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感冒,独自持父母医保卡去连锁药店购药,药店竟开了14盒800余元感冒药,药店:对症拿药,统一定价!

朝律夕拾 2025-02-18 17:17:03

上海,小女孩因感冒拿着父亲的医保卡去药店买药,却被店员强行配了14盒共计800多元的药,还不给退。

对此,店员声称这是“统一定价”,但当价格让人瞠目结舌时,家长气愤地赶到药店理论。

01案例回顾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案发当天,气温又高又闷,小姑娘小叶最近有点咳嗽,带着点痰。她的父母就让她去附近的药店拿点感冒药。

妈妈把爸爸的医保卡交给她,小叶觉得这家连锁药店挺大的,应该很靠谱。

进店后店员热情地迎接了她。小叶告诉店员自己有点咳嗽,想买点感冒药,顺便问了下能不能用医保卡。

未曾想店员竟然给她配了三种药,一共14盒,小叶当时心里虽然有点纳闷,这么多药是怎么回事,毕竟她只是有点咳嗽。

直到结账时店员告诉她,总金额是824.8元时,小叶才惊呆了。

一个小感冒竟然要花这么多?她当时心里一急,直接就想退一些药,但店员立马阻止了她:“这些药已经出库了,不能退。”

看到小叶有些犹豫,店员又说:“刷医保卡又不是现金支付,没事的。” 小叶这才松了一口气,赶紧拿出电话手表打电话给父母。

小叶的父母听到这笔钱后都气炸了,他们立即赶到药店和店员理论了一番。

小叶妈妈黄女士激动地说:“就算去医院挂个急诊,拍个片子,加上点药,也不过两三百块!你们卖个感冒药,竟然要800多,这不是坑人吗?”

药店的工作人员却冷静回应说:“我们是根据病症给药的,不是你说感冒就乱给药。”

对此,而药店总部的客服人员也坚持说:“我们执行的是统一定价,没乱定价。药量按患者情况定,可能刚刚阳康,药量要多一点。”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案呢?

02案例分析本案核心争议:本案的药店是否存在诱导消费和牟取暴利的行为?

《价格法》第14条: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药品管理法》第13条:销售药品必须准确无误,并正确说明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本案中,药店在未清楚患者需求的情况下,直接售出大量药品,并以“医保支付”为由误导小女孩,这种行为涉嫌价格欺诈和诱导消费。

药店涉嫌诱导消费、违反合理用药原则及医保管理规定,其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权益,还可能构成价格欺诈和过度销售,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本案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当地市监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关注到此事,正在核查该药店所开药品数量是否合理等问题。

03深刻教训

有网友热议:“必须严惩,现在药店满大街,药价太高、药店暴利,老百姓的太难了!!”

还有网友表示:“我们小区门口挨着3个药店,有5年以上了……城市里药店比饭馆多……不知道都靠什么赚钱!”

如果是你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在评论里聊聊你们的看法!

感谢您的点赞与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持续码字的动力!

0 阅读:1

朝律夕拾

简介:讲述老白姓目己身边的法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