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知府任上13年,况钟到底何德何能,能与包拯、海瑞齐名,成为三大青天之一?

九卿史话 2021-08-29 23:11:21

朱元璋称帝以后,给江南苏州、松江等地加重赋,据说是因为他痛恨江南百姓当年为张士诚守城池,泄私愤之举。到明朝第五个皇帝朱瞻基即位,这种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反倒愈演愈烈,亏的当时苏州府有一个能与包拯、海瑞齐名的三大青天之一的况钟,况青天。

苏州府虽是个富庶的地方,但也正因为此,这个江南富庶 之地比别处承担了更多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其中尤以“备倭船只”“粮运船只”和“借马”这三项,不但不合理,而且给苏州府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

先说“备倭船只”。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不断受到日本倭寇侵扰海防的困扰,明朝为了抵御倭寇,在沿海地带设立卫所,常年安排军士防守。

苏州府距海岸较近,非常容易受海盗和倭寇的侵扰,附近的守兵卫所常备40多只船来防海患。

按理说这属于战备资源,但是由于多年无战事,实际上,这些船只已经多年未曾下水。

可是,卫所的官军们为了捞钱,经常以修缮战船为名,对当地百姓故意刁难,百般勒索费用。

况钟到任以后,心疼百姓,就上疏朝廷,揭发卫所官军的种种敲诈勒索行为,并请求朝廷停止这种压榨百姓的做法。

宣德皇帝朱瞻基还是比较开明,就准了况钟的请求,此举为苏州府的百姓减去一项沉重的负担。

还有就是“粮运船只”,由苏州府七县每年抽调一批船只以供粮运,这原本只是个临时性的措施,但有了第一次,苏州府就算惹上麻烦了,到后来竟然成为了惯例,一直沿袭下来。

况钟看到此种情况,又上疏朝廷,指出这种原本“不为常例”的事情是不应该每年都有的,应该停止,因此也获得朝廷的批准。

至于“借马”,更是多年前的一笔糊涂债,要按理说,苏州府百姓是把马借给朝廷,是受益人,到后来反倒成为了一种负担。

在洪武、永乐年间,由于江北诸多驿站的马匹短缺,朝廷下令苏州府暂借马匹给江北饲养,前后有400多匹,说好3年为期归还。

按理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可是江北这些驿站3年后不但未还,百姓也不敢去要,一来一去,竟然过去了30多年之久。

这30多年,苏州府百姓有借给驿站马匹的,不但没有见到还马,马匹如果有死亡的,原出借者还要再购买补齐。当时借马的百姓是有苦说不出,敢怒不敢言。

况钟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依然选择上奏朝廷要求江北驿站归还苏州府的马匹。

就这样,这都是明摆着的事情,朝廷依然拖了两年,这段拖了30年的差事才算完结。

这项举措,让苏州府收回了借出的马匹,同时使苏州府的百姓又减去了一项沉重的负担。

除此之外,况钟还驳回了许多不合理的摊派,如朝廷工部曾经向浙江省征派三梭布共800匹,但是分配的标准很不公平,浙江省十一府只派布100匹,而苏州一府却要负担700匹。

这明摆着就是谁富朝谁要,毫无公平可言,苏州知府况钟为此上疏据理力争,为苏州府的百姓减轻了负担。

况钟在苏州知府任上一待就是三任,每次任期一到,朝廷想将他调任别处,苏州府百姓都有超3万人联名向朝廷上书,请求朝廷让况钟回到苏州任职。

相对比较开明的宣德皇帝朱瞻基也应百姓的请求,一直让况钟留在苏州担任知府,就算是况钟因丧母回原籍丁忧,宣德皇帝也决定对他夺情使用,还让他回到苏州府知府任上。

况钟在苏州知府任上长达13年,且卒于苏州,享年61岁。况钟三任苏州府知府,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被百姓亲切称为“况青天”,位于苏州西美巷的况公祠,就是供后人瞻仰和凭吊这位500多年前清官的历史文化遗迹。

为官清廉,为民请命的好官,当流芳百世,为世人所纪念。

0 阅读:11

九卿史话

简介:用文字温暖苍白人生,用脚步丈量旧日时光!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