安好。
细思原因,首先还是预算问题。
这个是直接的原因,不需要逃避。而这个预算问题,又涉及到对方公司的内部沟通和协调。
因为对方的业务对接人,有一点点类似的工作经历。因此跟团队聊的时候,他能够看得懂团队给出的项目建议。他也知道,要达到自家想要的产品效果,这个预算范围不算离谱。而且,他出来谈之前,就已经获得了授权,在他们自己的预算范围内都可以谈的。因此,后面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基于这个预算没问题的前提之下。
但偏偏,这个预算范围是有问题的。他回去之后,把情况一讲,他们内部就有不同的声音。中间细节不是特别清楚,但结果就是团队得到通知,严重超预算了。
这下,真就没得谈了。
其次,还是跟进工作没做好。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的公司,但对方的业务板块,是团队想开拓的。那么就应该花更多精力,多方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依靠单一渠道的信息。对方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一类的业务,加上事情又做得着急,双方的很多工作都非常被动。芥菜树下看,如果对他们公司有更多了解的话,可以多准备几个方案,按需定制。合作起点,不一定要定得那么高。从小的,相对容易的地方出发,未尝不可。不管怎么说,想要做的事情,还是要积极地投入。
即使看上去万事俱备,也有可能东风不来。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