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护眼秘籍,家长一定得看看,靠谱还不花钱

快乐果果柒月吧 2025-04-14 11:05:11

孩子近视始终是一个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如果孩子在10岁之前,眼镜度数就已经达到200度,那么孩子在后期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概率会大大增加,甚至会出现黄斑病变等。很多家长一直在寻找各种近视防护的方法,有的家长还病急乱投医,听信偏方,殊不知真正的护眼秘籍反倒是最寻常可见的。

目前为止最受眼科医生和广大家长认同且效果卓著的儿童护眼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坚持正确的大户外训练

大户外是儿童近视防控中最常被人所提及的方法,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户外阳光照射刺激人眼

分泌多巴胺,减轻眼部疲劳累积,起到近视防控的作用。同时在户外,人眼长时间地处于远眺状态,能改变室内长期近距离用眼造成的眼球过度调节状态,使眼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降低近视发生概率。对此家长应该做到:

1.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场所

开展大户外训练的最佳时间段是上午10点之前以及下午4:00之后。这两个时间段内阳光充足且紫外线含量偏低,既能够起到阳光照射刺激多巴胺分泌的作用,又不至于出现紫外线灼伤等风险。当然并非所有的家庭都能够在以上时间段进行大户外训练,因此各位家长带孩子参加大户外训练时,只需要准确把握“最好白天参与户外训练”这一原则即可。

至于场所的选择,我们建议选择视野开阔的场所。很多家长喜欢带孩子逛公园,但是公园植被茂密,视野并不开阔,不利于孩子的远眺,训练效果有限。所以家长在挑选场所时,应该以视野辽阔为衡量标准,尽量避开高楼林立,植被环绕的户外场所。

2.确保足够的训练时间

正确的大户外训练要求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至少两个小时。由于家长工作繁忙,孩子学业压力大等客观问题,我们建议家长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

例如改变孩子的上学方式,由过去的坐车改为步行或电动车接送。粗略估计每天上学放学路上至少有30分钟的户外训练时间。又比如家长要鼓励孩子在课间走出教室活动眺望。如果每个课间能有5分钟的户外活动,那么每天也可以凑齐30~6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

另外放学后,家长不必急着接孩子回家,可以让孩子在住所周边宽阔的户外场所自由活动,直至太阳落山。这样又能累计1~1.5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总之,只要我们家长合理地进行时间安排,每天两小时的大户外训练要求很轻松就能达到。除了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时间,在周末或节假日,家长要尽量保证孩子每天在户外活动6个小时以上,有条件的多带孩子参加爬山远足等活动。

二、优化室内光照环境

严格来说,普通家庭灯光环境并不适合小学生夜晚读写活动,所以很多家长会通过添置护眼台灯的方式,为孩子优化读写光照环境。但是目前护眼台灯市场鱼龙混杂,各类宣传天花乱坠,非业内人士很容易踩坑。因此家长在挑选护眼台灯时,应该牢牢地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看产品的照度等级是否达到国AA级标准。

二是看产品的一般显色指数Ra以及特殊显色指数R9是否都大于90,其中Ra最好大于95。三是看产品是否无蓝光危害,无可视频闪危害。

四是看产品是否为恒定色温设计,且恒定色温水平是4000k。

五是看产品是否采用紫光灯珠。

按照以上选择标准,我们向大家推荐漫书雨K1、辰士达U1、柏曼R1等产品。

三、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

坐姿问题一直是威胁小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它不仅会导致小学生出现脊柱侧弯等问题,还会加剧近视风险。家长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一拳一尺一寸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端正坐姿。

一拳是说要让孩子的身体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一寸是说要让孩子握笔的指尖与笔尖之间保持一寸距离;一尺是说要让孩子的视线距离书本或桌面保持一尺距离。

不仅是在写作中,在日常娱乐活动中也要让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比如看电视时或手机等电子产品时不允许孩子躺着趴着。

四、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很多加剧近视风险的因素就藏在孩子日常生活学习的点滴之中。因此正确良好的用眼习惯至关重要。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学会20-20-20法则,即每当持续近距离用眼20分钟以后,要及时地将目光转移至20英尺外的物体上,持续注视20秒钟。这样能够及时放松双眼,减轻睫状肌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造成的疲劳累积,降低近视发生概率。

其次,不长时间连续看书学习、不歪头写字读书、不在光线过亮或过暗的地方看书学习、不看印刷不良或字迹模糊的书籍。

第三,家长要叮嘱孩子注意用眼卫生,不用手乱擦眼睛。当眼睛发生炎症等问题时,要及时就医。

第四,家长要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关注孩子视力状况,确保出现问题后能准确干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