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李克农12营救共产党员与进步人士出狱

大肥肥文史说 2024-10-25 20:36:58

作者:李力

在南京办事处与博古配合工作,关系融洽。

秦邦宪、叶 剑英、李克 农在南京 合影

江苏南京市,那时是国民政府 所在地,中国首都,地位十分重要。 日本侵略军志在必得,国民政府组 织重兵保卫,战况激烈。叶剑英与 童小鹏提前十多天到达南京,筹备 组建八路军办事处。

八月份,正值盛夏,南京天气炎 热。父亲到达后,担任八路军驻南 京办事处处长,他立即和同志们共 同努力,为国共合作,抗击日本侵 略,积极开展各方面的活动。

九月 份,中共中央代表秦邦宪到达南京, 八路军驻京办事处一身二任,又成 为中共中央的驻南京办事处。办事 处设在市中心区鼓楼附近的傅厚岗66号(现青云巷41号),小院四周围着竹篱笆。这里原是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的公馆,因张与周恩来有师生关系,将公馆租给了中共代表团使用。

八路军驻 南京办事 处旧址(南 京市傅厚 岗66号、 今青云巷 41号)

父亲工作很忙。首先,他与潘汉年积极辅助周恩来副主席领导的中共代表 团,与国民党方面进行艰苦细致的谈判。在红军整编问题解决之后,又几经努 力,使国民党明确承认了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合法地位,取得了重 大成果。

为了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经常会见国民 党上层人士和高级将领,有时还与友好的外国人士进行接触,影响不断扩大。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照新编战斗序列,将八路军改称为第 十八集团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司令。办事处人员军服的臂章上原先 是“八路”两个字,后来改为“18GA”。 刚开始,大家感觉别扭,觉得不如“八路” 那么响亮。父亲名片的职称是:“陆军第十八集团军驻京办事处处长”。

为了对外活动方便,朱德、彭德怀正副总司令致电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 钦、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程潜、白崇禧说:“兹派职路参谋长叶剑英为驻京 代表,李克农为驻京办事处主任,以后钧部所发与职路之一切军需、军械等,概 由该办事处主任李克农署名领取,特电谨存备案。”

南京办事处是经过批准的我军代表机构,所以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及各 有关部门进行交涉,领取军饷、被服、医药、物资等工作,都由办事处出面办理。事务繁琐,工作量大,运输转送困难重重。办事处内部组织专门班子操办,父亲 也不时出面联系交涉。

营救共产党员与进步人士出狱

与此同时,双方集中谈判释放政治犯问题。这是两党合作抗日的重大课 题。以往谈判中,共产党提出要求,国民党设法拖延,进展不大。抗日战争爆发 后,国内政治气氛比较活跃,释放政治犯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环境压力下,国民 党政府不得不将关押在苏州监狱的“七君子”,即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 器、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七位社会贤达,于7月下旬无罪释放。

他(她)们是 1936年5月,响应共产党主张,在上海市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声 明要求国民党政府与红军谈判,建立统一的抗日民主政权,于11月23日被捕 关押的。这起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事件,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社会各界纷 纷开展营救“七君子”活动,直到“七 ·七”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才得以解决。

此前多年,国民党政府坚持反共,在全国各地抓捕与杀害了许多共产党员 与进步人士。现在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理所当然地应该释放这些政治犯。可 是谈判中,国民党方面对释放共产党政治犯故意拖延,难有进展,绝大多数政治 犯仍被关押在监狱或反省院中。

为了打开缺口,解决问题,1937年8月18日,周恩来亲自去南京晓庄附近的反省院做报告,当场把熟识的夏之栩(革命烈士 赵世炎的夫人)、王根英(陈赓同志的妻子)、熊天荆(曾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 过)三个人保释出来,并为她们安排了工作。通过她们的介绍,又掌握了一些被 关押人员的情况。

1937年,驻 南京办事 处工作人 员合影。

从左至右: 吴志坚、李 克农、李应 吉、秦邦 宪、康一 民、齐光、 童小鹏、袁 超俊、叶剑 英(前排右 一 为警卫 员)

父亲作为办事处领导,一直催促国民党方面履行协议,尽快释放全部政治 犯。国民党代表无法推脱,便故意出难题,要求共产党方面提出具体名单。但 按国民党代表的要求办,难度很大:有些党员被捕后,坚持斗争,没有暴露身份, 我们提出名单,无疑给国民党当局的识别工作提供了帮助,反而会给他们造成 伤害;万一有些名单提得不对,国民党抓住把柄,就可大做文章。

那时候,国共 合作开始不久,多年来各地分散斗争,被捕被害的同志很多,我方对情况也掌握 不全。但如果共产党代表提出的名单不完整,有些被捕同志没有提到,他们不 予释放就有理由。

父亲识破对方的计谋,便与叶剑英等商量对策。首先通过出狱同志提供的 名册,分批次地向国民党当局要求无条件释放仍被关押的我方同志。

另外,他 又通过陈立民的帮助,弄到一份南京中央军人监狱的政治犯名单,营救了不少 同志。原来,陈立民的表弟在监狱当司药,与监狱管理人员关系熟悉,他从朋友 处弄到了犯人的花名册,转送办事处,起到很大作用。后来,陈立民与他表弟都 被送到延安学习,参加了革命。

9月中旬,国民党政府借口战火逼近,以“疏散”为由,把被关押的一部分重 要政治犯,转移到安徽和县的一个乡镇,企图秘密解送到武汉继续关押。父亲 得知后,便想方设法,盯住不放,一再要求国民党政府及早释放这些政治犯。这 时被关押的许多政治犯,已了解到外边情况的变化,也在监狱内部开展斗争。

经过多种努力,从8月到10月,约一千多名政治犯,从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 地被营救出狱。尽管他(她)们长期关押,遭受酷刑,身体虚弱,但出狱时精神振 奋,挽手行进,边走边唱《国际歌》,路人看见都投以同情与敬佩的眼光。

许多出狱的政治犯,来到八路军办事处,如同回到自己的家,心情非常激 动。虽然条件很差,父亲一再关照办事处工作人员务必要以最大努力,热情亲 切地做好欢迎接待工作,使释放归来的同志们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

起初, 释放的人员较少,大家住在办事处内部,几位女同志住在二楼,相当拥挤。父亲 有一次去看望她们时,童小鹏同志抓拍了一张照片,父亲与张琴秋、夏之栩、熊 天荆、华萼、吴仲莲、石联星等出狱同志,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站在门口,却非常 高兴,满脸笑容,这张照片至今收存在影集中作为纪念。

后来获释人员不断增多,办事处挤满了,办事处便以工作人员宿舍名义,在 附近租了五间平房和一家小旅馆安顿获释人员。尽管住房条件很差,但大家没有床就睡地铺,被子不够就几个人合盖一条,吃的饭菜也很简单,然而房间里经 常充满欢笑。

有名的革命老人“夏娘娘”,是夏之栩的母亲,被国民党政府无辜 地关押多年,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她获释后,先被一位难友带到家中暂时住 下。父亲得悉后,就设法与她联系,把“夏娘娘”接到南京,妥善安置。此后她老 人家一直受到党组织的悉心照料,建国后,“夏娘娘”不幸病故,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李克农在 南京办事 处与被保 释出狱的 部分女同 志合影。

前 排左起:张琴秋、夏之 栩、熊天 荆、华萼、 吴仲莲,

保释出狱 的部分政 治犯在南 京合影。

前 排左起:顾 玉良、赵希 愚、周永德,

后排左起: 陶铸、曹瑛、 陈曾固

对待释放出狱人员,办事处一面组 织接待、妥善安顿、派人登记,送去衣物、 钱币、报刊与党的文件等学习材料;一面 对出狱人员进行初步审查,根据情况分 别处理,搞清楚一批,送走一批。

首先, 敌方档案与其他同志证明,对敌斗争立 场坚定的,就送往延安或在白区安排工 作,办事处本身也从中选留了一批同志, 充实职能部门。

其次,各方面证明比较 好,但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了解清楚的, 大都送往延安学习,继续查清。

第三类,在狱中表现不佳,问题较多的释放人员, 则发给路费和其他物品,鼓励他(她)们 回到家乡参加抗日斗争。

1935年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共 产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有的已不存在。 中共中央对此十分重视,秦邦宪受党中 央委派在南京主持重建各地党组织的工 作,这也是办事处的重要任务。父亲多 方配合协助,并指定黄文杰、夏之栩、王 凯等同志从组织、联络、地下交通等方面 开展活动,取得明显效果。刚被释放的一些优秀党员,如陶铸、刘宁一、方毅、钱瑛等同志,被分派去江苏、安徽、湖北、 浙江、上海等省市,整顿与恢复各地党组织。

就近的江苏南京市,1934年8月党 组织被国民党破坏,仅留几名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进步青年从北平、天 津等地聚集南京,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比较活跃,便安排由北平南下 的共产党员李华,牵头组成新的中共南京市委,受秦邦宪直接领导。秦邦宪离开南京后,南京市委由父亲领导。

随着抗日救亡形势发展,中国共产党影响迅速扩大,朱德、毛泽东的名字广 为流传,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与陕北公学在国民党地区登报公开招生,许多爱国 青年与进步人士,包括许多海外华侨,纷纷写信或直接到办事处要求去延安。

办事处也在《抵抗》杂志上几次答问,介绍延安情况,既做正面宣传,又如实说明 陕北地区条件艰苦,但军民团结、官兵平等、作风民主,在全国各地引起一股投 奔革命圣地的热潮。由于要求去延安的人员太多,办事处忙不过来,连在办事 处四周监视的国民党特务都觉得纳闷,悄悄议论:“共产党真邪乎,原先不起眼 的一座小楼,他们来了,就能吸引那么多人!”

鼓励阎宝航入党。

到办事处来的客人情况不同,父亲对保密工作一向重视,便在办事处附近 的高楼门29号(现高云岭29号)租用一座小楼,对外称“处长公馆”,请出狱不 久的张越霞假扮“处长太太”,在这里管家,进行掩护。既符合身份,也可遮人 耳目。

例如,阎宝航同志,辽宁海城人,张学良将军的挚友,“九 ·一八”事变后,他 逃至北平与高崇民、杜重远等爱国人士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支持东 北义勇军,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的家庭接待人员很多,被大家亲切地称 为“阎家老店”。

父亲在1936年“西安事变”时,就知道他是爱国人士,思想进 步,做过许多工作,很有水平,但未与他见过面。抗战爆发后,阎宝航主持的“东 北抗日救国总会”从北平迁到南京,他便到八路军南京办事处表示希望会晤负 责人。父亲出面接待他,向他详细介绍了抗日战争的形势与特点,及最后一定 胜利的前景,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及抗日战争中的方针、政策。阎宝航 表示完全赞同,并诚恳地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父亲给予他热情鼓励,阎于 1937年9月,在南京由周恩来、刘澜波介绍,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实现 了他的崇高愿望。入党后,父亲叮嘱阎不要暴露共产党员身份,继续以高层东 北爱国人士的身份,开展统一战线活动,与所熟识的社会上层人物如孙科、于右 任等人进行交往,方便时也可收集一些情报。

阎宝航不负所托,向党组织反映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政治情况。1941年,中 共中央研究决定,阎宝航在重庆秘密组建情报小组,重点搜集国际情报,并把他 的大女儿阎明诗从延安调至重庆,协助他工作,还在市郊设立了秘密电台。

1941年6月,父亲在延安中共中央社会部工作时,接到周恩来发来的绝密情报, “德国法西斯要在6月22日进攻苏联”,这是阎宝航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口中 得到的信息。中共中央及时转告苏联领导,提前做了反侵略的准备,意义非凡。

1944年秋季,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在望,兵力雄厚的日本关东军,动向至关重 要,成为战略侦察的重点内容,中共中央甚为关注,阎宝航通过国民党军委会第 三厅的关系,将日本关东军的各种情况(包括分布位置、武器装备、军事交通、给 养状况等)搞得清清楚楚,为1945年8月,苏联红军在我国东北彻底消灭日本 关东军做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解放后,阎宝航在外交部工作,做出许多成绩,他 是一位受人敬重的优秀党员。1995年11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前夕,俄国驻华大使罗高寿受叶利钦总统委托,向阎宝航和他的女儿阎明诗等 人颁发了“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奖章”。

再如,王昆仑老人,1902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位很有正义感的进步人 士。早年投身“五四”运动,在孙中山先生指引下加入国民党,参加过北伐,从事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斗争。1927年“四 ·一二”反革命事变后,他在国民 党内部反对蒋介石,并与中国共产党开始接触。

1933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成为一位秘密的共产党员。因为他是知名教授,又是国民党立法委员,利用这 种社会地位,和国民党上层及军界领导人物经常联系,做过许多团结抗日的有 益工作,也从中了解了不少重要情况,并及时向党组织报告。

父亲与他个别联 系时,一面向他介绍当前抗日战争的形势、党的方针政策,同时鼓励他不要暴露 共产党员身份,继续以左派进步人士的面目,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积极 作用。他也向父亲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政治情报。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