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觉当下境,体悟事上圆。
大家好,我是张三君。
电视剧里,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
一位得道的高僧,对人行合十礼,口念“阿弥陀佛”。
一个合十礼,一句“阿弥陀佛”,一个动作,加一句话,也是佛学的大智慧。
合十礼+“阿弥陀佛”,很多场景下都能用。
别人赞美你时,可以这样做。
别人贬低你时,可以这样做。
看到别人说不同的说法时,可以这样做。
不管别人对你什么态度,都可以这样做。
有点万能的感觉。
合十礼,自然是尊重别人的意思。
“阿弥陀佛”有别的解释,也有“我心中有佛”,“我见你是佛”的意思。
这个动作和这句话是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智慧,背后也有说法。
释迦摩尼的智慧,讲解脱烦恼和痛苦,不被世间的世俗生活困住。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也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经》说:“五蕴皆空。”
起心动念之间,认知,情绪,念头发动,一方面,认知,情绪,念头帮人活着。
另一方面,因为执着妄想,认知,情绪,念头也会困住人。
一旦见到自心真实,见到自在的本心,心中的“泡泡”也就破了。
释迦摩尼佛,给这个命名为“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
般若波罗蜜多,是解脱苦海,到彼岸的智慧。
六祖慧能说顿悟,禅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
合十礼和“阿弥陀佛”,背景就是众多大师的博大精深的智慧。
用在事上,应对万般场景,也就是这个动作和这一句话。
觉悟得道的大师可以用,本心不动,心中无遮。
未得道的人也可以用,导向一个善的结果。
曾经,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乎?”
拾得说:“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去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心经》说:“无所得”。
“那个”也不可说。
六祖慧能在《坛经》里也说:“无相,无念,无住。”
显示在外,一个动作,一句话也是智慧。
在事境上,
本心自在,不生虚妄。
心中无碍,通达流畅。
本心不动,进退自如。
也只一个合十礼,一句“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