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写道:“有两种基本的道德类型向我显露,一种基本差异亦豁然可见。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请允许我用三种群体对两种道德类型做一个初步的说明:
“主人群体” “上位者群体” “奴隶群体”
“主人群体”的数量屈指可数,世间罕见。他们是真正的主人道德。强力。自我肯定,自我立法,不否定他者。
“上位者群体”自诩为主人。他们通常是某些统治者,贵族,掌权者。他们无法自我强力。媚上欺下是最好的形容词。他们需要更弱者来衬托自己的强大。实则只是强壮一点的奴隶,更加卑鄙的奴隶。
“奴隶群体”的通常特征是:怯懦,担惊受怕,小气,盘算微利,对视线不自由、不信任,自我贬黜,任劳任虐,谄媚,撒谎。
1877年尼采在《论道德谱系》中对两种道德类型做了更加详细的阐述。
何为善?
那些高尚者、有权势者、站的更高者、识见高远者,他们把自身和自身之所作所为感受和设定为善的,第一等的。
“道德”在这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上位者群体”要对立于一切低等者、见识低陋者、平庸者和群氓之辈。他们只有保持这种距离。才能保持自己的“高贵”,才能占有创设价值、铸造价值之名誉。
最鲜明的一个例子—环保。上位者没有办法去独享这片天空。所以他们把环保打造成一个人类共识。让吃不饱饭的人去环保。
久而久之,“群氓”认同了此种价值体系。道德的、非利己的、乐于助人的、同情的这些更有利于上位者的品质被视为善的、好的。
而对“上位者”来说。“高贵”、“高尚”、“特权”、“优越”是好的、善的。
而听从又对立于他们的群氓、平庸、低等是“坏的”、“恶的”。
而群氓出于对上位者价值观的认同。
久而久之。群氓也认为群氓、平庸、低等是坏的、恶的。群氓彻底失去了自己。成为幕后推手的奴仆。奴隶道德出自此深渊。
群氓为了成为上位者,他要媚上。
群氓受着压迫,他怨恨。
群氓想要成为群氓的首领,他要欺压。
群氓为了更好的群氓群落,他要同情,乐于助人,不利己。
而“上位者群体”。他们虽然创造出了善=高尚=权势=美=幸福=神所爱的价值等式。但他们所有的力量来自于对群氓的比较。
他们自认为不同于群氓群体。他们以主人自居。
可一旦“上位者”面临“更上位者”时。他们的谄媚远超任何一个已知的群氓。
他们骨子里本就是群氓。懦弱的,卑鄙的群氓。
主人的力量和群氓没有关系。主人道德是自身命令自身。他们力量的散发只与自己相关。
创造,肯定,生成。
只有超人具有完全体的主人道德。
尼采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强力反对者。道德的本质与霸权无关。而是强力意志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