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寻踪|大境门开迎远客
原创刘振瑛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
□刘振瑛
1894年俄国人手绘的大境门
最初的张库大道,是一条沟通中国中原与草原经济板块之间的内销商道。尽管在张库大道形成前后一个很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这条道上确实有中俄两国间商人和民间的一些贸易往来,确实也有俄国商人在行走,但是它还算不上是一条国际商道。
历史轮转到公元1644年,在草原丝路的记忆还未淡去时,茶的神话又开始在俄罗斯民族传播。
民国初期的大境门外
茶叶是何时传入俄国的,学界说法不一。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至1572年),沙俄曾派特使彼德洛夫和亚里西夫来中国,请求在张家口举办互市,但明政府考虑到京师安全,没有允许。
一般认为茶叶传入俄国,始于1618年。这年清廷钦差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莫斯科,带去了万历皇帝赠给罗曼诺夫王朝首位沙皇米哈伊尔的大量礼物中就有茶叶。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饮茶成为沙皇宫廷和贵族的一种特权。先看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俄国富翁为了感受饮茶特权,竟然花大价钱托贵族家一个仆人弄来一些已泡饮过的乏茶叶,冲上开水再次品尝。贵族们这喝“乏茶”的行为,就成了一种仪式感。
俄国人来张家口举办互市虽然没有得到允许,但他们还是来到了张家口。泰昌元年(1620年)《佩特林和蒙多夫的出使报告》中记载:“俄国使团在张家口时,遇到一名布里亚特蒙古人。这位蒙古人告诉他们:“蒙俄交界附近有一条河叫哈喇台尔河,游牧的则是喀尔喀蒙古。在这条河上游(地区)游牧的则是阿勒坦汗和他的部众……在哈喇台尔河畔有两座砖砌的城镇及布里亚特人的定居地,再往下游,则是布里亚特人的游牧地,河的对岸是蛮子,运来各种货物与我们交易。也有来自萨彦岭地区的,用绸缎、塔夫绸、丝绒、黑津登布等换取我们的鹿皮、熊皮、貂皮、海狸皮后,又回到河的对岸去。”明末,远在漠北的商业信息竟然在张家口得以交流,说明当时蒙古人和俄国人都沿着后来被称为张库大道的这条路聚集到了张家口,此时的张家口已成为一个这条商道的重要节点。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境门
“茶”的俄文名称为“ЧАЙ”,其译音为“恰伊”,与“茶叶”相近,主要的区别在俄语中茶叶一词的“茶”字不发卷舌音,“叶”字发去声。笔者第一次听见俄罗斯人对茶叶的发音就惊着了,因为他们“茶叶”一词的发音就是标标准准的张家口方言。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俄商必须持路票在中国贸易。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前后,俄商到北京的路线有两条:一是从尼布楚到齐齐哈尔,经古北口或山海关到北京;一是从伊尔库次克经大圐圙、张家口到北京。前一条路线里程较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后,选定大圐圙、张家口为俄国进入北京的路线。
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互市条约》,确定俄罗斯境内的恰克图为双方互市地点。有学者说,恰克图是俄语“有茶叶的地方”。这个说话不准确,因为中俄在这里签订《恰克图互市条约》之前,这里就叫恰克图,此时这里并没有茶叶。其实,“恰克图”是这个地方生长的一种野草的名字。雍正六年(1728年8月1日),“由大圐圙护军扎尔固齐带领张家口驻大圐圙的旅蒙商去参加了第一次的贸易。”张家口与恰克图对接,张库大道已向北延伸至恰克图。所以,其名称也应该更正为沟通欧亚的张库恰国际商道。
张库恰大道开通后,俄国商队在沿着张库大道经张家口进入北京时,往往在这里休整。在张家口停留时,俄商渐渐发现了张家口这个市场的开发潜力,一再怂恿俄国政府试图开张家口为通商口岸,但清政府一直不予答复。鸦片战争以后,俄国商人获准“由陆路输入内地者,可照旧通过张家口、通州前赴天津,或由天津运往别口及中国内地,准在各口岸经销”。并允许俄国商人在库伦、张家口等地建立为贩运服务的铺房和行栈。咸丰十年(1860年)11月14日,清政府被迫与沙俄签订《北京续增条约》。条约第五条规定:“俄国商人除在恰克图贸易外,其由恰克图照旧来京,经过张家口地方,如有零星货物,亦准销售。”俄国人终于“零星”地挤入张家口。并获得了在张家口的领事裁判权和减免营业税的特权。咸丰十一年(1861年),俄国公使进一步提出“在张家口设立行栈”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
民国年间的大境门区域
中俄通商,虽然在康熙时代便已开始,但是陆路征收关税,是从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在北京缔结《中俄陆路通商章程》和《续增税则》后开始的。这两个条约规定:“俄商除在两国边界百里以内的贸易不征税外,俄国商人运送俄货到张家口,进口税按照各国税则酌减三分之二,在张家口买土货只交半税。”同治八年(1869年)三月,在北京修订了《陆路通商章程》,此次清政府态度较为强硬,在第四款除增加了在张家口“不得设立行栈”六字外,还添上了“不得设立领事馆”。在张家口方面以前准其销售货物“酌留十分之二”,改为“酌留若干”。但“在张家口酌留的货,令其交一正税”。光绪五年(1879年)十月初二,清政府要员崇厚擅自草签《里瓦几亚条约》,同意俄在张家口设立行栈。朝廷下令将崇厚革职拿问,并拒绝批准该条约。直到光绪七年(1881年)二月二十四日,清政府迫于压力,才在彼得堡签订《改订条约》,同意俄在张家口设立行栈,从此俄商便沿张库大道大举进入张家口市场。
编辑:张蕾
审核:胡世海 张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