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6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30年末,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石油产量激增,预计将超过需求增长,闲置产能将推至前所未有的水平,甚至可能颠覆目前欧佩克+组织对国际原油市场的管理。
我们先看国际能源署这一段话的含义,原油之所以会在2030年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美国油气产能膨胀过快是主要原因。一句话,实际上揭露了2022年来乌克兰危机的一个重要底层逻辑。
不妨再看疫情前国际能源署的一份预测报告,2019年11月,国际能源署发布《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到2025年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将超过俄罗斯油气产量。
国际能源署两份报告,两份预测,显然2024年的预测就是在对2019年预测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
新冠大流行期间,2022年的乌克兰危机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欧洲市场上的油气供应实际上是美国对俄罗斯的关键替代。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拜登重返了《巴黎协定》,但并未放弃美国油气大幅扩张的事实。
不能光看美国怎么说,关键要看美国怎么做!
国际能源署披露的信息,接下来更有意思:2024年,全球原油产量将增加69万桶/日,其中非OPEC+的增长贡献了140万桶/日;2025年,全球供应预计将增长180万桶/日,其中非OPEC+的产量将增加150万桶/日。
不难看出,2024年非OPEC+原油产量增长超过了全球原油产量增加,这就意味着OPEC+在减产,而美国正铆足劲地增产。要知道,自2021年来国际油价都维持在高位,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OPEC+声称以减持来维持高油价,掩盖了美国油气产业借机大幅扩产的事实。
这就意味着,美国不仅借助乌克兰危机,抢占全球俄罗斯油气客户的同时,还卖出了一个好价钱。甚至,不排除OPEC+的部分客户也被美国抢占。
一场乌克兰危机,世界油气供应新格局逐步形成,这是国际能源署认为“甚至可能颠覆目前欧佩克+组织对国际原油市场管理”的原因。也就是说,未来全球能源市场,欧佩克+的话语权越来越小了。
这同时也说明,以石油美元为代表的美元霸权,进入了鼎盛时期。
过去30十多年以来,由于石油美元的特点,每当美国遇到一轮危机,总是伴随着有关原油输出国的战争发生,背后都有美国的身影。而这一次乌克兰危机,算得上是过去多轮危机中风险最大的一次,因其主要对手是俄罗斯。
随着美国油气出口占全球的份额越来越大,美国预计未来与欧佩克+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欧佩克+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想要寻求发展空间,不得不重塑全球油气供应体系,这可能会影响到美元霸权的地位,因为在固有的美元霸权体系下,欧佩克+难有周旋空间。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在油气需求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中国能源展望2060》显示,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进入最后增长阶段,于2027年前达到峰值。
中国电力结构转型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可再生能源占比将由当前的30%,到2035年提升到55%,2050年提升到88%!
这就意味着,中国对传统石化能源的需求在2027年就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2030年目标是碳达峰,煤炭、油气消费逐步从主角沦落成配角。当然了,全球范围内来看,这一大趋势同样不可逆。
这就意味着,美元霸权在2030年前后同样也会面临一个重大拐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能源金融上来看,着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