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论“人生、生存、自由和灵魂”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2-29 10:58:52

《续论“人生、生存、自由和灵魂”》

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据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

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

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社会。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

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对于那些肚子里吃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人来说,有如夏虫不足以与语冰,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话说到这里,把上面说的意思简短扼要地归纳一下: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二、生存就在于活动不息

我们生存的立足点除了不断消逝的现时以外,别无其他。这样,我们生存的形式从根本上就是持续的运动,我们总是梦寐以求的安宁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生存就像一个跑下山坡的人,要停下脚步就必然跌倒在地,也只有继续奔跑才可以平衡身子;或者,就像在手指头上保持平衡的木杆;再就是像行星,如果行星停止向前运动,就会撞入太阳之中。因此,活动不息就是生存的特征。

在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形式的固定性的世界里,持续不变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息地循环和变化。在这里,每个人都匆匆前行和奔驰,恰似不断迈步、做出动作以保持身体平衡的走钢索者,在这样的世界里,幸福是无法想象的。

在一个只有柏拉图的“持续和永恒的发展、形成,永远没有既成的存在”的地方,幸福是不可能安身的。首先,没有一个人是幸福的,相反,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由始至终都在争取得到一种臆想的、但却甚少得到的幸福,真能获得这样的幸福的话,那他只会尝到幻灭、失望的滋味。

一般来说,人们最终抵达港湾的时候,船体已是千疮百孔,桅杆、风帆都已消失无踪了。不过,既然生活只是由转瞬即逝的现时此刻所构成,现在生活又即将完结,这个人到底曾经是幸福的抑或不幸的都已经无所谓了。

但是,让人惊奇的事情却是在人类和动物世界里,人和动物那些极为强烈、多样和不息的活动却是由饥饿和性欲这两种简单动力所产生和维持。无聊或许对此也起到一点点帮助。并且,这两种欲望竟能够为如此复杂的机器传送“原动力”并从而活动起这些五光十色、变化多端的木偶戏。

现在,如果更加仔细地考察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就可看到无机物的存在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化学力量的作用,并最终被这些化学力所销蚀。而有机的存在只能经由物质永恒变化才得以成为可能,而这种物质变化需要持续不间断的流动,这种变化因此也就需要得到来自外在的协助。

由此可见,就其本身而言,有机的生命就已经像是竖在手上的木杆,要取得平衡,它必须始终处于运动的状态;有机的生命因此就是持续不断的需求、总是一再重复的匮乏和没完没了的困苦。但也只能经由这种有机生命,意识才成为可能。

所以,所有这一切都是有限的存在……,而与所有这些相对的则可被视为无限。这种无限不会受到来自外在的销蚀,也不需要来自外在的协助,因此是作为“永远保持不变”、处于永恒安宁的东西,“既不成为存在也不会消失无踪”,没有变化、没有时间,没有复杂和多样,对这些的否定性质的认识构成了柏拉图哲学的基本音调。否定生存意欲就为我们打开了进入这样一种存在的大门。

三、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哲人:你害怕被别人讨厌吗?

青年:是的。

哲人:我也是,我也不希望被别人讨厌。但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会有讨厌我们的人,这是事实。当你被别人讨厌的时候,或者感觉可能被人讨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

青年:那当然是很痛苦啊,会非常自责并耿耿于怀地冥思苦想,为什么我会招人讨厌,我的言行哪里不对,以后该如何改进待人接物的方式。

哲人: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样生活的人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源自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青年:从下面向上推?

哲人:石块无力。一旦开始从斜坡上滚落,就会按照重力、惯性等自然法则继续滚动。但是,我们并不是石块,而是能够抵抗倾向性的存在,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并重新爬上斜坡。也许认可欲求是自然性的欲望。那么,难道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就要一直从斜坡上滚落下去吗?难道要像滚落的石头一样不断磨损自己,直至失去棱角变得浑圆吗?这样产生的球体能叫“真正的自我”吗?根本不可能!

青年:您是说对抗本能和冲动便是自由?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但是,一个人独自在宇宙中生存根本不可能。想到这里自然就能明白何谓自由了吧。

青年:是什么?

哲人:也就是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的权利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青年:但是……

哲人:的确,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青年:不对!绝对不对!这不是自由!

哲人:你一定认为自由就是“从组织中解放出来”吧。认为自由就是从家庭、学校、公司等团体中跳出来。但是,即使跳出组织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自由。

青年:……先生是在对我说要去惹人厌吗?

哲人:并不是说要去故意惹人讨厌或者去作恶。这一点请不要误解。

青年:不,不,那我换个问题吧。人到底能不能承受自由之重呢?人有那么强大吗?能够自以为是地将错就错,即使被身边人讨厌也无所谓吗?

哲人:这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思维。不畏惧被人讨厌而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激流勇进,这才是自由。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我,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说,我想要自由地生活。

青年:虽然不想被人讨厌,但即使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

哲人:是啊。“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而“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如果用谚语说的话,那就是“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是否喝水则是那匹马的课题了。

青年:那么结论呢?

哲人: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四、灵魂愈空愈没有分量

自高自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病,所有创造物中最不幸、最虚弱也最自负的是人。

他看到自己落在蛮荒的瘴疠之地,四周是污泥杂草,生生死死在宇宙的最阴暗和死气沉沉的角落里,远离天穹,然而他心比天高,幻想自己翱翔在太空云海,把天空也踩在脚下。

就是这种妄自尊大的想象力,使人自比为神,自以为具有神性,自认为是万物之灵,不同于其他创造物。

大自然为了安慰人类悲哀脆弱的处境,使我们每人都有一份自负。

这就是爱比克泰德说的:人没有什么是自己固有的,除了自以为是以外。我们大家共同的东西是美梦和幻想。

心灵的伟大不是往上与往前,而是知道自立与自律。

心灵认为合适就是伟大,喜爱中庸胜过卓越显出它的高超。

最美最合理的事莫过于正正当当做人,最深刻的学问是知道自然地过好这一生,最险恶的疾病是漠视自身的存在。

有益的思想日趋充实与稳定的同时,也愈加成为羁绊与负担。

罪恶、死亡、贫困和疾病都是重要的主题,令人感到沉重。

必须让心灵接受教育,学习承受和战胜这些苦难的方法,学习好好生活与好好信仰的规则。

经常还要在这种美好的学习中启发它,锻炼它。

但是对于一个普通的心灵,还必须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果操之过急,会使它急得发疯。

轻易相信别人或被别人说服,被归之为单纯或无知,或许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相信”犹如心灵上的一道痕迹,心灵愈软愈松,愈易留下印记。

心灵愈空愈没有分量,一有论点压上去,就会轻易下沉。这就是为什么儿童、庸人和病人最容易偏听偏信。

但是另一方面的表现,对一切不易被理解的事都轻蔑地斥之为胡说,也是一种愚蠢的自大狂的表现。这是自认为智力过人者的通病。

评价一个人这辈子成功与否,跟您那房子、车子、票子,没有半毛钱关系,就看一件事“你有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出来”。

你这辈子再成功、再有钱,一旦你把孩子教育失败了,你的人生就是失败的。

你这辈子再失败、再没钱,但是你把孩子教育成功了,你的人生也是成功的。

特别要强调一句:任何工作/事业的成就,都无法弥补“你教子失败”的缺憾。

我希望,我们为人父母的人,在我们自己的人生路上,不管你现在干啥,也无论你将来是谁,一定一定不要“变坏”,千万不要变成自己年轻时,最痛恨最厌恶最看不起的那种“成年人”。

如果你现在是“摆地摊”,你就不要“卖地沟油小吃”,你不要“缺斤短两”,而丢失做人最基本的良心。

如果你将来“开工厂”当老板,你就不要“偷工减料”生产一些次品,更不要把员工当牲口用,而丢失“生而为人”的本性。

时刻铭记,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在悄悄地影响你的孩子。

总之就一句话:做个“有理想,有目标”,“活出自我”的人,虽然偶尔“泪流满面”,但永远都是“积极向上”的好人。坚持不懈,你定会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丁俊贵

2024年2月5日

0 阅读:0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