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佛家都说“无我”,那吃饭睡觉时,是谁在?如何无我?

老张阳明心学 2024-04-15 21:43:32
修觉当下境,体悟事上圆。 大家好,我是张三君。 儒家和佛家都说“无我”,那么,吃饭睡觉时,是谁在吃饭睡觉? 我和无我都重要,如果心是一栋大厦,“我”就是这栋大厦的地基。 或者说,“我”是心灵意识的轴心。再生发一下,就生出了我的认知,情绪,念头。 如果把生活所有事打包一下,大多是在处理“我”,处理我与我,我与他人,我与世界。 “我”必不可少。 那为什么又说“无我”呢? 儒家,道家和佛家也说“无我”。这三家说无我,都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还是一份智慧。 释迦摩尼出家时,是为了找到解决烦恼和痛苦的答案。简单说,就是为了解苦。 在菩提树下觉悟后,释迦摩尼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执着无法证得。” “妄想执着”,也就是我执。 要解苦,还是要破我执。破掉已有的认知,情绪,念头。 不仅解苦如此。对于生活日用,人的知行都以我为根基。 圣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以我为出发点,和我自己相处,和他人相处,和世界相处。 但是,因为人有我执,当有的认知,情绪,念头在事用上让人得不到一个好结果时,就需要破掉我执。 所以,儒家和佛学都说我执,因为,人就是这样的。 儒家侧重于修身养性, 协调自我的认知,情绪,念头,让我有更好的我执,这样,人不会被我执困住。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 致中和,不仅是喜怒哀乐的中和,而且是我执着的中和。 所以,儒学的无我,无的是我的情绪欲望等。比如,当县太爷在大堂上断案,打了人的富人,偷送了100两银子给县太爷,要买一个无罪释放。县太爷作为一个人,心里有欲望,也想公道,他该怎么处理?显然,这时候,不能沉溺自我欲望,要无我。对亲人,对同事有愤怒情绪的时候,要无我。大多数人走的是这条路,甚至,绝大多数精英走的是这条路。 而佛学的无我,更彻底,整个空掉了“我执”。也因此,难度更大。 空,与实有相对。 常人看来,认知,情绪,念头都是实有了。 见到一个人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顿时心生出讨厌的情绪,情绪和感觉真真切切。佛学,正是要破掉这份真实。 《心经》说:“五蕴皆空”。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心中五蕴,一切认知,情绪,念头,都如镜子中的影像虚幻。心正是如镜子一样,哪怕开心和悲伤的情绪,都是心这个镜子自己造出来的。 爱一个人,恨一个人是如此。 闻到花开心,被人骂生气,也是如此。 心就像一个镜子,镜子中一切,都在镜子中。 正因为如此,“我执”空掉了,“我”就从“f我执”的绳子里解脱了。 而,这个瞬间,就是觉,就是悟。 从方法来说,儒家的修和佛家的悟。是相辅相成的两条路,而且,从心体上来说,这渐修和顿悟,都是心有的本能。 渐修,偏落在有。 顿悟,偏落在空。 就像拆房子和建房子,在心里,拆和建是同时发生的两件事。 空有不二,行于中道,无我破我执,破后还是我。 有我是常态,无我是境界。 有我是认知,无我是觉悟。 即使说“无我”,吃饭睡觉时,也是有一个我。 能觉知的我,是定义我的相,也是我之所以成为我,肉体和心灵的之基。 我的相是可以觉知。 还有一个不可觉知的本我,如如不动。 所以,儒家的无我和佛家的无我,都是无的可觉知的我,破掉可觉知的我,还有如如不动的本我。 无我,并非无所有了。只是,可觉知的自我和不动的本我,两者之间,破掉了障碍,一体圆通,自如自在。 不被虚妄遮蔽,“我心”通达明照。
4 阅读:134
评论列表

老张阳明心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