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网6月14日报道,2024年4月,央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近期,各部门遴选了首批近700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向21家全国性银行推送,首笔科技创新贷款近日已经发放,后续其他贷款将陆续投放。
5000亿元的投向主要瞄准的是科技创新领域,规划方向完全符合今年以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法。尤其是向一些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进行定向“滴灌”,这是前所未有的。
再结合2024年5月,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注册资本为3440亿元的规模,两项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即将投资和定向“滴灌”,总规模已经高达8440亿元。
再看一组数据,2023年A股共有313只新股上市,融资额为3564亿元,无论是上市数量还是融资规模,均居全球第一;各大板块上来看,创业板以110只新股位居IPO数量之首,科创板以1439亿元的融资额位居第一。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A股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国家大基金的直接投资,央行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定向“滴灌”,已经投入和预计投入的规模显然超过了万亿。
这预示着,新质生产力在未来几年里将会呈现出一个大爆发的局面。
有观察者曾经指出,过去两期国家大基金成立,均掀起了国证芯片指数的一轮大涨,本次大基金三期成立,很多投资者给予了无限期待。
而这一次,很显然比前两个时期,配套设施更足,支持力度更大。
我们看前两次大基金成立的时间点,2014年9月,2019年10月,非常凑巧的是,两次都是在美联储降息周期。而现在,同样具备这一全球宏观历史大背景。
而这一次与前两次不同的是,2014年9月是美联储降息周期末端,2019年10月是美联储降息初期,当前的时间节点是美联储利率还没有开始转向,也就是还没开始降息。这就意味着,本次对科技板块刺激的时间更加充足。
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在诟病A股的大幅扩容,尤其是注册制改革以来,资本市场扶持科技发展反而是力度最大的时候。这都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高景气周期,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期来看,全球经济结构性复苏预计会非常明显,以美股为例,道琼斯指数5月中旬以来一直处于调整状态,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是纳斯达克指数不断地刷新了历史新高。
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虽然美国经济看上去依然强劲,以道琼斯指数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实际上表现得非常逊色,美联储维持高利率,还是会让部分产业出现相对需求疲软的状态。
新一轮经济周期科技创新先行,在美股上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本轮科技创新,除了创新之余,还有“投资拉动”的特点,比如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建设的大举投资,而一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已经开始率先受益。这不仅体现出了一定的“跨周期”特点,还体现出了科技创新“逆周期”的特性。
也就是说,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仍有很多不确定性,绝大多数行业在复苏的道路上存在一定的反复,但一些热门赛道已经率先跑出来了,并且,绝大多数投资者当前还在怀疑,甚至是犹豫不决。
不难推断出,A股市场,科技创新领域势必也会出现一轮超预期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