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六公主”背后的女人,王欢的璀璨与陨落

八卦小贴士 2025-03-31 14:05:52

1971年,王欢出生于河北承德的书香门第。母亲是戏曲演员,父亲是语文教师,家中常年萦绕着京剧唱腔与诗词朗诵。小学三年级时,她凭借一篇声情并茂的《荷塘月色》朗读,在全市比赛中力压高年级学生夺冠。19岁那年,非科班出身的她以全场最高分考入承德电视台,首次出镜便以沉稳台风惊艳观众。

在承德台的四年,王欢创下多个纪录:21岁独挑《承德新闻》大梁,22岁主持春晚分会场,23岁成为全台最年轻制片人。1994年央视公开招聘,她在3000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面试时一段即兴播报让评委感叹:“这姑娘天生属于央视。”

初入央视的王欢被分配到《东西南北中》栏目,与刚从甘肃台调入的朱军成为搭档。面对直播中的突发状况,她曾因过度紧张将台本捏出褶皱,朱军悄悄递过纸条:“深呼吸,当台下都是白菜。”这对组合迅速擦出火花,1996年节目收视率冲进全台前三,王欢的碎花旗袍造型甚至引发观众致电询问同款。

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时,央视启动频道专业化改革。王欢主动请缨转战新成立的电影频道,从零开始学习影视解说。1998年《每日预告》开播,她独创的“故事化导视”风格,将枯燥的节目单变成引人入胜的微型剧场,信件如雪片般飞入央视收发室,有观众甚至专门录制她的播报当作睡前故事。

荧幕前的“六公主一姐”,私下却是踩着自行车通勤的普通母亲。2002年,31岁的王欢与追求她三年的刑警丈夫结婚,产女后仅休养两个月便重返岗位。同事涂经纬回忆:“有次录影到凌晨,她女儿发烧39度,丈夫在台门口等到录像结束才敢打电话。”

2013年初,王欢在录制《佳片有约》时数次咳嗽出血,医院检查单上的“乳腺癌晚期”让全家陷入寂静。化疗期间,她坚持用手机录制节目预告,直到声音沙哑无法出声。离世前两周,她特意穿上最爱的淡紫色西装,在病房完成最后一次出镜:“感谢观众23年陪伴,我们银幕再见。”

八宝山的告别厅里,朱军带来的不是花圈,而是两人合作时的台本合集。扉页上稚嫩的笔迹写着:“1995年3月12日,第一次直播成功!”王欢的离去与李咏、罗京等央视同仁的早逝,揭开主持人光鲜背后的健康危机。如今打开电影频道,新主持人仍沿用她开创的播报模板。

0 阅读:8

八卦小贴士

简介:八卦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