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F-5E还能一战?别闹,太老了

墨书聊天 2023-03-23 06:20:01

上次聊F-104的时候,航博那架F-104后面露了一个青天白日机徽的飞机,有同学在后台问是不是航博弄了架假飞机自己画上去的,其实还真不是,那是一架“国军”的F-5F,是1981年由黄植诚驾驶飞过来的,全貌长这样。

F-5F,机头“中正”二字挺醒目

这架飞机在国内是比较有名的,很多年来一直都有人在说。F-5F其实是双座机,本来后座还有个飞行员,但黄准备投诚的时候,后座飞行员不愿意一同前来,黄植诚于是驾驶飞机飞到东引岛上空,让后座飞行员跳伞下去了,然后才飞到福州降落,所以这架飞机的后座舱盖本来是没有的,进到航空博物馆的时候用白铁皮做了个简易的盖子,后来才又正儿八经的拿有机玻璃做了一副“座舱盖”,也就是现在用的这个。

这张照片应该是摄于2009年夏天,后座舱盖还是铁皮

眼尖的网友应该能看出来,图一背后那架迷彩涂装的,实际也是一架F-5,不过这架是F-5A型,是越南给的。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到哪里都被藏着F-5F后面。

始终只能当成背景

除了这两架之外,1989年还有一架F-5E由林贤顺驾驶回归大陆,但这架飞机后来油尽,林贤顺只得跳伞,那架飞机的残骸也在航空博物馆。

林贤顺F-5E的部分残骸

之所以想到要聊下这款飞机,还有个原因,是年初墨林在一次朋友聚餐期间,席上有位朋友说起对岸还有一批F-5,真要有事了也还能“一战”。

能战否?

这个怎么说呢……如果要是其他飞机都打没了,死马当成活马医的上去“一战”,这么来理解,他那句话倒也对,但就连台湾自己都不把F-5当一回事了,这时候还要高看也实在没必要,毕竟就算把体系什么的先放在一边,现代空战在代差面前的结果基本也都是一边倒。F-5那小身板美国自己压根没正眼看过、都是满世界“援助”给小朋友,甚至小朋友都不愿意要,台湾那几架F-5再怎么“能战”,无非也就费导弹的主。

这么小的身材,天气不好还真不好发现

不过机体虽小,名头倒是挺响,前期F-5A/B的绰号是“自由战士”,后期的F-5E/F更威风,叫“虎”——虽然从外观上一点虎的威风都看不出来。因为美国人对外供应武器也好、干涉别国内政也好、拱火添油乃至武装侵略也好,都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口号叫“为自由而战”,意思就是让别国人民为了“自由”去推翻本国的政府,F-5因为本来就定位是军援战机,所以就得了这么个外号,意图非常明显。

F-5A“自由战士”

但值得称道的是F-5系列颜值倒是都不差。小巧灵珑的机体、细长的机头,梯形翼加上翼尖导发架,看上去十分轻盈协调,非常符合经典的空气动力美学设计,甚至颇有几分“一道闪电破长空”的意境。常言道:颜值就是战斗力,这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因为所谓颜值,对战斗机而言多半就意味着优秀的气动外形,而优秀的气动外形自然会带来优秀的空气动力特性,在早先目视格斗空战时代基本也就意味着更好的性能优势。F-5的气动设计由此前P-51和F-86的首席设计师Edgar Schmued捉笔,是较早采用边条翼的战斗机之一,说起来机动性的确不算差,放在60年代一众二代机里简直不要太出类拔萃。

F-5是较早采用边条翼的飞机之一

但也就是这段时间机载雷达和空空导弹开始大行其道,F-5A虽然也是两侧进气,但因为机头本来就小,还加了两门航炮,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机载雷达,严重影响了作战性能,在刚出道的五六十年代还说得过去,到后来就拿不上台面了,于是这才有了F-5E。但F-5E最早装上去的两款雷达,AN/APQ-153和AN/APQ-159,作用距离分别只有10海里和20海里,算下来也就分别不到20和40公里,别说中距的AIM-7了,短距的AIM-9上的红外导引头的发现距离都比这远。后来在F-20的研制中准备加装一台艾默生电气公司的AN/APG-69,虽然F-20最终没了下文,但这台雷达还是被台湾等美国之外生产的很多F-5E/F用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F-5E/F的空战能力。

F-5E机头很小,雷达只好更小,这是AN/APQ-153

台湾最早是于 1965 年根据美国军事援助计划接收了第一批 7 架 F-5A 和两架 F-5B。到 1971 年总共引进了72 架 F-5A 和 11 架 F -5B,后来美国撤出越南,为了补充南越空军的缺,从台湾抽了48架单座F-5A给南越,1973年的时候又还给台湾20架,但这时候这一批飞机已经不堪大用,于是1975年又给了台湾28架新飞机。与此同时,台湾也引进了生产线开始自产,项目代号“虎安”,到1986年生产线关闭时,以“虎安一号”至“虎安六号”的名义生产了6批、累计242架F-5E和66架F-5F,加上之前获得的,台湾最多时曾拥有F-5E/F共336架之多,成为保有这种机型最多的一支武装力量。

一度也是堪当主力的存在

这架是新加坡空军的,好像还能空中加油

F-5E/F因为是升级版,增强了对地打击能力,台湾的这批也能挂“幼畜”空地导弹等武器,要早几年还真能打打滩头什么的,但时过境未迁,这批飞机到现在早就离开了一线,目前只剩下大约20余架作为训练、侦察等用途。台湾本来是准备2019年将其全部退役,后来又推迟到2024年,按这个时间点,搞不好还真能赶上“一战”。

除了训练,就是各种展览赶个场

0 阅读:50

墨书聊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