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3个小时的发布会,占据了一晚上的微博热搜,27分钟狂收5万大定订单,小米集团美股应势上涨超12%,在小米SU7上市的第二天,社交平台上有关小米汽车的评论依旧火热。
这就是小米,一个拥有6.41亿月活跃用户,自带泼天流量的品牌。你可以质疑他作为造车行业中的新生品牌,在产品与制造经验上或有不足,但论营销、论热度,即便是华为,也还还做不到小米这般,把一场汽车发布会开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小米若成功,首先就是因为它是小米。但小米若失败,首先也是因为它是小米。
相比昨天,今天有关小米的争议,风向上有了些变化,确是不利了。产品性价比不敌极氪、锁单定金无法退引起维权、向员工发放F码引发普通用户不满等等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它们是在小米品牌之外,与用户、产品、交付、售后服务等直接关联的实际问题。
当市场与用户头脑不再发热,逐渐冷静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抛去了小米二字,SU7究竟值不值得大批“米粉”为梦想充值?
小米汽车是否复刻了手机极致的性价比?
“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创业,我愿意押上我全部的声誉,为小米而战。”三年前,雷军站在万人瞩目的舞台上,官宣小米入局造车之时,大部分人恐怕比雷军还要兴奋和激动,因为我们知道小米的标签就是极致的性价比,无论在手机还是家用电器等领域,只要有小米,就会掀起行业波澜,带动行业产品步入更高性价比的变革之路。
2011年,小米首款手机——小米1的横空出世,一时间点爆了手机市场。小米1是一款采用了联发科处理器,搭载安卓系统,拥有比肩三星、HTC旗舰产品的硬件性能,而在那个智能手机动辄三、四千的年代,小米1的售价仅为1999元,这也让小米手机一炮而红,更让小米“性价比”的标签深入人心。
因而我们对小米汽车的期待不仅限于拥有一个酷似保时捷的外观,拥有行业内领先的三电技术和智驾功能,拥有6秒内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我们想要看到的是,小米首款车型SU7可以复刻手机时代的极致性价比,可以一经发布便宣告无人能敌的存在,可以让米粉们痛痛快快地下单购买。
但小米SU7没有做到。直至发布会的第二天,有关小米SU7的价格争议依旧不断,仍有不少人认为小米SU7这车是卖贵了,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最令大家不满意的是,在今年新车个个都标配800V的时候,谁还愿意买个中低配搭载400V的小米SU7呢。小米SU7共有三个版本车型,分别是21.59万元的标准版、24.59万元的Pro版和29.99万元的Max版,其中只有顶配版本才搭载了800V。且不说400V和800V之间存在的成本差别有多少,在实际充电体验上也会有较大的差距。而被拿来和小米SU7对比最多的极氪007与001,均是全系标配800V。
而且小米SU7标准版使用的电池是成本较低的磷酸铁锂电池,Pro版虽然用的是宁德时代神行磷酸铁锂电池,但400V的平台也无法充分发挥出该电池的能力,而三元锂电池也只在Max版上配备。
其次,在20万至30万元区间的市场中,用户还比较关心的智驾方面,小米汽车也存在着劣势。相比业内在智驾领域的领头羊——华为和小鹏,已经在去年完成全国百城NOA的落地,小米汽车目前的智驾落地速度就比较慢,小米的智驾城市NOA计划今年5月份开通10城,8月份完成全国开通。
最后,在其他的一些配置上,小米SU7也没有完全做到让用户满意。比如小米被曝出的后排空间小,全系无座椅按摩,后排仅有加热功能,标准版与Pro版搭载的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仅有84TOPS,只有顶配Max版拥有算力达508TOPS的双Orin-X,另外,HUD和电吸门这些也只有顶配才有。
并不是说小米SU7没有性价比,其实不难看出,Max版本的产品力还是不错的,有理想的产品经理在盘过小米SU7顶配的成本之后,觉得在30万左右是合理的价格,但如果定在28万会更有性价比。
但总体来看,小米SU7没有做到雷军所说的50万以内多个“最好”,因为就目前来说,就有同级别比小米做得好的,比如极氪。而在最初配置定义阶段,小米可能也没想到现在市场会这么卷,我们不能说能做到第二名的小米汽车是个差生,但它的确没有如多数人的期待,做到手机时代里那样的极致性价比。
营销比产品更极致
虽然在产品与价格上,小米汽车备受争议,但要论营销与热度,小米汽车当之无愧断层第一,令传统汽车望尘莫及,从未见过一场汽车发布会像小米这样备受瞩目,热度之高堪称“科技春晚”。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就曾直言:不要跟雷军比营销,能把小米手机卖成几百亿,绝对不是一般人。
自宣布造车以来,有关小米汽车的新闻便经常出现在热搜榜上,而在昨夜的发布会上,小米更是现场请来了“蔚小理”三家的CEO李斌、何小鹏、李想,以及长城董事长魏建军、北汽董事长张建勇,集合了车圈界的几个流量焦点人士,一方面给发布会带来了更好的流量扩散,另一方面也像上次雷军致敬车圈的操作一样,展现了他个人的格局。
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泼天的流量能让小米汽车这个新生品牌短时间内打开知名度,但也随之带来被流量侵蚀的风险。雷军本人也深谙流量的红利与反噬,因而说道:“大家吐槽(小米SU7)的时候,口下留情。”
流量再多,热度再高,汽车工业的核心逻辑依旧还是产品与技术为王,强大的营销能力需要相应优秀的产品支撑,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同样的,当市场情绪回归冷静之后,在小米汽车的品牌之外,对于基本的交付、售后、服务等购用车流程上,消费者也将更理性地做出评判,而如果做得不好,那么届时这股流量亦会带给小米区别于其他车企更大的负面风险。
在小米SU7发布会结束后的不到12小时里,已经出现了维权。这次出现的乌龙是关于锁单定金可不可退,起因是雷军在发布会上承诺大定定金七天可退,因而很多人潜意识认为传统大定锁定了配置,也是可退的,结果小米汽车锁完配置后不可以退定金。虽然小米汽车app有锁单即不可退定金的相关提示,但并不明显,而小米在大定一词上的重新定义,令不少购车还想观望的用户损失了大几千的定金,这批想要拿回定金的用户已经组建起了不小规模的维权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网络流传的聊天记录,有网友表示他曾问过小米汽车销售锁单前后能否七天无理由退定金,而销售明确告诉他都是可以退的,事情发生之后,却更改了话术,而这一行为也暴露出小米销售体系或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而对于那些下了定并且确定想买小米SU7的用户来说,如果迟迟等不来爱车的交付,也恐怕会给小米汽车带去风险。雷军曾公开表示担心,怕小米汽车卖得太好了,交不出车。小米汽车高级顾问胡峥楠亦在发布会结束之后发愁,称庆功酒也喝不了,晚上直接回工厂,也不睡觉了,小米汽车的订单把一年产能都用完了,正在连夜开会想办法。
产能爬坡是每一个造车车企都会经历的难关,马斯克也曾经历过Model 3时期的产能地狱时刻,2017年Model 3拿到了50万的预售订单,但却因为产能太低,这些订单反而差点成了压垮特斯拉的稻草。而小米汽车目前也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位于北京的超级工厂只有在达到满产时,才能实现每小时生产40辆小米SU7的速度,也就是一个月生产2.8万台左右。倘若迟迟不能将车子交付到用户手中,那么小米汽车势必要面临相当大的投诉数量,对于品牌而言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另外在售后服务上,小米目前也没有承诺三电系统的终身质保,只有整车质保5年/10万公里和关键零部件质保8年/16万公里,而主流的做法是首任车主给予三电系统终身质保,小米汽车在这方面也因而没有完全给到用户安心。
所以虽然现在小米汽车现在的订单很多,但并不意味着小米汽车已经获胜,当用户冷静之后,是不是还会为小米产品买单,以及当未来遇上更强的竞品,能不能维持住销量的增长,以及能不能保交付、保品控、保售后和服务,这些都是小米汽车将面临的挑战。
成也小米,败也小米。不可否认,小米SU7依旧是市场中颇有竞争力的产品,但奈何人们在小米身上投入极高的期待,他们期望小米汽车能复刻手机时代的极致性价比,再次颠覆整个行业。而当热度褪去,回归理性重新审视小米汽车,有多少“米粉”还能选择再度为雷军的梦想充值呢?这是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