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悦
“胡部堂说我不是做官的人,我现在更加相信了。”
这是海瑞一眼看穿,高翰文自行请罪之举,定是受胡宗宪点拨时,高翰文的感叹。
从意气风发,信心满满的出任杭州知府,到心如死灰,充满挫败感的押解回京,高翰文的出仕之路,短短一个多月就戛然而止。
他不是没有努力过,像很多初入社会与职场的人一样,他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一心想在浙江成就一番事业,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奈何,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一记耳光。
在盘综错杂、波谲云诡的大明官场,空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八面玲珑的心思,没有过人的手腕与谋略,没有看穿时局与形势的本事,就只能被高位者玩弄于股掌之中,任人宰割,连自保都勉强,又何谈做事。
当然,如此说并不是贬低高翰文。
他有他的优点和长处,虽然浙江一行他没能成功的升职加薪,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高翰文能够仅以“抄家不利”之罪脱离处处是陷阱的浙江官场,能够毫发无损的活着走出诏狱,也是一种本事,换做其他人,可能早就倒在权力斗争的漩涡里了。
今天我们就聊聊“职场新手”愣头青高翰文的职场生存之道。
破格提拔背后的用意对于严世藩的提拔,高翰文起初是无比感激的。
自从中了进士点了翰林,高翰文便被分配到翰林院做编修,一做就是四年。可用严世藩的话说,翰林院那种清苦衙门,本就难捱,职业发展也受限,所以,高翰文一直在等待着主政一方的机会。
直到浙江“毁堤淹田”一案以马宁远、李玄等人被斩而告终,浙江官场进行了一轮大洗牌,高翰文终于迎来了他仕途上的一次飞跃——破格提拔为杭州知府。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提拔他的人,不是清流理学派,而是声名狼藉的严党。
当然,与能够施展抱负以及实实在在的官职相比,清誉稍微受点损失也在高翰文的接受范围之内,在他看来,只要自己行得正、做得端,上不负朝廷,下不负百姓,挂着严党之名又如何。
这里补充一句:
无论是混职场,还是混官场,想要有所发展,就逃不脱“圈子问题”:不加入一个圈子,就会成为所有人的敌人;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另一个圈子的敌人;加入两个圈子,就等于没有加入圈子。
高翰文想要往上走,就必须在清流与严党之间选择一个靠拢。
显然,高翰文最初的目标是清流,他以理学后进自居,其实就是在向清流释放信号,奈何清流似乎并不感冒,这才有了严世藩抛出橄榄枝,高翰文欣然赴任的戏码。
只不过,严世藩之所以挑中高翰文,可不是抱着为国举贤的心态,其真实原因有三:
其一,堵住清流的嘴;
高翰文是理学出身,之前没有攀附贪污的劣迹,举荐高翰文接替马宁远的杭州知府,既避免落人口实,说他们严党专政,又能堵住清流与裕王的嘴。
其二,敲打下面的人;
改稻为桑落在浙江,朝堂上所有的目光都注视着那里,如今“毁堤淹田”一事虽被胡宗宪扛了下来,可严世藩再没脑子,也知道不能再出乱子了。
可郑泌昌与何茂才是什么样的人,严世藩心里清楚,表面上遵从他的意思办事,可实际上见银子比见上司亲多了。
如今派高翰文这个搞理学的愣头青过去,既是在敲打郑何二人,防止他们阳奉阴违,尾大不掉,也是为了避免他们做事太出格。
说白了,严世藩这是派个郎中看着郑何二人干割肉补疮的事。
其三,再合适不过的替罪羊。
改稻为桑最大的风险就是,低价买田很可能会激起民变。
而举荐高翰文出任杭州知府,推行改稻为桑,一旦真的引发民变,朝廷追究下来,严世藩也有说辞,是高翰文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误国误民,而不是改稻为桑这个国策有问题。
也就是说,事情成了,是他严世藩举荐有功;事情没成,是他高翰文,有负圣恩,提出了至乱之源的方略。
话虽如此说,但面子工作还得做,为了笼络高翰文,让其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卖命,严世藩也算是下了血本。
特意放低姿态,在严府召见了高翰文不说,还投其所好的送上了一套价值连城,足以传世的文房四宝。
而见位高权重的小阁老严世藩如此礼遇重视自己,心思简单的高翰文恨不得立刻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当场就立下了“军令状”:
“恩师放心,二位大人放心,一年之内倘若不能替朝廷完成改稻为桑的国策,学生就用着盒子里的笔墨,写下自己的祭文。
此时的高翰文根本不知道,他在实现他的理想,高位者却在利用他的幼稚,等待他的不是无量的前途,而是危机四伏的漩涡,
胡宗宪两次“指路”从某种角度来说,意外卷入浙江官场这个大漩涡,是高翰文的不幸,但不幸中的万幸,是他遇到了职场“贵人”——胡宗宪。
也是胡宗宪的两次点拨,救了高翰文。
先说第一次见面。
上任的日期临近,高翰文带着随从风风光光的踏上了赴任之路,可一行人还没到杭州,就被在那里等候多时的胡宗宪截住了。
对于胡宗宪的约见,高翰文起初是抗拒的。
为啥?
因为见了可能有麻烦!
其一,胡宗宪不赞同改稻为桑的事,整个朝野都清楚,身在京城的高翰文自然也有所耳闻。他担心胡宗宪半路拦住他,是为了劝阻他推行改稻为桑。
到那时,作为下属,他没法硬怼,哪有刚上任就得罪大领导的,可不拒绝也不行,自己是带着任务来的,“军令状”也立了,完不成没法向严世藩、向朝廷交代。
其二,胡宗宪刚刚被撤了浙江巡抚,且其中有严世藩的影子,而他高翰文是严世藩举荐提拔的,还没上任就私下见了被严世藩所不喜的胡宗宪,难免会惹严世藩不悦与猜忌。
不想见是真,但不能不见也是真,人家堂堂浙直总督公然来请,他又岂能托大不见,就这样,高翰文带着防备,心不甘情不愿的见了胡宗宪。
开始时,为了刻意保持距离,高翰文面对胡宗宪是一副公事公办,你说我听,你问我答的状态,直到胡宗宪问到这几个问题:
①十天以后你准备怎么办?
②你准备让那些有钱有粮的人,拿出多少粮来买百姓的田呢?
③十天过后,赈灾的粮断了,买田的人趁机压价,官府过问不过问呢?
④哪个官府?是你杭州知府衙门,巡抚衙门,还是藩臬衙门呢?
这几个问题直接把高翰文问懵了。
为啥懵?
因为这些问题,高翰文压根就没想过。
对于改稻为桑,高翰文所有的想法与认知,都是源于书本与圣人的道理,都是按照没有经历过官场的理想化标准来衡量与看待事情,却忽略了真正影响事情走向的官场弊病、权力争斗背后的利益瓜葛以及人性人心。
见高翰文听进去了,胡宗宪紧接着指出了其即将面临的困境:
“到时候,你既不能抄大户的家把他们的粮食分给灾民,也不能劝说灾民,忍痛把田贱卖出去,是两边都不能用兵啊。灾民若被逼起起事,浙江乱了,你在朝廷提的那个‘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奏议,就成了至乱之源呐。”
直到这时,高翰文才明白,前路如履薄冰,一脚踩空就是万劫不复。
好在他不是一个一意孤行的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后果,瞬间放低姿态请求胡宗宪指点。
而面对有良心但太嫩的高翰文,胡宗宪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与解决方案:
1、商贾大户绝不能低于三十石买田;
2、田要分散着买,不能把一家买空,也不能只针对受灾县买;
3、重用海瑞与王用汲;
4、如遇阻碍,以钦史的名义上奏,把问题甩给朝廷做决断,不要自作主张。
至此,胡宗宪与高翰文的第一次谈话结束了,而明白了其中利害关系的高翰文,也选择听从胡宗宪的建议。
再说第二次见面。
高翰文与胡宗宪的第二次见面,是高翰文出任杭州知府一个多月之后的事了。
在这期间,高翰文先后经历了被美人计裹挟、郑何二人陷害海瑞“通倭”、沈一石“奉旨赈灾”、以及抄没沈一石家产等风波。
那时的高翰文对官场的认知,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次与胡宗宪见面,是奉命将少的可怜的沈一石的家产作为军需,送到胡宗宪的大营。
如果说,第一次与高翰文谈话胡宗宪还存有一点私心——担心浙江因为改稻为桑乱了,他还要替严嵩收拾烂摊子,那么第二次见面时的点拨,却基本是没有私心的。
一见面,行完礼之后,高翰文便义愤填膺的“教”胡宗宪做事:
“部堂,织造局还有浙江官场已是一片污泥浊水!东南局势危急,面对朝廷,面对百姓,部堂,您要站出来说话啊。”
见高翰文一点长进都没有,胡宗宪明白,如果他不出手,高翰文很可能难以全身而退,于是他再次给高翰文指出了一条明路——回到杭州,立刻找到主动锦衣卫请罪。
给出的理由是,现在请罪,最多是办案不力,如果继续呆在浙江,很容易越陷越深,卷入即将到来的“大案”中。
事实上,即便高翰文不主动请罪,杨金水为了暂时稳住郑泌昌、何茂才,让他们吐出赃款,也会让高翰文先顶下沈一石家产不翼而飞的锅,给朝廷一个交代。
这一点,沉浸官场几十年的胡宗宪,可能已有预感,所以才先一步提醒高翰文,虽然依旧难逃牢狱之灾,但主动请罪与被迫认罪,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高翰文的职场生存之道从职场生存的角度来看,个人认为高翰文的身上有两点,还是值得初入职场与社会的朋友们借鉴参考的:
一、听劝。
常言道,听人劝,吃饱饭,这一点,在高翰文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为听了胡宗宪的话,高翰文才选择了硬刚郑泌昌与何茂才,否则,以他的段位和道行,很可能被卖了还得感谢严世藩的扶持,成为严党的替罪羊。
也是听了胡宗宪的话,高翰文才得以及时脱离浙江官场,进而只在诏狱呆了一个多月,便被嘉靖特许释放,并官复原职。
当然,这里面也有海瑞的功劳,海瑞曾特意嘱咐高翰文,进京之后什么都不要说,只有不说,才能活着出狱,这个建议,高翰文同样谨记在心。
总之,高翰文能活着走出浙江与诏狱,离不开他“听劝”这个优点。
这里还要补充一句:听劝,不是听所有人的劝,而是要有选择的听。
首先,这个人的品行一定要好,品行好的人,往往不会做背后捅刀,损人不利己的事,劝人大多也是出于好意,而非别有目的。
其次,要看这个人的经历与位置。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同行业前辈的劝告,一定要重视,而对于外行人的指点,就需要反复思量了。
最后,所谓听劝,不是盲目的听,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做,而要学会动脑思考,这个建议是否是你曾经没想到的,是否对你真的有帮助,是否适合你的处境等等。
高翰文之所以会听胡宗宪与海瑞的话,便是取决于以上三点。
二、守住本心与底线。
胡宗宪之所以愿意指点高翰文,是因为高翰文不是郑泌昌与何茂才之流,他虽只会纸上谈兵,高谈阔论,可出发点却是为国为民。
海瑞之所以会认同高翰文,也是因为高翰文没有趋炎附势,与严党同流合污。
也就是说,高翰文能够全身而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守住了本心与底线,这才有了“贵人”相助,以及后续清流力保,牵线裕王的剧情。
做事先做人,一个心存善念、光明磊落、正直向上的人,更容易得到善意的回馈,路也会走的更稳更远。肮脏的手段,小人的伎俩,或许能一时获利,却总有爆雷的那一天。
结语从某种角度来说,高翰文其实才是全剧最大的赢家。
前有严世藩举荐,中间有胡宗宪、海瑞指点,后有清流力保、芸娘托底以及财力支持,最终还成功搭上了裕王这个大金主,比起马宁远、李玄他们,高翰文确实是个“有福之人”。
对于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解读已经过半,君悦在这里感谢朋友们的持续关注与支持,有任何关于文章的问题,欢迎随时留言交流。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致乱之源
两天了 一直在看博主的文章 可惜曲高和寡 这么好的东西喜欢看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