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早晨,我们在经历了一个月生活异常艰苦、战斗极其残酷的磨难之后,终于到达滨海地区的莒南县。这里是老解放区,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气氛。当我们拖着疲惫的双脚,走进一个比较大的村子时,看到一队民兵正在训练,一些妇女正在摊煎饼,一群儿童背着书包正准备去上学……这一幅很久没有看到的熟悉而又亲切的情景,让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那一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难以言喻。到家了!终于到家了!!一会儿,村上的群众纷纷来到村头,有的挥手,有的鼓掌,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当他们看到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赤着双脚、留着长发、有的还拄着拐棍的凄惨样子时,都非常的惊讶!有的老大娘拉住战士的手,一面上上下下地打量,一面心疼地说:"咱解放军怎么苦成这个样子?"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看着老大娘那样的真诚、热情,我们心里一下子感到传来一股热流,暖融融的,不少同志的眼睛也湿润了。住下以后,那天我们首先把脸和脚好好洗了一番,接着吃了一顿好久没有吃到的香喷喷的热饭,然后舒舒服服、安安稳稳地睡了个好觉。
在这次外线出击的行动中,我们连续战斗了一个多月,成功地吸引和牵制了大量敌军,有力地阻滞了敌人的攻势。当然,为此我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6月下旬从鲁中出来的时候,我们全师共有4600多名指战员(不包括三 O 团和一纵队三团),但是到最后,只有1600多位同志冲出敌人的重围,回到解放区。战斗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除了前面提到的我们团九连的一个加强班以外,还有二十九团三连的一个排,在指导员姚正文同志的率领下,阻击比自己多好几倍的敌人,打得非常英勇顽强。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和敌人拼;机枪手没有刺刀,就抱起石头砸向敌人。一个个临危不惧,直至全部壮烈牺牲。姚正文同志的胸部、腹部多处中弹,鲜血染红了全身。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大部队的安全,他们为十师的战旗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战后,华野和纵队首长分别发来电报,悼念英勇献身的同志,表扬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掩护大部队转移的艰巨任务。
到达滨海地区不久,又赶上敌人向五莲山区进犯,我们师又奉命赶赴五莲山区,对进犯的敌人实施反击。经过一天多的战斗,便把敌人的进犯打退。由于五莲山区是革命老区,又山高林密,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宋庆龄创建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出面,为解放区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争取来的一批救济物资,大多存放在这里。为了不让这些物资在我们走了以后,被可能再犯的敌人抢走,因此战斗一结束,我们又帮助当地政府转移这些物资。后来有些东西实在转移不了,便发给我们部队一部分。记得当时发给每个干部一些毛线,发给伤病员们一些罐头食品。我们报社特别幸运,还分到了几大捆又白又光滑的道林纸。我分到毛线以后,利用师部文工队来我们团演出的机会,请队里的女同志教我打毛衣,后来居然学着打成了一件毛线衫。这件毛衣从山东一直穿到上海,一路上帮助我挡风遮雨,保暖御寒,可以说为革命立下了"苦劳"。
再后来,我们在东线兵团首长的指挥下,又先后参加了胶河战役和解放诸城、莱阳的战斗,并且连续取得了胜利。
12月中旬接到归建的命令,大家非常高兴。19日部队从山东省东北角的昌邑县饮马地区出发,经过将近两千里的长途行军,途经广饶、利津、惠民、聊城、郓城等十几个县市,两次渡过黄河,其中一次渡河时,还碰上黄河封冻,部队在裂着一条条缝子、发出咯吱咯吱声音的冰上走过了黄河,并于1948年2月13日,到达山东省西南角的定陶县刘楼地区,与完成了掩护刘邓大军南下任务,回来休整的纵队领导机关和兄弟部队胜利会师。分别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在经历了这场九死一生的磨难之后,熟人见面时第一句话都是说:"啊呀,你还活着?!""啊呀,你也还活着?!"然后便把双手伸出来,相互紧紧地握在一起。
鲁南出击是华东我军与敌人争夺战争主动权的一次生死较量,也是我军从战略防御变为战略进攻的一个重要转折。从此,我军大踏步前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吹响了彻底埋葬蒋家王朝的号角。
在这段时间里,随着部队所处的环境和承担的任务的变化,我的工作也几度变动。第一次是1947年12月,由于部队离开纵队领导机关单独行动,看不到纵队办的《战地》报了,于是师首长决定临时办一份小报,把从电台上抄录下来的延安新华社发的电讯,编印成活页材料发给部队,以便全师指战员仍然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党中央的重要指示。为此,组织上调我到师政治部宣传科任编辑,负责出版《战地电讯》。第二次是1948年2月,由于部队归建,能够看到《战地》报了,不再需要继续编发《战地电讯》,而二十九团的宣传干事在鲁南突围时负了伤,于是我于当月调到二十九团任宣传干事。第三次是两个月以后,由于三 O 团的宣传干事刘 xx ,在三查三整运动中搞"左"的一套,煽动极少数人揪斗团领导,犯了错误。运动一结束,他就被免去职务,调到纵队学习去了。为补空缺,我于4月份调到三 O 团政治处,任宣传干事。能在纵队的主力团工作,是很多人羡慕的岗位,我自然也因此而非常高兴。
归建以后不久,我们纵队奉命和第一、第六纵队一起,于1948年的2月下旬,北渡黄河,到河北省(现在划为河南省)濮阳地区休整。
自从1946年7月苏中解放战争开始以来,我们纵队根据毛主席"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从苏中平原打到沂蒙山区,然后又转战豫、皖两省,穿梭于陇海、津浦、平汉三条铁路之间。整整20个月里,部队一直在披星戴月、风餐露宿、频繁而又艰苦的战斗行动中度过,人困马乏,亟需休整一下。正好这时候,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拟定了一个关系重大的战略计划,就是打算以我们一、四、六这三个纵队组成一个兵团,于1948年上半年先行渡过长江,在京、沪、杭以南地区创建一个新的解放区,在那里广泛开展战斗行动,以调动中原地区的敌军回防江南,从而便于我军各个歼灭江北之敌。正是为了准备这个预计将会是非常艰苦的敌后作战行动,军委命令我们三个纵队集结到距离敌人比较远些的濮阳地区,厉兵秣马,完成行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到了濮阳以后,我们根据上级的部署,首先在干部中认真进行了以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即通过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整组织、整纪律、整作风,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纯洁干部队伍和党的组织,检查和纠正部队在思想作风和执行政策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针对部队补入了大量自愿报名参军的翻身农民和被俘蒋军士兵的情况,在战士中深入开展了诉苦运动,诉阶级苦,忆民族恨,让大家懂得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再就是根据敌后作战可能遇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军事训练,掀起了苦练战术、技术的训练热潮。另外,为了适应敌后行动需要快速、隐蔽的要求,每个人的背包减了又减,最多不超过八斤。除此以外,考虑到进入新区以后,没有稳固的后勤保障,因此每个干部都分散保存了几十块银元,以应一时之急需……经过三个月的整训,干部、战士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军事技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人员更加充实,装备也得到加强。总之,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可谓是万事俱备,只待中央下达命令了。
珍贵的机会
5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天气晴好,阳光和煦,我们政治处的几个同志,正围坐在房东的小房子里开会,忽然接到师部打来的电话,说是朱总司令到了华野总部,今天晚上要接见各单位的英雄模范和士兵代表。要我们政治处赶快组织准备,晚上带领与会人员准时到达会场。接到这个通知以后,我们马上忙开了,开会的开会,打电话的打电话,几个人忙了整整一个上午,才安排就绪。中午快吃饭的时候,主任突然把我叫过去,笑着对我说: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今天晚上你和代表们一起去参加总部的会议,接受总司令的接见。你的任务是首先和代表们一起,听好、记录好总司令和华野首长的指示,回来之后再向部队进行传达,然后组织代表和部队认真进行学习讨论。听主任这么一说,高兴得我差点叫出声来,因为没有想到领导把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我,使我有机会能够看到敬爱的朱总司令和华野的首长,直接聆听他们的指示。因而整整一个下午,我一直处在兴奋和激动之中,连晚饭也没有好好吃,尽想着晚上的会议。没有手表,就老是跑出去往西边看,看看太阳到了什么地方,盼着太阳早点下山。
傍晚5点钟左右,我们一行20多人,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高高兴兴地向目的地出发了。一路上大家很少说话,一个个都陷在沉思里,想像着即将到来的那难忘的时刻。大约走了20多里路,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穿过一个村庄,走过一块麦地,前面出现了一片很大的树林,从树林里还透出来一道道灯光。再走近一些,隐约看到一些人在树林中来回走动,也听到了有人讲话的声音。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轻轻地说:"到了!""到了!"随着,我们的脚步迈得更大,心跳也随着加快。当我们抵达树林的边缘时,走过来两个干部,询问我们是哪个单位的?我告诉了以后,他先向我们交代了会场上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便发给每个人一个茶杯大小的三角形的纸包包。拿到纸包以后,大家正猜想里面放的是什么东西,那位干部马上笑着告诉我们说:"包里面放的是花生米和葵花籽,是朱总司令发给大家的慰问品。"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非常感动,都小心翼翼地把纸包放进口袋,谁也舍不得吃。因为纸包虽小,但是里面包含的不只是花生、瓜子,更是中央首长对我们的一片关爱之情。
恳切的教诲
进入会场找到我们的位置以后,马上就地坐了下来。这时我才看清楚,在我们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用木板临时搭起来的主席台,在它的上方挂着几盏汽灯,发出明亮而柔和的灯光,把主席台照得如同白昼。台上放了一张普通的长条桌,加上几把椅子,其他什么都没有。整个树林里坐满了人,但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大家都抬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主席台,等待总司令的到来。
正注意着,突然眼前一亮!只见朱总司令在陈毅司令员和粟裕副司令员的陪同下,稳步走上了主席台。这时,全场代表刷地一下站了起来,接着,原来静悄悄的树林,蓦然间爆发出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面对着台下英姿勃勃的代表,总司令显得很高兴,马上快步走到台前,微笑着频频向大家招手,示意大家坐下。望着总司令慈祥的面容,大家的手掌鼓得更加有力,眼睛里也都禁不住噙满了泪水。是啊!总司令的看望,带给我们多么大的鼓励?!使我们感受到多么大的温暖?!回想近两年来,我们跋山涉水,南征北战,经过了多少惊涛骇浪?遇到了多少艰难险阻?数倍于我们的敌人,一次次地围追我们,一次次地想把我们吃掉。但是由于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英明指挥,我们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且一次次吃掉了原来想吃掉我们的敌人。一个接着一个的胜仗,使我们一步更进一步地增强了对党的信赖和对领袖的思念。今天,我们能有机会亲眼看到朱总司令,亲耳聆听他的指示,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又是多么幸福的时刻!热烈的掌声一阵接着一阵,总司令也不停地从台这边走到台那边,向大家挥手,和大家一起鼓掌。直到陈毅司令员用洪亮的声音宣布请总司令给我们指示时,会场上才又重新安静下来,一个个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等待总司令讲话。
这时,总司令再一次深情地向全场同志看了一遍,然后用带着较为浓重的四川口音慢慢地说:同志们,今天我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来看望大家,向大家问好!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即响起又一阵热烈的掌声。短短的几句话,说得我们心里热乎乎的。接着,总司令从苏中七战七捷谈起,表扬我们三个纵队一年多来打了很多胜仗,取得了很大战果,对华东战场形势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总司令说,我代表党中央、毛主席祝贺你们取得的胜利,表扬你们在战场上和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希望你们这些英雄模范不骄傲,不自满,进一步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夺取更多更大的胜利。在给了我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之后,总司令话锋一转,又毫不客气地批评说:听说你们有的单位、有的同志执行纪律不太好,甚至听说还有个别同志打骂群众和战士……讲到这里,总司令显得很生气,环顾了一下会场以后以非常严肃的口气说:这就不像是人民解放军了,这种现象绝对不能允许,必须坚决纠正。稍稍停了一会儿以后总司令接着说:当然,听说你们最近在这方面大有进步,这就很好,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保持和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总司令在深刻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总结了一年多来的经验以后强调说:我们部队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就是靠了党的领导,靠了政治的力量。只有政治领导加强了,有坚强的政治工作,部队才能巩固,士气才能提高,因而也才能够打胜仗。为了帮助大家深刻理解这个道理,他又以事实来加以证明。他说:自从去年9月以后,全军经过三查三整,激励了斗志,增强了内外团结,结果出去以后,仗都打得很好,捷报一个接着一个。这就证明,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工作,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讲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政治工作的重要之后,总司令又给我们讲了严守政策纪律的重要。他说,现在我们的人多了,队伍大了,这就要特别强调集中统一,强调严守政策纪律。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政策纪律,对违反政策纪律的现象认真加以追究,政策和纪律才能执行得好,全国90%以上的人才能坚决拥护我们,这样,夺取战争的胜利才能更快。说到这里,总司令略微停了停又加重语气说,政策纪律执行好了,不但现在能够打胜仗,就是将来搞建设,遇到困难也能比较快地克服。在讲到当前的任务时,总司令号召我们在加强政治思想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军事技术和战术水平,出去以后准备打几个大的歼灭战,多歼灭几个像七十四师这样的主力部队。他还饶有趣味地说:我替你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钓大鱼的办法。像钓鱼似地慢慢同它在水里摆来摆去,把它弄疲劳了再扯上来。你们一定要下决心钓到一两条像五军、十一师这样的大鱼……
会议期间,不时有同志写条子传到台上去,请总司令回答一些问题。接到这些条子之后,他总是戴上眼镜仔细地看看,然后一条一条耐心地给予答复。
记得有一张纸条上写道:请问总司令,我们现在有没有飞机?什么时候才有飞机配合我们作战?总司令把条拿起来念了一遍以后说:大家受够了敌人飞机的气,盼着头顶上有自己的飞机,这个心情我理解。要不是为了防止敌机的袭扰,我们这个会议也不会这个时候在这里召开。说到这里,总司令笑着说:同志们,今天我可以告诉大家,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飞机啦!听总司令这么一说,会场上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总司令摆了摆手,又笑着说:可是这些飞机目前还不能打仗,用来撒撒传单可以。总司令幽默的回答,又引来一阵欢快的笑声。接着他又认真地说:不过,请同志们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总会有一支强大的空军,还会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总司令的高瞻远瞩和坚定信念,给了大家很大鼓舞,会场上又一次响起整齐而有力的掌声。
还有一张纸条上写道:请问总司令,彻底打败蒋介石还要多长时间?总司令念完纸条以后回答说:这个问题嘛,就看我们的主观努力了。只要我们再多打几个大胜仗,多钓几条"大鱼",就能很快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接着总司令提高声音说:同志们!我们大家再加一把劲,全国解放的日子不会很远了!总司令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即报以一阵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再有一张纸条上的问题很有意思,说是请问总司令,全国解放以后,新中国的首都放在哪里?总司令略为思索了一下以后笑笑说:这个问题嘛,胜利以后还得跟全国人民好好商量。照我看,北平可以,历代的古都嘛!南京也可以,素有"龙盘虎踞"之称嘛!当然武汉也可以,这里地处全国的中心!还有……稍稍停了一下以后接着说,不过我比较倾向于北平。最后,他又反过来问大家:你们看放在哪里好呢?他这一问,引得大家会心地笑了起来。
夜已经渐渐深了,风吹在身上已经有些凉意。这时,只见陈毅司令员拿起一件衣服,给总司令轻轻披上,然后转过身对大家说,今天总司令给我们作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指示,既热情鼓励了我们,也对我们的缺点和错误提出了中肯而严肃的批评。希望大家牢记总司令的指示,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工作,坚决执行和维护各项政策纪律,坚决克服存在的缺点错误,用胜仗的实际行动,来回答党中央、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对我们的亲切关怀。
最后,陈毅司令员宣布会议结束,总司令在热烈而有节奏的掌声中走到台前,挥手向大家告别以后,才缓缓离开会场。总司令离开以后,隔了好长时间,大家仍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不愿马上离去。
返回驻地的路上,我们大家谁也没有讲话,一个个都沉浸在刚才幸福会见的情景当中,都在回忆着总司令的指示,盘算着自己今后的行动。淡淡的月光,照着我们这支20多人的队伍。大家迎着一阵阵的凉风,顶着满天的繁星,快速行进在夜色苍茫的华北平原上。我还时而抬起头,仰望那不停地朝着我们闪烁的北斗星,心里默默地唱着歌颂党和领袖的歌曲。
二天,我们几个人分头把昨天晚上会议的情况,把朱总司令和陈毅司令员讲话的内容,原原本本地向全团指战员作了传达。大家听了传达以后,一致表示,一定认真领会、坚决执行首长的指示,用实际行动回答首长的关怀。特别是要响应总司令的号召,多打胜仗,多钓几条"大鱼"。
后来,党中央采纳粟裕同志的建议,改变了要我们先行渡江的决策,决定集中兵力在长江以北再打几仗。5月下旬,我们结束了在濮阳长达三个月的休整,渡过黄河,挥师南下,与兄弟部队一起,进行了著名的豫东战役,取得了歼敌9万余人的重大胜利。豫东战役的胜利,以非常有力的事实告诉我们:总司令关于要加强党的领导以及讲政治、守纪律的指示,对于我们党和部队的建设,对于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同时,豫东战役的巨大胜利,也是我们响应总司令发出的"钓大鱼"号召,作出的一个富有重要意义的实际行动。

【阮武昌,江苏如皋人,1929年8月出生,194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底参加新四军,1945~1946年先后担任新四军苏中军区如西独立团政治处统计干事、新四军1师1旅政治队学员,1949年在23军67师201团先后担任政治处宣教股宣教干事、军士队副政委。他先后参加过盐城战役、高邮战役、苏中战役、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1983年担任上海警备区副政委,1989年离休后致力于新四军历史研究,并担任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目前任该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