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军6架B-2"幽灵"隐身轰炸机降落在迪戈加西亚基地时,印度洋的夜空划过20年来最密集的核威慑信号。这座距离伊朗核设施仅4000公里的"不沉航母",正成为特朗普政府震慑德黑兰的战略支点,五角大楼解密文件显示,此次部署调用了美军现役B-2机群的30%,每架轰炸机携带的GBU-57巨型钻地弹,足以穿透60米厚混凝土层摧毁地下设施。
这座环礁基地的战略价值在波斯湾局势中再度凸显。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该基地曾创下8天投送万名陆战队员的纪录;2003年斩首萨达姆的B-52机群亦由此起飞。
如今跑道延长至3658米的新建西区,可同时起降12架战略轰炸机,配合随行的C-17运输机队,形成对中东地区的全天候打击能力。
历史经验为这场威慑增添微妙注脚。1981年6月,以色列14架战机以25米超低空突防,摧毁伊拉克奥西拉克核反应堆的"歌剧行动",至今仍是教科书式战术案例。而1980年卡特总统营救德黑兰人质失败的"鹰爪行动",则导致8架军机坠毁、8名士兵丧生,成为美国特种作战史上的至暗时刻。
伊朗的应对彰显强硬姿态。革命卫队近日公开展示的"导弹城"地下仓库,部署着射程2000公里的"霍拉姆沙赫尔"弹道导弹,其指挥中枢深藏山体150米处。俄制S-400防空系统与国产"巴瓦尔-373"构成双层防空网,理论上可探测隐形目标,这对单价24亿美元的B-2构成致命威胁。
美军的困境在于力量透支与政治冒险的悖论。现役20架B-2中仅有7架具备完全作战能力,隐身涂层的每次任务后需进行48小时维护。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指出,若损失1架B-2,等同丧失美军5%的战略核打击力量。而伊朗近期试射的"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其10马赫突防速度远超"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拦截极限。
特朗普的军事豪赌裹挟着选举考量。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显示,部署行动耗资38亿美元,相当于海军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造价。前中央司令部司令沃特尔警告:"这或是向军工复合体递交的投名状。"随着大选临近,中东火药桶的引信正在特朗普与莱希的隔空较量中滋滋作响。
美国想打谁就打谁还有很多人给他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