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甄宓的首任丈夫,雄踞幽州一州之地,为何坐视妻子被曹丕掳走而不救援邺城

船长趣谈 2023-06-19 16:46:32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围攻邺城,守将审配誓死坚守。当时审配为了激励军士,便称幽州刺史袁熙的救兵马上就到。然而审配苦守邺城数月才失城,可袁熙的援军始终未到。当时袁熙的母亲刘氏和妻子甄宓就在邺城,那袁熙为何对邺城见死不救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出身名门

袁熙出身汝南袁氏,为冀州牧袁绍与第二任妻子刘氏之子,由于袁家是汉末顶级的世家大族,所以袁熙自小就过着优渥的生活,受到良好教育。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从冀州牧韩馥手中夺取冀州而成为冀州牧,自此冀州治所邺城就成为袁家的大本营。由于冀州对袁绍十分重要,所以他为了拉拢当地世族而巩固统治,就让第二子袁熙娶了中山郡无极县的无极甄氏之女甄宓为妻。

太祖之入邺也,帝为五官中郎将,见袁熙妻中山甄氏美而悦之,太祖为之聘焉,生子睿。(资治通鉴·卷六十九)

因此袁熙就是甄宓的首任丈夫,但他却远没有妻子甄宓那么出名。而甄宓后来被曹丕夺走,生下了魏明帝曹叡而被其追认为曹魏皇后。不过中山甄氏在汉末就已衰落,可见袁熙并不那么得袁绍喜爱。

二,主掌幽州

然后袁绍就凭借冀州攻略并州、青州、幽州等三州之地,逐渐成为汉末最强枭雄。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消灭困守易京的公孙瓒,一下坐拥河北四州之地。

随后袁绍派三子一甥出镇四州,而袁熙就成为幽州刺史并出镇幽州。此后袁熙就一直待在幽州,而妻子甄宓则一直留在邺城照顾婆母刘氏,所以袁熙此次与甄宓一别就是永别,夫妻二人再也没见过面。

然而袁熙手下的幽州只有西部地区,而幽州东部的辽东郡、乐浪郡、玄菟郡、辽东属国等四郡之地则控制在辽东太守公孙度手中。然而袁绍在消灭公孙瓒之后并没有进军幽东四郡,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幽东过于偏远,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孙度实力强大而短时间难以消灭。

三,对抗曹操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急于夺取中原,结果在官渡之战败给曹操,袁家自此由盛转衰。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死,长子袁谭与次子袁尚争位。而袁熙作为第三子,在两位兄弟的内讧中保持中立。一方面是袁熙不像三弟袁熙那么得宠而被立为后嗣,另一方面是他不像大哥袁谭那样是嫡长子而有较高的合法性。

太祖之围邺也,谭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攻尚于中山。尚走故安从熙,谭悉收其众。(三国志·袁绍传)

曹操见袁谭与袁尚内讧,趁机攻略河北,还拉拢势弱的袁谭攻击势强的袁尚。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克邺城,其子曹丕夺走甄宓。袁尚兵败逃往幽州投靠二哥袁熙,袁谭则在随后被曹操斩杀。

此前邺城守将审配忠于袁氏,誓死抵抗曹操,每天都在等待袁熙的援军前来。然而袁熙就像两位兄弟此前内讧那样,始终待在幽州隔岸观火,没有派兵前去救援。这可能是因为公孙度当时威震幽东,野心很大,时常图谋西进。因此袁熙为了保住幽州不失,只得一直坐镇幽州防止公孙度趁火打劫。

建安十年(205年),袁熙手下的大将焦触和张南见袁家大势已去,于是起兵反叛,赶走袁尚与袁熙而献出幽州投靠曹操。幸好袁绍生前与乌桓交好,曾联合他们消灭公孙瓒,所以袁熙与袁尚就东逃投靠乌桓人。

康亦心计曰:“今不取熙、尚,无以为说于国家。”乃先置其精勇于厩中,然后请熙、尚。熙、尚入,康伏兵出,皆缚之,坐于冻地。尚寒,求席,熙曰:“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遂斩首。(典略)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在白狼山之战获胜,打得乌桓一蹶不振。袁熙与袁尚只得继续东逃,投靠了辽东太守公孙康。

不过袁尚并不甘心失败,就与袁熙一起谋划杀掉公孙康而占据辽东与曹操对抗。而公孙康为了讨好曹操,则决定杀掉袁熙与袁尚向曹操示好。接着公孙康就设宴邀请二袁,在席间将二人抓捕,绑在地上。

当时辽东气候寒冷,所以跪坐在地上的袁尚被冻得不行,就求公孙康能给张草席垫在地上。而袁熙自知命不久矣,就自嘲说脑袋要远行万里,还要草席说什么。随后公孙康将二袁杀死,把首级献给曹操。

1 阅读:183
评论列表
  • 2023-06-21 16:54

    袁熙算是运气不错了,他还有后裔[笑着哭]袁老板最幸运的儿子就是袁熙,好歹自己袁氏能传承。袁术那不谈了,女儿给孙十万纳了,儿子后来有善终就不错了。袁老板嘛,除了老二,另外俩都下场不好啊。就是老二争气,有后裔生活在东光,叫东光袁氏[笑着哭]后来在李唐还出过宰相袁恕己[呲牙笑]

    Jacky Cheung 回复:
    所以我不太喜欢李唐,还是汉朝好[笑着哭][呲牙笑]
    船长趣谈 回复:
    可惜袁恕己等五人被唐中宗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