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讲解,今天的内容是序言的1-5节。
先来粗略介绍一下,1883年尼采开始写这本书,1885年完成。这本书标志着尼采思想进入成熟阶段。标志着他已经摆脱了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他明确了他的“敌人”。基督教上帝和柏拉图主义。所以这本书最明确的对立面就是他们俩。尼采用了大量的反讽,比喻,暗喻,象征手法来刻画与他们对抗的细节。通篇还是戏剧的效果。虽然提供了很强的故事性。但是为这本书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来看第一节。第一节的主题是“下山”。查拉三十岁时上山隐居。这一句话有两个指向。查拉图斯特拉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拜火教的先知,一个宗教创始人。尼采用这样的人物来作为本书的书名。目的是鲜明的对立。根据路加福音记载。耶稣三十岁下山布道。而查拉同样三十岁,他选择的是上山。这两个指向直接表明尼采与基督的争论是道统之争,但方向截然不同。
查拉在山上呆了十年,享受他的精神和孤独。终于,他感觉他的智慧足够满溢。于是便有了与太阳的一番言论。伟大的天体,倘若没有你所照耀的人们,你的幸福又会是什么。如果没有事物愿意接受太阳的赠与。那太阳会不会孤独。太阳的指向是谁呢。柏拉图。柏拉图的洞穴喻和太阳喻当中。太阳代表的是那个理念世界,那个新的世界。那个高高在上的东西。柏拉图的太阳不需要去照耀,赠与。太阳悬挂在那,与众生格格不入。在后续柏拉图主义的发展中,太阳的意味更是增添了一丝施舍。尼采反感的就是这个。所以他要创造一个新的太阳。会上升,会下降。可以在顶峰,可以在深渊。在顶峰的时候照耀查拉和他的动物们。在深渊的时候照耀阴界。这同时也是永恒轮回的第一次象征。尽管在低点,没落时。太阳也不会因为身处深渊而改变他的本质。
查拉说这番话的目的便是自比这样的太阳。他要下山。他要将他的精神和孤独。或者说,超人。带给山下的人们。直到智者欢欣于自己的愚拙,贫者欢欣于自己的财富。愚拙和财富都是相对于生命立场来说的。他要下山,他要从满杯到空杯。
第二节的主题是“上帝死了”。查拉在下山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圣徒。圣徒的身份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同时也代表正直的柏拉图主义者。基督教和柏拉图主义渊源深厚,很难分割的清楚。他们俩在树林相遇,发生了一系列对话。圣徒发现了查拉的变化。当年你心灰意冷上山隐居。现在你要带着热烈的火回到人间吗。人们不会察觉你的热忱,只会把你当作纵火犯。确实是查拉图斯特拉。他的眼神纯净,他的嘴角不含厌恶。他像一个舞者一样走了过来。查拉变了样,变成了一个孩子,变成了一个觉醒者。我们来看圣徒褒奖查拉的词语。舞者代表轻灵,孩子代表创造生成,新的开始。这都是尼采很喜欢的词语。虽然他们是对立面,但可以看的出来尼采与圣徒之间没有仇恨,一丁点都没有。他们只是立场不同。圣徒继续问,你要从沉睡的人们那里获得什么呢。你在孤独的大海里,大海承载着你的身体,你不需要承担身体的重负。这样不好吗。你为什么要重回人间。去接受人们那苛责的目光。查拉只说了一句话。我爱人类啊。圣徒对这个解释不满意。他说我之所以逃到森林,就是因为我之前太爱人类了。现在我发现了人性的恶,贪婪,野蛮。人类不值得我爱。现在我爱的是上帝。查拉说,爱是不计回报的。我要带给人类的是一件礼物。这礼物就是超人。圣徒马上反对,什么都不要带给人类。他们想要的不是沉重的思考,他们希望你取走负担。如果你真的想给予他们。也不要赠与,要施舍。而且要让他们乞求你的施舍。关于这段大家自己看一下吧,相信能看到这的诸位都有自己的理解。尼采在人性方面的审查是极度深刻的。他知道人性中太多糟糕的东西,有时候挺难理解有如此精神洁癖的人会对生命有如此崇高的爱意。按说他走上叔本华的道路是顺利成章的。但他就是能在绝望之后涅槃。
继续看,查拉说。我不施舍,我自己还不够贫穷呢。施舍与被施舍都是奴隶道德,是对生命意志的亵渎。尼采不会选择像基督教一样,利用人性的弱点。圣徒知道查拉的想法。嘲笑道,天真的小子。那你就要留神如何让他们接受你的赠与了。他们不信任隐居者。也不相信赠与这种陌生的行为。他们甚至听到我们穿过街道的脚步,都会觉得是窃贼路过。不要到人群里去,宁可与野兽混居。
查拉问,你在这里做些什么呢。圣徒回答,我创作曲子,吟唱。作曲的时候哭啊,笑啊。以此来歌颂上帝。你有给我们准备什么礼物吗。查拉听到这话赶忙说,我能有什么可给你的。赶快让我走吧,免得我拿走一些什么。于是他们分别,笑着,像两个孩子。再强调一下,查拉与圣徒之间,或者说尼采与柏拉图本人之间。没有仇恨。相反尼采很赞扬柏拉图本人。欢迎诸位关注同名公众号,有几篇文章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随后查拉独自一人上路,在路上他对着自己的心说。这老圣徒难道不知道上帝死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还有像柏拉图一样的纯粹信仰者吗。
第三节的主题是为达成超人,需要克服什么。查拉来到森林旁最近的一个城镇,彩牛城。市场上很多民众在等待走钢丝演员的表演。走绳演员的指向是从末人到超人的过渡者。没有什么前奏,查拉就开始对民众发表演讲。
我来把超人交给你们。人类是某种应当被克服的东西。为了克服人类,你们都已经做了什么呢。所有的生物都在创造,而你们要重新倒退进虚无吗。对于人来说,猿猴是一个笑柄或者一种痛苦的羞耻。对于超人来说,人也是一样。一个笑柄或者痛苦的羞耻。你们身上还有很多像蠕虫的问题。你们还没有解脱掉猿猴。快让我把超人交给你们吧。超人是大地的意义。我的兄弟们,忠实于大地吧。大地,就是与彼岸世界相对之物。身体所在的地方,生命真实之此岸。不要相信那些阔谈超尘世希望的人。不管他们知不知道,他们都是在放毒。这指的就是柏拉图本人。尼采知道柏拉图无意作恶。但他的理念世界事实上导致了此岸彼岸的二元论。他们是生命的垂死者,轻蔑者。本身就已经中毒。就让他们去吧。从前亵渎上帝是最大的亵渎。现在上帝死了。最可怕的亵渎变成了对大地的亵渎。
从前,灵魂轻蔑肉体。灵魂想进入理念世界,想要至高不朽。就想摆脱点肉体的束缚。把肉体变得瘦弱,恶劣,饥饿。以此来逃避真实的生命和大地。
事实上灵魂本身更瘦弱,恶劣,饥饿。如果不是懦弱,就不至于不敢正视生命的短暂。
我的兄弟们,人是一条肮脏的河流。人们必须成为大海,方能接纳一条肮脏的河流。超人就是这大海。大海可以容纳灵魂的轻蔑。人类最伟大的时刻就是到达超人的大海。那时候,你们会厌恶此刻所谓的幸福,理性,德行。之前你们所理解的幸福只不过是一种逃避的惬意。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为此在生命辩护。之前你们所理解的理性只不过是一种贫乏和肮脏。真正的理性渴望知识应该像狮子渴求食物一样。你们的德行,公正,同情都是被上了枷锁的奴隶道德。希望你们有一天可以这样喊叫。期超人风暴的到来。我查拉!就是你们通往超人的引路人。我要用舌头上的闪电舔舐你们,我要把疯狂注射到你们身体里。我来把超人教给你们,就是那闪电,那疯狂。
查拉说完后。人群的反应漠然。把他当成一个小丑。茶余饭后的消遣品。上一节中查拉与圣徒的对话应验。民众已经麻木。他们不相信赠与,他们也不会接受赠与。他们只想被行尸走肉的被安排快乐。走钢丝演员听到民众的嘲笑后。以为是对他的反应。于是便开始了表演。
第四节的主题是关于超人的建设工作。
查拉没有理会民众的嘲笑,继续演讲。人是一根系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索。身下就是悬崖。人之所以能够伟大就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目的。这指向的是康德。康德有一句话是人是目的。在尼采看来,人类作为目的就是倒退,就是猿猴。得有一个进化的方向。把自己当作一个过渡者。允许上升,允许下降。一直绷着劲的弓箭没有力量,一直上升的人类也没有未来。在大地牺牲和没落远胜于找一个彼岸的借口。愿意成为超人的人就这样意愿没落。意愿接纳本就属于生命的痛苦。这种人辛勤劳动,为超人建造居所。热爱德性。愿意跨越桥梁。不执著于传统的道德习惯。不受人感恩,也不回报。他总是赠与。他没有功利性,对虚假的灵魂不朽不屑一顾。他愿意接受生成毁灭。他做的总是超出他许诺的。他愿意去攀登超人,愿意接受当前民众对他的误解和不满。他抛弃了除自身之外的信仰,他热爱自己的命运。他的灵魂深邃并且喜欢冒险。他像个孩子一样接受遗忘。允许一种新游戏的开始。他具有自由的精神和自由的心灵。他尊重身体,他的身体自然没落。他们预告着闪电之到来。并且愿意成为闪电之下的先驱者。这闪电的名字就是超人。
第五节的主题是末人。查拉说完这些话看着人群沉默了。他对自己的心灵说道。他们弄不懂我。我的嘴对不上他们的耳朵。耶稣也说过类似的话,在这同样于是反讽。难道需要我像一个劝人说谎的牧师一样吗。难道他们不再相信真诚者了吗。他们那些可怜的道德教养,让他们与觉醒者截然不同。他们的骄傲不允许让别人轻视他们。但我就要冲着他们的骄傲说话。最可轻蔑者,就是末人。
现在已经到了人类为自身确定目标的时候了。现在的人类还没有彻底退化。但总会有一天。这片土地会彻底贫瘠。再也无法播种希望的幼苗。现在的人类身上还有一丝灵气。不要等到这片星球彻底荒芜。末人的时代即将到来。他们再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创造,什么是渴望,什么是大地。末人像跳蚤一样渺小。他们欢呼,他们创造蠕虫的幸福。他们再也不会到达山顶。他们躲避在爬虫的群落依偎着互相取暖。他们生活在幻梦里面,等待着舒适的死亡。他们竭力避免一丝一毫的苦难。他们消除了一切的等级差异。再也没有激情和创造。没有统治,没有服从。两者都太劳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要有不同意见,就会被当成精神病。
最聪明的末人说,之前的人都是脑子有病。什么价值,道德,善良,罪恶,正义。又有什么用呢。如今什么都不需要做,只管快乐就好。我们发明了幸福。末人眨巴着眼睛。
至此,查拉的第一个演讲结束。人群中传来声音。查拉图斯特拉,我们把超人给你。快些把末人给我们吧。他们打趣着,嬉笑着。
查拉变得悲伤。他对自己的心灵说到。我的嘴对不上他们的耳朵。民众不相信查拉,对于完全陌生的超人。他们丝毫不感兴趣。相反末人不需要费力,不需要负重。对民众有非常强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