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黑神话之后,《哪吒2》的成功,该让文化领域的资本清醒过来了

域外编者 2025-02-15 11:42:39
开篇: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哪吒2》的成功,却看不到它打破的那些资本和文化产业上的沉疴与牢笼,那么恐怕不足以理解它为何可以获得百亿票房、为何可以创下中国影史的记录。 《哪吒2》的问鼎,既反衬出电影行业的问题,更反衬出资本和文化领域的问题。 那么《哪吒2》到底是从怎样的淤泥之中生长出来,又是如何像“魔童”一般打破旧有中国影视行业潜规则的呢? 今天我们来简单聊一聊吧。 资本短视带来巨大的破坏:我们要知道,过去影视市场里一般的玩法,并不是以作品质量为主导,而是以资本为主导。 什么叫资本主导呢?我想大家应该都领教过这方面的威力了。 通过大量的钱往里砸,把大牌明星、流量明星凑在一起,堆到一个叫做“电影”的产品里面,然后用上各种商业炒作的手段,利用这些流量和影响力把人拉进影院,交了钱,变成电影票,扩充了自己的票房,这一场交易就完成了。 至于电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电影,这个电影会对市场造成什么影响,对观众造成什么影响,这些营销手段会给电影市场和整体社会,特别是那些饭圈手段对一大批三观尚未确立的年轻的、未成年的观众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一切的一切,资本是统统不去考虑的。 更有甚者,它们会为了更多的收益,蓄意去使用明显带有洗脑性质的饭圈手段去控制粉丝,让粉丝们为了所谓“自家的”哥哥或者姐姐最大程度地贡献出票房。 其中的恶劣行径,可以说是罄竹难书,三天三夜都数不完的。 在过去资本的主导下,影视市场绝大部分的参与者或主动或被动地,只会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想尽一切办法在市场上快速获得回报,而把一切的成本和代价转嫁给观众,以至于长期以来观众对国内的影视作品都不敢带有太高的期望。 甚至客观上造成了国内影视作品因为急功近利而导致自身水平长期处于低位,反而反衬出海外作品,特别是日渐没落的好莱坞的影视作品质量还不错,始终能压中国影视作品一头的诡异现象。 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在为弱化本国的文化输出添砖加瓦了,简直不知所谓、不可理喻。 而过往的市场上,当某一个“影视商品”成功之后,对于资本来说就等于是找到了一个可以复制过来的“票房公式”,仿佛只要按照这个方式再来一次,就又可以割一波韭菜一般。 于是我们就经常能看到那些短平快、公式化的电影产品成批量的面市。 伴随着铺天盖地的宣传,这些作品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大量的话题,勾起观众们的关注,但客观上这些作品基本上无法形成良好的口碑,除了前面提到的饭圈会以宗教式的虔诚去维护那些明星和这些明星参与的作品外,正常的消费者几乎都不会给出好评。 这也就导致国内很多影视作品才上映没多久,票房就迅速回落,甚至引发资本市场对参与的各方资本给出负面反应,比如股价下跌之类。 当然,也不得不说,这样的办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有效果的,甚至起到了标杆作用。 资本是如何急功近利的?从2016年的《叶问3》到2023年的《满江红》,这种资本无视市场规律,无视观众诉求和真实反应,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利的故事就一直在上演。 前者以7600余场虚假排片和3200万元注水票房,让其背后的资本方通过关联上市公司操纵股价的“左手倒右手”式操作,试图通过票房造假推高市场预期,最终套利离场。 后者在2023年的春节档,以32亿人民币票房登顶,但其成功背后争议不断。 该片被质疑制作成本不足1000万元,却通过密集营销和资本操控实现票房“奇迹”。影片宣发投入巨大,甚至被曝出“幽灵场次”和“偷票房”现象,比如凌晨两点的高价满座场次等等,引发公众对票房真实性的质疑。 尽管最后片方宣称投资高达5亿,但从成片的效果以及各方事后分析来看,确实比较难自圆其说。 这些例子无不说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产电影都在采用这种“轻内容、重流量”的模式,同时也暴露了资本对短期收益的贪婪,即通过绑定明星效应、制造话题争议,将电影变为一场资本与流量的赌博。 而通过资本运作来推高预期使自己套利离场的方式,其实就是将电影视为金融衍生品。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行业信誉,更揭示了资本介入下电影创作的异化,也就是让内容质量沦为资本游戏的附属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任何想以质量为核心的电影都会变成“离经叛道”的存在。 因为资本运作只是钱的游戏,对内容是不做要求的。这就让整个生意的门槛变成了资本本身,也就是说,只要有钱,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用流量明星养的饭圈来给电影充血,比如通过大量的宣发来制造声势把人骗进电影院,然后花钱把负面消息全部摁下去,人为制造口碑,甚至可以通过像《满江红》一样的操作来形成资本市场的收益。 这一切对过往的资本运作来说都是驾轻就熟的。它们什么都懂得做,唯一做不好的,就是制作好内容本身。 所以一旦有作品通过质量来赢得市场,那么过去这一套资本运作的逻辑就会被打破,市场将会因为优质作品的胜出而找到新的方向,从此之后,就不再是资本为先,而变成质量为王了。 如果情况演进到这个程度,那么资本就成了质量的附庸,它们就不得不放弃过往非常顺手的割韭菜手法,转而去老老实实制作好内容。 所以当时《流浪地球2》不管怎么努力都没法超过《满江红》,其实可以看做是质量为王的第一次尝试。只不过新生事物在初期力量并不够强,所以没有完成市场的扭转,实属正常。 另外我们也要意识到,资本运作的整体成本是更低的,而如果都按照《流浪地球》或者《哪吒》这样去搞,虽然大部分钱都流向了中国的电影工业,但一方面成本高了,另一方面参与的人多了,很多钱都要给到那些实打实干活的人身上了,那么分钱的那些“大咖”们可不就分得少了么,这对那些明星大腕或者流量鲜肉来说,可不是好事。 就拿《哪吒2》来举例子吧。 它的制作成本约8亿元,主要用于动画渲染、特效研发与剧本打磨。 相比之下,《满江红》等影片的成本大头流向明星片酬,比如那时候的某个顶流,单是片酬就可达亿元级别。 而《哪吒2》通过自主研发的“虚拟拍摄系统”与AI辅助动画技术,显著提升制作效率,可以说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自己的这种承前启后的发展,给中国电影工业留下了一种“重技术、轻明星”的成本分配模式,打破了传统资本对流量明星的路径依赖。 同时宣发上,我们也要知道,钱其实也都在有限的一些人之间兜兜转转的,所以电影宣发成本高,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小部分人一起分钱的表现而已。 而质量先行的电影则不然。同样是《哪吒2》的例子,其宣发费用占比仅为总成本的15%,远低于《满江红》等片的30%以上。 其营销核心围绕“国漫技术突破”与“传统文化创新”展开,通过纪录片、技术解析视频等内容输出,吸引核心影迷,让其自发传播。 反观《满江红》,其宣发依赖争议性话题,虽短期内制造热度,却消耗了观众的信任。 当然,两者最后的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了。 好作品开启文化自强:《哪吒2》的票房成功,很典型的就是通过长线口碑发酵实现的逆袭,后续依靠的是高上座率与二次观影潮的持续发力。它上映首周的票房是50.38亿元,仅仅占到预期总票房的三分之一。这与《满江红》依赖春节档短期爆发形成鲜明对比,《满江红》首周就贡献了总票房的70%,之后因口碑问题快速下滑。 所以我们就可以清晰看到,当能用成本更低、主要参与者能分到更多钱的情况下,那些掌控着中国影视重要生态位的人,自然更愿意选择给自己搞更多钱的路子了。 所以不管是那些大导演还是那些大明星,更倾向于走类似当年《满江红》的路数,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只能说人民群众的眼睛确实是雪亮的。市场在经过了长期的压榨和割韭菜之后,终于做出了它历史性的抉择。 而这样的历史抉择,其实就是文化自强的开端。 因为只有当我们能用自己的选择去拒绝资本为我们安排的选择时,我们才真正能拥抱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拒绝资本出于各种目的的投喂,进而才可能构建出一个接受我们文化的市场,而这个市场,才能给我们的文化带来自强的土壤。 《哪吒2》的成功,也不过是这种抉择的具体表现罢了。 如果回望过去,《哪吒2》的成就是一座不可否认的里程碑,但这一里程碑仿佛是在过往黑暗中闪烁了数次的火光突然燃起,成了那一团鼓舞人心的火苗。 而假若我们看向未来,那么我坚信,这一团火苗必然会蔓延开去,点亮各个领域,让我们的文化领域再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蓬勃生命力来。 这个所谓的创纪录,必然也只是我国电影产业走向世界的又一个开端,属于是又一个脚印、又一块基石、又一方阶梯,是给后来者打下的基础而已,是等着后来更多优秀作品去刷新记录的一个道标罢了。 对此,我们完全可以拭目以待。 历史已做出了抉择:而《哪吒2》能有如此成绩,也不是从天而降的。 恰恰相反,这体现的是我国文化阵线的战士们前仆后继、承前启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接力才做到的。是在经过很长时间的断层,特别是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冲击、以及本世纪前十五年高歌猛进的资本侵蚀后,再一次用中国人该有的视角和姿态去进行文艺创作时,排除万难才取得的成绩。 从《战狼》系列到《流浪地球》系列,从《大圣归来》到第一部《哪吒》,从此前的《黑神话·悟空》到现在的《哪吒2》,它们都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它们基于中华文明、文化的传承和努力,在未来的中国文化史上,必然会有一笔记录。 但这些成绩真的太来之不易了。 百亿票房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中国电影产业转型的里程碑。 它宣告了“内容制胜”时代的来临:资本必须从“流量收割者”转变为“内容共建者”,通过支持技术创新、尊重创作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当资本学会“耐心”,中国电影才能真正走出“大而不强”的困境,在全球市场讲好中国故事。 正如导演饺子所言:“观众会用脚投票,而资本必须学会用时间证明价值。” 这条路或许漫长,但《哪吒2》已点亮了第一盏灯。
0 阅读:28
评论列表
  • 2025-03-24 12:50

    就骗大陆人吧,明明贺岁档最烂的,却吹成了最好的,没文化没道德的或许觉得还行,有些农民看潘长江的电影也觉得很好,当然潘长江的电影不是没道德

域外编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