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喝烧开的自来水,不碰桶装水矿泉水,最后结果如何?早知早受益

河西有事 2025-02-23 00:00:14

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水问题。在开始前,我得先表明态度,现在网上关于饮水的传言五花八门,什么致癌、致肾病,说得那叫一个吓人,可这些说法真的靠谱吗?咱们可不能被这些危言耸听的传言忽悠了,得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用事实说话。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刷到这样的消息,说经常用生水煮饭,不仅有毒还致癌。这说法一出来,可把不少人吓得够呛,毕竟做饭用水那可是每天都少不了的事儿。这传言的依据是,自来水是用氯消毒的,所以水里会有氯,而氯被传成了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对身体危害极大。但这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咱们一起来深挖一下。

所谓生水,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经过杀菌处理的凉水,咱们日常用的没烧开的自来水就属于生水。自然界里的生水可藏着不少 “危险分子”,寄生虫、致病菌,甚至还有毒素。要是不小心喝了生水,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急性肠胃炎、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等疾病可能就会找上门来。为了对付这些 “危险分子”,加氯消毒就成了常用的处理方法。当氯气融入水中,就会摇身一变,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它们拥有超强的氧化能力,能像勇猛的战士一样,杀灭多种细菌,保障我们用水的基本安全。

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也出来科普了,他说氯气或二氧化氯是既经济又高效的生水杀菌方案,在世界各地都被广泛使用。而且,我国对饮用水消毒剂有着严格的规定,出厂水余氯含量不能低于 0.05mg/L,上限是 4mg/L ,在这个范围内,对人体是不会造成危害的。就好比一个安全阀门,只要在规定的数值区间内,就能稳稳地保障我们的健康。

还有一线城市的自来水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详细解释过。自来水在运输过程中,氯会不断被消耗,等送到居民家里的时候,氯含量已经极少了。而且,氯在进入生水后就会被分解,加热后不但不会产生氯气,反而会生成无毒无害的氧气。这么看来,要是不让生水经过氯消毒,那才真得担心水质的安全隐患呢。你想想,没有氯消毒这道防线,那些寄生虫和病菌可就肆无忌惮了,到时候喝进肚子里,身体能不出问题吗?

自来水真的是肾病高发的 “罪魁祸首”?

聊完生水煮饭的事儿,咱们再来说说另一个热门传言:我国肾病高发,都是自来水惹的 “祸”。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用电热水壶烧一段时间水后,壶里就会出现一层水垢。网上就有人说,长期喝带有水垢的水会得肾结石,甚至还夸张地说我国肾病高发都是长期喝烧开的自来水导致的。这说法乍一听,还挺让人害怕,毕竟肾病可不是小事儿。

不过,北京友谊医院泌尿中心副主任医师宁晨站出来辟谣了,他明确表示:饮用水水质和结石发病并没有关联。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碳酸钙等不溶于水的物质,就算进入体内,一部分也会被分解,没被分解的也会乖乖地经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而且,水垢里的钙镁离子含量有限,根本达不到形成结石的浓度。就好比你往一个大水池里扔了几颗小石子,根本激不起多大的浪花,更不可能把水池填满。

武汉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国灏也提醒大家,比起关注水质,更应该关注饮水量。在临床上,得肾结石的人大多都有不爱喝水的习惯。喝水少了,尿液就会变得高度浓缩,尿液里的矿物质就像被挤在了一个小空间里,过度饱和就会形成结晶,慢慢地,这些结晶就会 “抱团”,最终形成肾结石。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条原本宽阔的河流,要是水量越来越少,河底的泥沙是不是就容易堆积起来?尿液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想要肾脏健康,真正要避开的是这三种喝水习惯。

口渴才喝水

很多人都是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可这时候,身体已经开始缺水了。大脑察觉到身体缺水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水平就会升高,就像给肾小管下了一道指令,让它加强重吸收能力。这样一来,尿液就会进一步浓缩,肾脏就像一个超负荷工作的机器,长期这样下去,很容易受到损伤。比如,你让一台机器一直高速运转,却不给它足够的润滑,它能不出问题吗?

把饮料当水喝

现在各种饮料琳琅满目,很多人图好喝,就把饮料当水喝。但饮料里的糖含量往往很高,喝太多饮料,首先身体就会像吹气球一样胖起来,肥胖可是很多疾病的 “导火索”。而且,过量的糖分还可能诱发动脉硬化,让肾动脉变得狭窄,肾脏的血液供应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对肾脏造成损伤。你可以把肾动脉想象成给肾脏输送养分的高速公路,要是高速公路堵车了,肾脏能健康吗?

拿浓茶当水喝

还有些人特别爱喝茶,甚至把浓茶当水喝。浓茶里含有草酸,这东西易溶于水,要是喝茶过量,草酸摄入也就过量了。草酸和尿液中的钙一结合,就会形成草酸钙结石,大大增加了患肾结石的风险。就好像两种化学物质在身体里发生了反应,产生了一种对身体有害的 “副产品”。

长期只喝烧开的自来水,身体会怎样?

水,作为生命之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体总量的 70% 都是水,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选择的水有很多,像矿泉水、白开水、桶装水,它们到底有啥区别呢?哪种水对我们的健康更有益呢?

先来说说白开水,也就是烧开的自来水。把自来水烧开,这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有着大作用。高温能够杀死水中的微生物,还能让水中的挥发性物质挥发掉,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净水方式。就像给自来水来了一次全面的 “大扫除”,把有害的东西都清理出去。

再看看矿泉水,它里面含有一定量的钾、镁、钙、钠等矿物质盐,这些矿物质就像给身体补充的 “小能量包”,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对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作用。

桶装水包括桶装纯净水和桶装矿泉水。桶装纯净水的水质比较纯净,几乎不含杂质,但相应的,微量元素含量也少。而桶装矿泉水则在纯净的基础上,保留了一些矿物质。

不过,桶装水和矿泉水虽然看起来方便又高档,但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安全隐患,那就是微塑料的入侵。2024 年 1 月,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让我们对桶装水的安全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研究人员利用新显光学成像技术,发现桶 / 瓶装水中含有 “纳米级塑料”。每升瓶 / 桶装水中,能检测出的塑料微粒平均约 24 万个。这些微塑料就像一个个隐形的 “小刺客”,可以通过肠道或肺细胞进入血液、心脏、大脑,甚至还能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且,要是瓶装水被挤压或者暴晒,塑料微粒就会更容易脱落,进入水中。想象一下,你喝下去的每一口水,可能都带着这些看不见的 “小麻烦”。

当然,自来水中也会有微塑料,但好消息是,烧开的自来水中,微塑料的含量已经大大减少。暨南大学环境学院联合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快报》的一项研究试验表明,只要把水烧开并简单过滤,就能除去 84% 的微塑料。这就好比给自来水又加了一层 “防护盾”,把大部分的微塑料都挡在了门外。

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最健康又经济的水,其实就是煮沸的自来水,也就是白开水。自来水取自地表或者地下天然水源,经过消毒净化后,被送到千家万户。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部分有害物已经被去除,同时还保留了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虽然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有微生物污染,但只要把水烧开,这些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白开水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堪称首选饮用水。

2 阅读: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