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光环的上天安排接班人:同姓国视他为乞丐,异姓国却待他如上宾

欲云谈史论今 2021-06-24 08:49:11

有些人,天生就带着光环出生。按至尊宝的话说,天生就是“上天安排的‘接班人’,还不够你臭屁的?”晋国公子重耳,就是这么一位自带光环的人物。

传说重耳生下来就有重瞳,肋骨还整体连成一块,是天生畸形儿。虽然天生残疾,但是重耳身残志坚,好学不倦,待人谦和,很快身边就聚拢了一批贤德之人。如果没有意外,重耳一生就会生活在哥哥申生手下,当位贤能大臣了。

然而,骊姬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为了让自己儿子当上国君,骊姬把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三兄弟都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想方设法地打压他们。公元前655年,骊姬成功地逼死了太子申生。随后,她又将矛头对准了重耳、夷吾两兄弟,迫使他们开始流亡国外。

这一年,重耳才刚刚十七岁。

当重耳率领众人逃至柏谷(河南灵宝县西南朱阳镇)之时,占卜该去齐国还是楚国,这时狐偃劝他说:“不用占卜了。齐国、楚国道路遥远而欲望却很大,不能在走投无路时投奔他们。……按我的想法,还是去狄国吧!狄国靠近晋国,却与晋国没有交往。……狄国与晋国不交往,刚好可保护我们;与邻国结怨多,我们可以与它共担忧患。如果能在狄国得到休整,不但可静观局势变化,还可密切关注诸侯国形势,大事无不可成。”

于是,重耳一行人就来到了狄国,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十二年。在这十二年的时间里,狄人对重耳一行人始终恭恭敬敬。甚至,在狄人讨伐廧咎(音强高)如之时,还不忘给重耳抢来两位女人——叔隗与季隗。重耳自己娶了季隗,把叔隗嫁给了赵衰。

在狄国等待十二年,见晋惠公虽然遭遇了多次挫折,但君位却始终稳如泰山,让重耳团队也不免有些心灰意冷。再呆下去,只能终老于此。所以,在狐偃提议下,重耳再度踏上了流亡之路,去寻找新的机会。

诸侯公子虽然出身高贵,但在这混乱大时代下,出身已无任何意义。流亡海外,又能得到什么?

当他们到达卫国时,卫国正遭遇狄人和刑国的联合入侵。卫文公每天都急得火烧眉毛,根本无暇顾及流浪到此的异国公子。卫国正卿宁庄子有鉴于此,提醒卫文公说:“……周武王的后代里,只有晋国繁衍昌盛;晋国的后代中,唯有公子重耳最有德行。如今晋国政治昏乱无道,上天会保佑有德之人,能守住晋国社稷之人,一定是公子重耳。如果重耳能返国为政,修其德行、安抚百姓,必会得到诸侯拥戴,讨伐从前对他无礼之国。君王如果不早作打算,那卫国恐怕就难以幸免于难了。……”

卫文公此时正烦心卫国的存亡大事,哪里还听得进去!

虽然卫文公没有接待重耳,但是作为卫国正卿,宁庄子说“晋仍无道,天祚有德,晋之守祀,必公子也”,无疑是视重耳为上天安排的接班人!虽然自灭国之灾后,卫国江湖地位大大下降,但卫国正卿说重耳是“上天安排的接班人”,仍然是给重耳打了一次响亮的广告。

在卫国没得到礼遇,重耳一行人并未过久停留,直接就来到了齐国。

此时,齐国管仲已去世,齐桓公霸业只剩下了空壳。见晋国公子来访,好贤的齐桓公倒是很高兴,不但赏给他马匹二十乘,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流亡海外以来,重耳一直是与夷狄为伍,到齐国后还能受到江湖霸主如此厚遇,他真是有些乐不思蜀了。有老婆、有地位,还不如老死齐国算了!

可是重耳如此想,狐偃等人却心慌了:重耳是可以在齐国养老了,他们跟了他几十年,将来可怎么办?难道就彻底沉沦了吗?此时,重耳大约三十一岁;狐偃比重耳大一辈,大约四五十岁;其余赵衰、魏犫、颠颉、司空季子等人,年纪都与重耳差不了太多。重耳一旦放弃,也就意味着狐偃等人彻底没有希望了。于是,狐偃等人偷偷聚集在一颗桑树下商议,想劝说重耳离开齐国。

不曾想,这却害死了一位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狐偃等人只顾自己商议,却没想到树上还有别人。此时,桑树上恰好有一位采桑叶的蚕妾,将整个过程偷听了下来。等狐偃他们一离开,忠心的蚕妾立刻将这消息报告给了重耳夫人姜氏。姜氏听说了蚕妾报告,生怕消息泄露会影响老公前途,二话不说就把蚕妾给杀死了!

然后,姜氏就劝说重耳不要怀安,要离开齐国去寻找新的机会。

重耳已过而立之年,当晋国国君已成奢望。离开齐国,就意味着被别人当作乞丐,再度颠沛流离,受尽别人的白眼与歧视。所以,他坚决不愿离开齐国。

姜氏没法,只能先将重耳灌醉,再趁醉联合狐偃用车将他送出了齐国。酒醒过后的重耳,气得抢来一把戈就去追杀狐偃:“如果大事不成,我就是吃了你的肉,也不足解心头之恨!”狐偃边逃边戏谑地说:“如果不能成功,我还不知会死在哪里,谁还能与豺狼抢我的肉?如果成功了,公子整天都是晋国美食,吃都吃不完。我狐偃的肉腥臊难闻,又怎么会吃呢?”

一番话,说得重耳又好气又好笑。过一会冷静下来,他终于答应重新上路了。

很快,这只流亡小队就到了曹国。曹国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的封国,也是姬姓国。

曹共公听说重耳经过,并不想以礼相待。对他来说,诸侯公子多如乞丐,每人都以礼相待,哪里接待得过来!但是,重耳“骿胁”的名声早已传遍天下,曹共公却是想看看,长长见识。

于是,他安排重耳等人住在旅舍,打听到重耳即将洗澡,特地张了很薄的帐幕去偷看他洗澡!堂堂一国国君,居然去偷看客人洗澡,这也是够下作的了!

重耳等人把仇恨记在心里,匆匆离开了曹国,又来到了宋国,寻求宋襄公支持。

宋襄公曾经想称霸江湖,但却屡屡被楚成王羞辱。重耳到的那年,宋国刚在泓水之战中大败于楚国,损失惨重。宋襄公本人,也在战中深受重伤,卧床养病。

看来宋国也帮不上忙了,重耳真是时运不济,又要吃一次闭门羹。

然而,宋国司马公孙固却看出重耳不同寻常:“晋国公子流亡十多年,已长大成人,热衷从善而不自满,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狐偃,像老师一样对待赵衰,像兄长一样看待贾佗。狐偃是他舅舅,仁慈而足智多谋;赵衰是为晋国先君驾驭战车的赵夙之弟,富于文采而忠贞不渝;贾佗是公族,见多识广而谦恭有礼。这三人辅佐于他,公子平时对他们谦恭有礼,每逢大事必先咨询,自小到大始终如此,从无懈怠,可谓是有礼之至了。……礼贤下士,就是有礼的表现。请君王好好考量一下。”

宋襄公刚遭遇人生的最低谷,自知命不久矣。然而,此时他的头脑却是异常清醒。听到公孙固如此说,宋襄公敏感地意识到了重耳的潜在价值。于是,他比照齐桓公,送给了重耳二十乘马。

重耳感激地收下了这份厚礼,见宋国已无力资助太多,也就听从公孙固劝说,离开了宋国,继续他的流浪生涯。

离开宋国后,重耳又来到了郑国。

对郑文公而言,多年的江湖经历证明,只有投靠江湖上的强者,才能保住郑国基业。区区一位失势的晋国流亡公子,不过形同乞丐,怎么值得他亲自来接待?

然而,郑国大夫叔詹却说出了一番让郑文公惊掉下巴的话来:“臣下听说上天所安排的,人力是无法达到的。晋公子有三点是他人不能比拟,上天或许注定要他来当晋国国君了吧,请国君对他以礼相待。夫妻同姓,其子孙必不昌盛;晋公子父母都是姬姓,他却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他被迫逃亡在外,上天却让晋国不得安宁,大概也是要等着他吧,这是其二。狐偃、赵衰、贾佗三人,能力超越一般大夫,却始终跟随于他,这是其三。晋与郑地位相等,晋国弟子路过郑国,原本就应以礼相待,何况还是上天安排的接班人呢?”

叔詹是晋国大夫,号称“郑国三良”之一。他直接就封重耳为“上天安排的晋国接班人”,让重耳一举而天下闻名!可惜,郑文公更相信的是国家实力,对所谓“上天”早就没了敬意。于是,他断然拒绝了叔詹的请求。

对于诸侯的无礼与侮辱,重耳早已习以为常。他默默地离开了郑国,直接奔向了下一个诸侯国:楚国。

楚成王见重耳前来,大喜,直接用周王室接待诸侯的礼节来款待他:宴会上共献酒九次,庭院中陈列的酒肴礼器数以百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公子若得以返国,何以报答我?”楚成王意图很明显,既然想要我帮你,那么总得承诺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给我!

也许是喝高了,重耳有些“膨胀”,想都没想就答道:“若如国君所愿得以回到晋国,当晋、楚两国兵戎相见,在中原相会,我将避君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君王谅解,那么就只能左持弓、右配箭袋来与国君周旋了!”

楚成王听了这话,估计都懵了!——这小子够狂!

楚国重臣子玉见重耳如此狂傲,也极为生气,向楚成王建议杀了他!然而,楚成王却无奈地回了一句:“……上天要使他兴盛,谁能废掉他呢?违背天意,必将有大难!”

楚成王是出了名的“楚蛮”,可就是这位蛮不讲理的楚成王,都不敢得罪这位“上天安排的接班人”,可见重耳有多么臭屁了!

虽然楚成王不敢杀重耳,但见他如此不识时务,也不愿去帮他了。

到处求人却接连碰壁,未来的前途究竟在哪?就在无比绝望之时,重耳生命中的贵人终于出现了。

因为听说晋惠公病重,晋怀公急于回国争夺君位,便不辞而别,偷偷从秦国逃回晋国。对于晋怀公私逃,秦穆公极为生气,决心对屡次背信弃义的晋惠公父子进行报复。因此,他才想到要扶持公子重耳。听说重耳到了楚国,他急忙派人前往召请。

将重耳接到秦国后,秦穆公先将五位秦国宗室女子嫁给了重耳,又对他的人品进行了多番考察。最终,重耳通过了秦穆公重重考验,赢得了信任。

公元前626年,在秦穆公支持下,重耳回到晋国成为国君,是为晋文公。

回顾重耳流亡海外十九年所经过的诸侯国,呈现出一重要规律:姬姓诸侯国都视他为四处要饭的乞丐,无一礼遇于他;反倒是那些非姬姓国,都隆重地以礼相待,视他如上宾。这一规律的出现,恰恰证明了姬姓一族的没落:在根深蒂固宗法制影响下,姬家人过于看重他人的血统和地位,却鲜少关注他人的德行与才干,被快速变化的时代所淘汰也是必然。

未来的霸主,却只能在非姬姓国中得到认可与尊重,这是姬家祖先的无奈。

对于重耳本人,还是至尊宝的话说得好,“上天安排的接班人,还不够你臭屁的?!”
0 阅读:217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