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过年见到母亲

枫语联翩 2021-02-14 00:16:25

(1)

2021年首场,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

其实电影的英文名是:hi,Mom;也就是母亲;

李焕英是贾玲的母亲,电影是讲述母女关系,亲子关系的。

中国人热衷过年,过年要回家,而家的意义在于妈妈;过年时上演这部剧,还是深有寓意的。

(2)

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表达爱的方式却往往走偏;

中国式父母很容易把自己对人生的期待投射到子女身上,希望他优秀出色,出类拔萃,超过身边人,给自己争气;

却每天不停以贬低和鞭笞的方式,催促子女进步,期盼孩子优秀。

然而,孩子的内心会产生强烈愧疚和羞耻:自己只有足够优秀才配被爱,自己只有超过身边所有人才是好的;

否则,自己就是父母的负担和累赘,是个多余的人,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所以,这个孩子会拼命讨好父母,始终认为自己不够好,极度自卑。

(3)

电影里贾晓玲通过穿越的方式,回到1981年前,认识成为晓玲妈妈之前的李焕英,与母亲做朋友,了解她想要的是什么;

陪李焕英去做属于她那个时代属于她自己的事情。

贾晓玲认为母亲生活的很不幸,而且都是被自己拖累,如果不生下自己,母亲就不用活的如此艰难;

自己从没做过一件让母亲开心的事情,自己有责任让母亲改变命运,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贾晓玲的想法很简单 希望李焕英开心。

每个人的出发点都是为对方好,没有谁是真正的坏人,但终点却失之交臂。

只有否定,从未肯定,让这个孩子活的太过沉重;

孩子是自己上一世的“冤家”;

李焕英说“你什么时候才能给妈长点脸?”

贾晓玲说“我怎么从来都没能让你开心?要是你生的不是我就好了”;

下辈子换我当妈,你当女儿,来世我做你妈。

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出色,无法回报母亲的期待,只能自责自怨,恨自己无能。

用贬低的方式表达爱,爱与怨交织,哪怕说一千遍,对方感受到的也只有怨。

(4)

镜头回到了朴素生活的日常;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黑白照片,麻花辫,自行车为主流的生活;

成年以后的贾晓玲白白胖胖,坐在李焕英自行车后座,这个身体瘦小的女性很吃力的载着女儿,但依然努力前行。

小时候,上学放学接送,生病去医院,母亲在前骑车,自己坐在后座;无论多远的路,母亲从未抱怨;

而自己总嫌后座硌得慌,坐的时间太长不舒服而使小性。

自己喜欢吃的,母亲会一次次的做给自己吃,直到自己吃烦了为止;

朴素场景下的情感牵绊,又是牵动一生的痛。

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或者疾病,母亲突然走了;

当贾晓玲终于开着承诺给母亲的那辆红色敞篷车时,母亲却已不在身边。

有一天自己有能力回报母亲了,却发现这个东西早已不重要了,那个期待的人都不在了;

有期待时,过于沉重,自己无力承受;

能够有回报,可以给她长脸时,那个人已经离开了;

无人分享这份快乐,也是个遗憾。

过于期待与完全不期待都是痛,爱与怨恨交织,又爱又伤,就是家庭的全部。

(5)

通过穿越,贾晓玲发现自己也从未好好了解过母亲,没真的理解过母亲,最终两人达成了和解。

母亲不是一个自始至终的中年女性,每天只有孩子和家;她也有自己年轻时代的梦想,也有自己的青葱岁月;

只是当生活中有了孩子以后,牺牲了自己的兴趣,身份和追求,她不再是李焕英,而是晓玲妈,又不由自主的把这些梦想和追求转移到孩子身上;

一个母亲,无力在孩子之外仍追逐梦想,这是人能力的局限;

这也是生活本身的困惑: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李焕英说“我的孩子,只要开心快乐就好”;

“宝儿,你只要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

“下辈子,还是我当你妈”

“我来了你高兴吗?”

“当然高兴啊!”

“我的宝贝,谢谢你能来。”

把他带到这个世界的人是自己,自己也并未经过他的允许;

而孩子有自己的追求,愿望和梦想,并不能必然承担自己的兴趣和心愿;

他带来的是快乐还是负担,是索要还是偿还,是期待还是回报?

没有人是完美的,有的只是个人片面的主观需要。

原生家庭的相爱相杀,需要一次穿越追溯,女儿做妈,妈做女儿,才能找到认知盲区;

关系互动,想要结果良好,永远不是单人独幕剧。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0 阅读:158

枫语联翩

简介:以独特视角看世界,注重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