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一首好诗
王镃(zī),南宋遗民,字介翁,浙江人。
宋末,曾任金溪县尉,宋亡以后,王镃拒仕新朝,归隐湖山,入了道家法门。王镃择洞而居,自题“日月洞”,因此时人称其为“月洞先生”。
时有江南才子尹绿坡、虞君集、叶柘山等人,同为南宋遗民,曾入山拜访王镃,与其结社赋诗,有诗集《月洞吟》,其中有一首题为《谢尹绿坡见访》:
棕鞋闲踏软红尘,道眠青山认得真。
不是江湖相识者,谁来泉石访幽人。
夜寒草屋三更雨,心事梨花一片春。
莫笑家风太枯淡,地垆温酒话逃秦。
明人汤显祖曾为“月洞先生”的诗集作序,称: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
因敬佩其诗格和人品,汤显祖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
史书中关于王镃的记载寥寥,不过他的诗确有唐人风采,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败荷》:
叶无圆影柄无香,收尽莲歌冷碧塘。
一片伤心云锦地,也曾遮月宿鸳鸯。
诗文大意可解为:
入秋后,荷叶凋零,荷茎也不再散发香气,整个荷塘寂寂无声,昔日莲歌销声匿迹,空留一片清冷;
曾织锦绚烂的繁华盛景,如今倒成了伤心之地,忆往昔荷塘月色,有鸳鸯荷下戏水,一转眼物是人非,风华尽去。
诗清幽雅逸,透着淡淡的惆怅,除了伤怀败荷之景,也借“鸳鸯”喻别离。晚唐诗人曾在《金陵晚望》中写: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王镃的“伤心”不入画,却在字里行间中镌刻流年,想盛夏时节,曾与伊人泛舟采荷,横笛赋诗,饮酒高歌。
月色温柔,小舟荡着浅浅的波心,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双鸳鸟。有风拂过,荷香盈袖,不由让人想起苏轼的《鹧鸪天》: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然而岁月惊鸿,一转眼这些景象早已远去,诗人站在岸边,往事一幕一幕流淌,或许那一刻他会觉得,此时此地,站在这里的应该是两个人。
春去秋来,人生四季,花儿落了还会再开,可有些人一旦错过,就成了生命中的永远。
世事如白云苍狗,充满变数,因此我们都要学会惜缘、惜人、惜福。
浮世万千,风月半场,不知不觉人就到了中年,有过一些遗憾,也留下了一点空白,就好似那荷塘碧月,随着小舟划过,泛起涟漪,晕染开去,荡碎了一湖潋滟的痴情。
许多年后,归于平静,在经过无数次的缱绻后,终于放下了所有。本以为见山见水,尘土各归,就算一撇惊鸿,内心亦不会再有半点波澜。
只是,转身的一瞬间,眼中却不经意闪过一丝失落。原来,有些人遇见了,就是一辈子的事:一片伤心云锦地,也曾遮月宿鸳鸯。
王镃笔下,有《游仙词》三十三首,其中第31首为:
天花子落月中楼,香满三千世界秋。
下有老人常斫树,至今玉斧不曾修。
这首诗颇有意趣,传唐文宗年间,有一个叫郑仁本的人,他的表弟常与一位王姓秀才去嵩山游玩。一次,二人在山中遇到一位白衣人,正抱着包袱席地而睡,不敢打扰。待白衣人醒后,二人才问白衣人的来处,白衣人笑着回答,“你们知道吗?月亮是由七种珍宝聚合而成,为了使其表面光泽,需要八万二千人修理,而我就是修月之人。”
说完,白衣人打开包袱,里面果然有一柄斧头和凿刻工具,这就是“玉斧修月”之典故,而王镃在诗中想表达的,正是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三千世界”为佛教用语。
纵观王镃的诗,除了一定的趣味之外,还藏有一定的生活哲理,这也符合宋诗的特点,比如他在《蜻蜓》中写:
轻绡剪翅约秋霜,点水低飞恋野塘。
忽趁游蜂过墙去,可怜不识百花香。
在《喜凉》中,王镃又写:
吹笛何人在小楼,夜深不下玉帘钩。
凉风敲落梧桐叶,片片飞来尽是秋。
这些诗句均透着一种淡然和幽逸,细品静心,对细节的处理十分到位,都值得认真读一读,故荐。
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