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小学生400度近视!只因父母做了这几件事!

快乐果果柒月吧 2025-04-15 08:29:10

儿童近视已经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很多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就有200度甚至400度的近视。严格来说,如果8岁之前的孩子近视度数高于100度,成年后就有可能发展成高度近视,未来出现黄斑病变的概率极高。

这两天,我和一位孩子8岁就已经近视400度的家长共同复盘。讨论这位家长究竟做了什么,让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高度近视。当孩子出现近视后,作为家长我们又应该怎么办?

一、家长的错误做法

1.忽略环境光照

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室内环境光照与孩子用眼健康之间的关系。要知道普通家庭照明灯光在亮度水平、蓝光防护、频闪防护等方面,很难达到“护眼”的基本要求。孩子长期在这类灯光下学习,势必会增加近视发生概率。

2.忽视户外运动

现在很多家长对户外运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户外运动强身健体,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却意识不到户外运动对儿童近视防控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很多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方式存在误区。

就拿时间来说,要想达到出色的近视防控效果,儿童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应该低于两个小时。但是很多家长会以自己工作繁忙、孩子学习任务重为借口,自发压缩每天的户外时间,导致户外活动无法发挥预期的近视预防的效果。

另外很多家长在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时忽视了活动内容,放任孩子参加堆沙子、玩积木等近距离用眼活动,导致户外效果大打折扣。

3.日常护眼存在偏颇

家长在日常护眼中一味关注孩子是不是在看手机,而忽略了其他的近距离用眼的场景。比如有的家长严禁孩子接触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但对于孩子长期埋头看书却持鼓励态度。殊不知这种长期近距离用眼活动更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加剧近视风险。

4.轻信网络偏方

在儿童护眼以及近视预防方面,很多家长总是轻信网上流传的偏方。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叶黄素可以预防近视,就给孩子买了大量的叶黄素补剂,最后钱花了却没有什么效果。还有的家长虽然用了ok镜、离焦镜等正规仪器,但是他们缺乏专科医生的指导,自行参照网络“攻略”给孩子训练。殊不知,这些训练仪器需要在正规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自行使用很容易导致其他眼睛健康风险。

二、家长应该如何做

1.为孩子打造高质量的环境光照

针对家庭光照环境光照质量不佳的情况,我们建议家长为孩子添置专门的读写台灯。此类台灯相比于普通的照明台灯,在亮度及亮度均匀度、安全性、显色性、色温水平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因此家长在挑选时需要额外注意,以免选到劣质产品。

一是关注产品的亮度及均匀度,看是否符合国AA级标准。

二是看产品的显色性,一般显色指数Ra以及特殊显色指数R9是不是都大于90。

三是看产品是不是采用了恒定色温设计,且恒定色温水平为4000k。

四是看产品的安全性能,是不是无可视频闪危害,无蓝光危害。这里我们推荐采用紫光灯珠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从根源上减少了有害蓝光的产生,蓝光防护效果更好。像漫书雨K1、辰士达U1、明基Minddou2plus等都采用了此类设计。

2.正确进行大户外训练

家长在带孩子进行户外训练时,一定要做到2点:

一是确保充足的户外训练时间。针对很多家长反映的工作繁忙、时间不足的问题,我们建议家长利用好孩子学习间隙的碎片化时间。比如,改变接送方式,由过去的乘坐交通工具改为步行或电动车接送。这样在上学路上孩子可以向远处充分眺望,起到一定的训练效果。另外,孩子课间活动时间也可以利用起来,家长要叮嘱孩子在课间多看远处的风景,多向远处眺望,这样每天也能够凑足30分钟~60分钟的活动时间。

二是采用正确的户外活动方式。在户外活动中,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足球、羽毛球等利于远视的活动。如果孩子不喜欢此类活动,也可以鼓励孩子跑步或者放风筝。

三、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家长要带孩子定期做视力检查。一来是及时地了解孩子眼睛发育状况,可以及时干预眼睛健康问题。二来家长可以从眼科医生那里得到更具价值的近视防护建议,可以很好地舒缓焦虑情绪,以免听信偏方。

四、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除了前面提到的要多参加户外活动,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家长还要在坐姿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家长需要严格要求孩子按照一拳一尺一寸的原则端正坐姿,避免出现歪头弓腰错误的坐姿习惯。

另外,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会20-20-20的用眼法则,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应用这一法则及时放松双眼,减轻眼部睫状肌的疲劳累积,降低近视发生概率。

总而言之,孩子的近视防控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但是为人父母不能沉浸在焦虑的情绪中,而是要冷静思索,积极寻找正确的近视防控方法,持之以恒帮助孩子防控近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