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一个坐落在深山中的村落,叫做初晓村。村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几乎与世隔绝。虽然日子不算富裕,但大家都过得安静祥和,幸福感满满。然而有一天,两个外来人闯进了村子,村民们立刻紧张起来,担心会给村子带来麻烦。于是,大家把这两个人绑了起来,带到村长面前审问。
大人自称姓栾,是一位郎中,怀里抱着的孩子是他两个月大的孙子栾天禄。栾郎中已经六十多岁了,看着也不像是坏人。村长问他为什么要来这儿,栾郎中说,他的家乡遭遇了洪灾,家里人都被洪水冲走了,只有他和孙子在一块门板上漂了三天三夜,最后漂到了这里。
村民们议论纷纷,都想把他们赶出村子。栾郎中赶紧哀求:“求求你们,留下我们爷孙俩吧!我可以免费给大家看病。”村民们面面相觑,因为村子里确实需要一个郎中。平时有人生病,都是自己找点草药对付,小病还好,大病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村里的人口年年减少,大家心里都清楚,缺一个好郎中是个大问题。
村长见大家都看着他,就说:“一个老人带着孩子也不容易,就让他们留下来吧。村里有了郎中,对咱们都有好处。”村民们听了村长的话,觉得有道理,但还是对栾郎中有些戒心。既然他说会看病,那就得先考验一下。
于是,大家把村里一个患老肺痨的病人抬了过来,问栾郎中能不能治好。如果治好了,就让他留下;治不好,就请他离开。这个病人是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已经病了好几年,最近咳血越来越频繁,眼看是不行了。
栾郎中给男子把了脉,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他的病已经好多年了,要想治好不是一两天的事。但我保证,只要吃了我开的药方,明天就会好转,三个月后就能痊愈。”大家听了,觉得他在吹牛。村里很多人得了这种病,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不过,大家还是决定让他试试。
栾郎中说出了几种草药的名字,大家一听更怀疑了,因为这些草药都很常见,村里人平时都当茶喝,可还是有人得了这病。有人质疑:“这能行吗?这么普通的草药能治大病?”栾郎中肯定地说:“你们尽管按我说的做,要是治不好,我们爷孙就离开。”大家听了他的话,就同意试一试,去山上采了这些药材。栾郎中配好药后,交给了病人的妻子马氏,叮嘱她晚上一定要让病人把药喝了。
当晚,村长安排栾郎中爷孙俩暂时住在一间闲置的老房子里。第二天一大早,一群人气势汹汹地来到栾郎中的门前,手里拿着棍棒和绳子。栾郎中打开门,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们绑了起来。马氏怒吼:“你这个杀人犯,还说自己是郎中!我丈夫被你害死了!”栾郎中一听,根本不信,说:“不可能!他怎么会死?带我去看看!”马氏哭着说:“人都死了,你还想耍什么花招?把他带走!”马氏身边的男子也说:“他就是个骗子,不要相信他!”这个男子是死者赵三的堂弟赵四,他坚持要把栾郎中带到祠堂受刑。
村长这时赶到了,说:“先把他带到赵三家里去。”众人不解,马氏哭着阻拦:“村长,你要为我做主呀!我丈夫吃了他的药就死了,是他害死我丈夫的!”赵四也说:“我堂哥死得好惨,村长要为我堂嫂做主!”村长坚持要把栾郎中带到死者跟前认罪,马氏和赵四这才不再阻拦。
到了赵三的遗体前,栾郎中一看他的死状,立刻判断他是中毒而死。他问:“昨天熬过的药渣在哪里?”马氏神色慌张地说:“早就扔了!我丈夫就是吃了你的方子才死的,找药渣有什么用?我要你为我丈夫抵命!”就在这时,一个女子捧着一碗药渣走了过来,她是马氏的儿媳王翠莲。马氏脸色大变,上去就要抢她手里的碗,却被村长喝止了。
栾郎中接过药渣,从中扒拉出一片碎叶子,说:“断肠草!我昨天开的方子里没有这个,这是有人故意下毒。”众人听了,还是不相信他,觉得一个将死之人谁会去害他,都认为栾郎中是在推卸责任。
马氏突然指着王翠莲大骂:“昨晚是你熬的药,断肠草肯定是你放的!你这个小娼妇,安的什么心?咋就这么狠毒呢?”王翠莲说:“婆婆,我本来挺尊重你的,可你为老不尊,把其他男人领回家,还下毒害死公公,诬陷他人。到了这个时候,我不得不说出实情了。”
原来,自从赵三生病后,马氏就和赵三的堂弟赵四有了不正当关系。王翠莲早就发现了他们的私情,但为了公公的病情,她选择了沉默。昨晚马氏让她熬药,还端给公公喝。今天早上,公公死了,王翠莲突然想起马氏昨晚把药渣埋在了茅房旁边,心中起了疑,于是找到村长说了这件事。
村长一听大惊,赶紧去了栾郎中那里,想让他找出赵三死亡的原因。王翠莲已经怀疑马氏,村长就去把药渣挖了出来,果然在里面找到了断肠草。
马氏和赵四听了王翠莲的话,大喊冤枉,说王翠莲诬陷他们,还说是王翠莲下毒害死了赵三。村长让村民们把他们带到祠堂,对他们用了私刑。受不了刑,他们终于交代了。原来,马氏和赵四有了奸情后,就盼着赵三早点死。最近赵三病情加重,眼看不行了,可栾郎中来了,他们害怕栾郎中真的把赵三的病治好,于是就在草药里放了断肠草,害死了赵三,然后想栽赃给栾郎中。他们还准备了另一条路:如果栾郎中死不承认,就栽赃给儿媳王翠莲,除掉这个眼中钉,他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勾结在一起了。
如今真相大白,马氏和赵四被关进猪笼沉塘而死。经过这件事,村民们觉得栾郎中不是坏人,就接纳了他,大家一起动手,为栾郎中爷孙俩搭建了两间茅草屋,他们从此在村里安了家。
栾郎中每天背着孙子上山采药,把采来的药晒干磨碎,制成药丸。有村民来看病,他就根据病情拿出不同的药丸。无论什么病,他都能药到病除。村里人对他都很尊敬。栾郎中给人看病都是免费的,但他也要吃饭。村民们为了感谢他,就送他一些生活物资。邻居们看他一个老汉带着小婴儿不容易,没事的时候都会帮忙照看。
村里有个陈寡妇,四十多岁,无儿无女,经常来帮栾郎中带孩子,还帮他做饭洗衣。栾郎中过意不去,说:“以后别麻烦你了,要是被别人说闲话对你不好。”陈寡妇却说:“我都不怕,你怕什么?要是你愿意,我就嫁给你,这样不就可以名正言顺了吗?”栾郎中说:“我都年过半百了,哪里配得上你?我也给不了你好的生活,以后别再提了。”陈寡妇说:“这些我都不在乎,只要能和你生活在一起,饿不死就行。”尽管陈寡妇是真心的,栾郎中还是拒绝了她。陈寡妇不死心,找来村长的妻子说媒,栾郎中还是一口回绝了。村长妻子说:“陈寡妇年轻漂亮,要是你们结合了,她还能帮你照看孩子。你咋就这么死心眼呢?错过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了。”栾郎中说:“谢谢您的好意,我这么大年纪了,真的不愿意再找了,好好把孙子养大就知足了。”
再说栾郎中的孙子栾天禄,不但长得好看,还聪明伶俐。从小栾郎中就教他读书写字,他学得特别快,六七岁就能写会画了。这让村里的其他孩子都很羡慕,纷纷想跟着栾郎中读书识字。栾郎中看着这些渴求知识的孩子,就同意当他们的先生。他白天采药看病,晚上点着煤油灯教孩子们读书写字,日子过得也很充实。
眨眼十几年过去了,栾天禄已经十六七岁了,他玉树临风,英俊潇洒,识文断字,在村子里可是最靓的仔。很多姑娘都对他爱慕不已,纷纷上门求亲,可都被栾郎中拒绝了。这让大家都很不解。
有一天,栾郎中去山上采药,下山的时候遇到一个姑娘。那姑娘脸色苍白,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栾郎中一看,赶紧拿出几根草药,用手揉出水后,滴进了女子嘴里。不一会儿,女子醒了过来。栾郎中问:“姑娘是哪里人,怎么会在这里?”女子说:“我叫黄阿静,爹爹要把我嫁给大户人家做小,我不愿意,就跑了出来,不知不觉就到了这里。那个家我是回不去了,老大哥是个好人,求求您收留我吧,我会好好伺候您的。”
栾郎中说:“好吧,你就跟我回去吧。”村里人见栾郎中领回来一个女子,都过来看热闹,想了解一下她的底细,看看能不能把她留在村里。众人看到黄阿静人畜无害的绝世容颜,都被折服了。黄阿静大方地与大家打招呼,并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村民们见她可怜,又碍于栾郎中的面子,就让她留了下来。
黄阿静貌美如花,才十七八岁,栾天禄正是青春年少,也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黄阿静也频频向他暗送秋波,这让栾天禄有些心猿意马。村里人都说他们很般配,但栾郎中却说孙儿还小,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能让儿女私情牵绊住。栾天禄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私下里却和黄阿静打得火热。
直到有一天,栾郎中宣布了一件事,这让栾天禄很震惊,也很气愤:“爷爷,你都多大年纪了,还要娶黄阿静?你连名声都不要了吗?要是你想娶妻,我也支持你,可你得找个年龄相当的呀!”栾郎中说:“男人至死是少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再说了,两个人只要相爱就够了,其他的重要吗?”栾天禄很生气,问黄阿静是喜欢他还是喜欢栾郎中。黄阿静说:“是栾大哥救了我,我愿意伺候他一辈子。你还小,一定能找到一个好女子的。”栾天禄一直以为黄阿静喜欢他,没想到她却说出了这样的话,让他既震惊又失望。他想不明白,黄阿静怎么会喜欢自己的爷爷。即便栾天禄有100个不愿意,可他也没办法阻止,只能跑到山上大喊,把心中的郁闷都喊出来。
村里人听说栾郎中要娶黄阿静,也都万分惊讶。当初陈寡妇要嫁给他,他说陈寡妇太年轻,自己配不上人家,原来都是伪装的,如今却要娶18岁的黄阿静,真是老牛吃嫩草,未老不尊。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与其他人无关。尽管大家都不理解,栾郎中还是决定娶黄阿静为妻。这天,栾郎中找来村长,在村长的见证下,二人拜了天地,结为夫妻。
栾天禄看到自己喜欢的女子嫁给了爷爷,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和栾郎中大吵一架后,就跑了出去。栾郎中并没有在意,而是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之中。黄阿静却很担心,栾郎中说:“不要管他,这孩子就是这样的脾气,一会儿就回来了。”晚上,老夫少妻就要入洞房了。黄阿静坐在床头,有些害羞地低着头。栾郎中走过来拉起她的手,说:“嫁给我这个糟老头子,委屈你了。”黄阿静低头说:“你是个好人,嫁给你是我的福气,怎么会委屈呢?”栾郎中说:“天不早了,我为娘子宽衣解带,咱们早些休息吧。”说着,他去帮她解衣服。黄阿静的眼里突然露出一股杀气,一边假装迎合,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一把尖刀。谁知栾郎中早有防备,迅速躲开,并拿出一个虎钳,对着黄阿静使劲摇晃。黄阿静顿时感到晕头转向,手里的尖刀掉在了地上,整个人也像散了架,躺在地上起不来。
这时,栾天禄正好回来。他听到房里传出不一样的动静,就冲了进去。他看到黄阿静倒在地上,地上还有一把尖刀,似乎明白了什么,就赶紧上去想要扶起黄阿静,却被栾郎中喝住了。栾郎中上前揭下黄阿静脸上的面皮,露出了一张男子的脸。栾郎中说:“到底是谁派你来的?”黄阿静说:“这个你就不用管了,要杀要剐随你便。”栾郎中说:“当初他们要加害小皇子,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他们还是野心不死。”
这时,有几个拿着大刀的黑衣人来到屋里,跪在栾天禄跟前,称他为太子殿下,说京城的叛贼已经被拿住,他们是接太子回宫的。
原来,栾郎中的真名叫栾忠良,是朝廷重臣。当年外戚谋反,控制了皇帝,还预谋要杀死刚出生不久的皇子。栾忠良带着皇子逃了出来,给他取名栾天禄,以爷孙相称,隐居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子。外戚掌权后,皇帝成了摆设,那些忠良大臣们表面上听从外戚的号令,暗地里却招兵买马,时刻准备光复皇室。
这些年,外戚集团一直睡不安稳,因为当年小皇子失踪,一直下落不明。他们为了铲除后患,就一直暗中寻找。得知皇子就在这个小村子时,他们派来了一个杀手暗害皇子。其实这一切都在栾忠良的掌握之中,他早已发现这个“黄阿静”是男扮女装,而栾天禄却不知道还喜欢上了他。栾忠良为了保护栾天禄,决定娶“黄阿静”为妻。黄阿静的任务是杀死栾天禄,但他不知道栾忠良早已识破了他的身份。
栾忠良一直与宫中重臣保持秘密联系,得知外戚掌权者腐败不堪,引起大家的不满时,就秘密计划除掉外戚,把皇位还给皇子。
栾天禄得知真相后,震惊不已,下令处置了黄阿静。黄阿静被连夜赶回京城,文武百官一起迎接太子回宫,并拥护他登基做了皇帝。要不是栾忠良,也不会有他的今天。皇帝非常感激他,认栾忠良做了干爷爷,不让他再操心朝政的事,而是在宫中安享晚年。
新皇帝在初晓村待了十几年,对那里已经有了感情,那里也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封初晓村为天下第一村,给村里的人发了赏赐,并下令任何人不得去打扰初晓村,免除所有的苛捐杂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