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说法国人只会投降了,C450告诉你高卢鸡脑洞也不小

墨书聊天 2023-06-10 20:45:03

聊到“竖”着起降的飞机,除了前两天的XFY和XFV以外,法国的这款C450当然更不能错过。反正在第一眼看到这架飞机的时候,墨林心里在发出“这玩意儿也能飞”的疑问之前先默念了三个字。

飞起来了,图不是P的

后来在看到结果的时候,证明墨林的怀疑并不是没有道理:C450虽然实现了垂直起飞和降落,但从来没有实现平飞,1959年7月25日,C450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打算从垂直状态转为平飞的时候——摔了!

残骸,试飞员成功弹射逃生

C450是法国人对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一次探索,不过因为成功胜算不大、风险又比较高,也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所以达索没有参与。 主导研制单位是达索飞机的忠诚伴侣、法兰西民族航空事业的另一条鸡腿:斯奈克玛公司——现在是赛峰发动机公司的子公司。

达索:挣钱我来、赔钱我不去

不过当时斯奈克玛也只是提供了发动机和试飞平台,这架飞机的机身气动设计是由诺德公司完成的,就是前几天聊到诺德1500时候的那个诺德公司。

诺德1500,50年代搞出来的无尾三角翼鸭式布局、腹部进气

这种布局和德国亨克尔在二战期间的“莱彻”Leiche看起来很像却又似是而非。C450采用的是阿塔101涡喷发动机,外面的圈圈是彻彻底底的环形翼;而“莱彻”采用的是活塞发动机,那个圈圈实则是涵道风扇螺旋桨的外壳,这样构成的环翼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因为并没有试飞所以也没人知道。

“莱彻”CG图

C450的概念是一个叫赫尔穆特·冯·兹博罗夫斯基的德国火箭工程师提出来的,这人曾参加过V-1和V-2导弹的研制,按照兹博罗夫斯基的概念,斯奈克玛本来是打算把环翼内部作为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最终研制一款2马赫垂直起降战斗机,C450实际是这种概念的亚音速技术验证机,起了个名字叫“Coléoptère”,法语的意思是甲虫,别说老远看起来还真有点像。

像不像?

但斯奈克玛是一家国有公司,C450的研制一开始也没有得到法国政府的支持,理由就是:你是搞发动机的,老老实实把发动机搞好就行了。斯奈克玛于是只好先用阿塔发动机进行了一系列垂直起降试验,这些试验平台称为C400“Volants”。下面是这货的图,上面还有试飞员,的确要佩服这些人的勇气。

“Volants”试验平台,最上面坐着飞行员,真有不怕死的

C450的核心是一台阿塔E-5-V涡喷发动机,尾喷口内有可以偏转的叶片,用于低速时控制发动机推力方向;环翼直径为3米,外表面有四个小翼和控制面,用于高速飞行时的控制;据介绍C450的机头还有一对可以伸缩的鸭翼,不过没有找到相应的照片。环翼厚度比较大,里面设置了能够装载700公斤燃油的油箱。发动机能够产生3.7吨推力,飞机连发动机空重只有2100公斤,加上燃油和飞行员不到3吨,因此能够保证垂直起飞。

厂房里的C450,环翼还没安装

前侧视图

C450的试飞从1959年4月14日开始,最初是在一个为ATAR Volants建造的倒V型龙门架下进行了44次系留飞行测试,自由飞行从1959年5月5日开始,但只进行了两次,每次都是垂直爬升到50-60米高度,然后保持垂直直至降落。

试飞员奥古斯特·莫雷尔,整个C450项目都是他在试飞

在随后的测试中C450不断取得进步,1959年7月9日在第五次试飞中飞到了165米高度,7月10日的第六次飞行达到420米(1378英尺),第7次本来准备飞到1000米,但在870米高度飞机开始翻滚,莫雷尔已经准备弹射了,不过后来飞机自动恢复了状态,最后惊险着陆成功。

突然想到一部古老的日剧:人间大炮~发射!

1959年7月25日,C450再次进行试飞,计划是垂直起飞、以30度角爬升30秒、到1000米高度悬停后稳定下降最后着陆。前半截很顺利,飞机大约飞到950米高度,但无法悬停,而是快速翻滚着下降,最后完全失控,飞行员弹射高度只有50米,这在当时也算是个奇迹。

试飞实况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109
评论列表
  • 2023-06-13 07:28

    印象中是飞机带着发动机 这个是发动机中窜出个飞机

  • MrLi 1
    2023-06-14 18:56

    力大砖飞

墨书聊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