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假货的“文革砖”,一片砖茶引发的争论

慕慕茶 2024-03-07 07:25:56

1968年文革茶砖

“文革砖”顾名思义,是指60-70年代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砖,现在各大平台,甚至茶铺里还能见到这样的商品,有的几十元钱,有的几千甚至上万元一片,那么,到底有没有“文革砖”,为什么说都是假货,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73厚砖”

为什么说文革砖都是假货,那市场上大名鼎鼎的“73厚砖”是不是文革砖?

先说说“73厚砖”是怎么来。原省茶司主管销售的昌金强解释道:“历史上是没有“73 厚砖’的叫法的,是台湾人取的名字。在我印象中,1984 年台湾商人经香港转口过一批茶砖,因为那时大陆与台湾还不通商,包装上不能有简体中文字和大陆生产的相关信息,我们原本想把昆明茶厂生产的7581 卖给他们,可是7581已经包装好了,换包装非常麻烦,于是就将景谷茶厂和勐海茶厂选用低等级原料所做的厚砖出口给他们。台湾人从香港拿到货后,将包装换掉,用白纸包成无字的包装,然后从泰国买了泰国的原产地证明书,做成由香港转口的泰国产品。这批泰国身份的厚砖茶到达台湾之后,无字无标识就没法销售。解决办法就是仿造 7581 做一个包装,然后要起个名字,最好能说明是哪一年生产的。当年是1984 年,此茶砖又比 7581 厚,于是命名为“73 厚砖’。

1984 年由景谷茶厂和勐海茶厂生产的“73 厚砖’

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台湾茶人除了对茶很讲究,对茶壶也非常在意,特别是手工宜兴紫砂壶,通过从香港带紫砂壶去台湾过程中,顺带了一些普洱茶,刚开始由于普洱茶价格便宜,深受收入低的底层人物欢迎,登不了大雅之堂,当地人称“臭浦茶”。卖壶的老板通过买紫砂壶送普洱茶养壶,慢慢打开了上层人喝普洱茶的市场。

当很多台湾茶人慢慢发现的普洱茶美妙所在,逐渐开始追求号级茶、印级茶,普洱茶的价格也随之一路高涨,从此香港有很多茶都会销往中国台湾,台湾没有香港消耗量大,后来普洱茶火热起来之后,香港卖完的货又会去台湾找。于是,台湾人又将这些茶反流回香港,这些回香港的茶有进入大陆,“73 厚砖”出来之后,很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就会认为这批茶是1973 年生产的厚砖。

为什么会取名“73 厚砖”,小编认为,老茶在台湾的价格不低,诸如“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在台湾被疯狂追捧,售价高达5000+元/片,那么把茶的生产日期提前,主要是为了卖个好价钱。

所以,1984年生产的“73厚砖”肯定不是文革时期生产的。

“73厚砖”的真实身份。

“73厚砖”其实是景谷茶厂和勐海茶厂选用低等级原料所做的厚砖,也就是边销砖。历史上边销砖用料不仅非常杂,还很粗老。一般选择7~8级甚至一些茶梗、碎茶来拼配压制。用牛皮纸4片一捆包装,一公斤一捆,是没有单片独立包装的。景谷茶厂也出边销砖茶,由于用料甚至还有黄片,原料粗老,果胶含量不够,压制后会反弹(蓬松),茶砖就会很厚,市场称为“厚砖”。景谷砖茶的量不多,每年国家下达的任务也就几十吨。据说,在红茶制作过程中,筛分时会出现一些碎红茶,也会部分拼进砖茶里面,这些复杂成分也构成了边销砖特有的味道。根本不会用宫廷芽头压制(芽毫突显色泽金黄),也不存在用高等级茶撒面一说,一句话粗枝大叶有点丑。

现在市场上为什么没有文革时期的茶砖?

关于文革时期有没有茶砖,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肯定没有熟茶砖,也没有在市场上流通的茶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1975年熟茶工艺才确定,当时所有茶厂生产的茶需要有唛号,普洱茶的唛号是从1976年12月省公司生产会议决定下来,才开始的,也就是我们熟知的7542、7532、7572、7552等等,这里的第一位数字7代表70年代的配方,第二、三位数字5、4,代表用4-5级茶青原料,第四位数字2代表勐海茶厂。

60年代-70年代,边销茶是没有唛号的,都是政治任务,茶厂按照指标生产和销售,指标是多少就生产多少,产品生产出来后就直接送到藏区,不能买卖,大多进入当地就被消耗掉,所以市面上怎么可能有文革砖。茶客们真要找这类老茶砖,可能到青海西藏老百姓手里能找到一点孤品。

金福字

写到最后:过去的老茶,除了“73厚砖”,如7532、7552、“金弹子”、“金福字”那些非主流的普洱老茶,其实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用料级别过高,滋味偏淡,价格偏高,不适合当时普洱茶主销市场一一香港需求,“73厚砖”的出现只是一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名字是台湾人为了当老茶买个好价钱,把生产日期提前了,原料是过去的边销砖做法,现在市面上要么宫廷撒面,要么条索完整,做工规整精细,反而是这段历史不熟悉,适得其反,所以买文革砖的茶友们,擦亮眼睛,捂紧钱包,买了就上当!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普洱茶知识。

0 阅读:0

慕慕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