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存在过度情绪化?是否经常批判自我或批评他人?

朗朗部学钢琴 2025-03-31 11:58:48

情感流露是正常现象。悲伤的时候会哭,受到侵犯时会生气,遇到可怕的事情会感到害怕,这都是十分正常的。

但你可能会认识一些过于情绪化的人,他们的人生时刻都像一出情节曲折离奇的肥皂剧。

你会指着这样的人说:"她完全不控制情绪,每时每刻都表现出来,这实在是太夸张了。"其实,过度情绪化也是抑制恐惧(以及/或者愤怒或悲伤)的一个明显标志。问题在于:如何能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

答案很简单。如果出现了以下一种或是几种情况,那就不是健康自然的情感表达。

◇完全无法感受到情感的活力,反而因此感到痛苦异常。

◇不希望有任何感受,或者尽可能去抵抗它。

◇不停道歉,并时常感到难堪。

◇指责他人,认为是他们造成了这种感受。

◇觉得自己受到他人伤害,或是受到情感伤害。

◇情感表现得太过度,觉得自己的情感与理智不成比例。

◇情感似乎总是会导致一些问题。

◇情感会在毫无理由的时候爆发。

◇情感,经常会令你表现出非常不成熟、孩子气的举止。

最后这一点非常有意思。也许在你四岁时父母就会告诫你说:"没有什么好怕的。"那么大概从那时候起你就把恐惧抑制起来了。

而就像任何一个年仅四岁就不幸遭到囚禁的孩子一样,"恐惧"无法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它也就只掌握了这个年龄所具备的沟通技能。

也就是说,无意中一个处境糟糕,容易感到愤怒、悲伤、恐惧、焦躁不安并且遭受过误解和虐待的四岁孩子成了身体公司的管理者。而四岁的孩子又有什么特征呢?他们会非常情绪化。

所以,每当我看到一位男士毫无理智地发小孩脾气时,我就能看出他抑制愤怒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这一点对于一位经常哭哭啼啼的女士也同样适用,我敢说她一定非常痛恨自己总是痛哭流涕,但又对此无能为力。这其实说明她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并不正常,这是长期压抑悲伤(也可能是恐惧和愤怒)的结果。

所以请记住:无论被抑制的情感有怎样的体会,你也终将会感同身受。它们如何行动,你也就会如何行动。所以假如被长期关在又黑又冷的地下室里(身体里),"悲伤"当然会变得让你难以招架。

压抑恐惧的症状

接下来,我们来仔细剖析受压抑的恐惧是如何以复杂多样的方式来影响人生的。在当今世界,塑造一个人个性和行事风格的成因已经不是什么避讳,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该正视它的时候了。以下便是导致烦恼的原因。

批判自我

全世界75亿人都有着同样的渴望:首先当然是清洁的空气,温暖的阳光,但除此之外,我们也渴望获得瞩目、倾听、关爱、理解和尊重。本质上来说,人类希望能够与整个社会融为一体。

身体公司的一万名员工(众多情绪)也是如此。"恐惧"也有同样的渴望。

所以每当有人宣称"要爱自己"时,我都希望他们指的是爱自己的一切,因为如果把恐惧单独排除在外,这种爱就无法成立。这就好比说:"我爱自己,但眼球除外。只有把眼球挖出来扔掉,我才能爱自己。"或者是说:"我爱这个世界,但鳄鱼除外。

如果没有鳄鱼这个致命缺陷,世界将会变得无限美好。"你会这么做吗?这话听起来合理吗?

当然不合理,简直是荒谬。可是每当你说"想要克服恐惧"时,其含义与上述这些话并无二致。这样一来,也许食物和水对你而言也是可以抛弃的吧。

你与自己的关系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关系。然而讽刺也正是源于此:如果厌恶与生俱来的恐惧,那么你就不是真正全心全意地爱自己。

无论与恐惧的关系如何,它都将深深地藏在你的内心之中,成为你与自身关系的关键。

批判恐惧,就是在批判自己。

虐待恐惧,就是在虐待自己。

厌恶恐惧,就是在厌恶自己。

逃避恐惧,就是在逃避现实,逃避自己。

现在你明白了吗?恐惧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你对它做什么,都会反作用在你自己身上。

批判他人

与恐惧的斗争不仅是与你自己,也是与生命本质的斗争。因此,这注定会走向失败。

你会想:"为什么我做不到?"失败会摧毁你的自尊。如果无法从三番五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执着地犯下同样错误,那么它对你的摧残也将更加严重。

随着对自己的厌恶不断加深,你会开始怨恨整个世界。因为不喜欢自己变得无能,所以在你眼中,整个世界和其他人也都变得无能。这一点我们都心知肚明: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更遑论爱别人。

因此通过抑制恐惧来压抑自我的负面情绪,最终这种情绪也会转嫁到世界和周围的人身上,甚至你会因此虐待他们。

具体过程表现如下。

◇自尊心的好坏与控制恐惧的能力紧密相关。

◇控制得好会感觉舒畅,控制得不好会心情低落。

◇当然,对恐惧的掌控能力会非常不稳定,最终也必定失败。

◇如果真的失败,"我觉得害怕"的含义就会变成"我毫无用处,一败涂地"。

◇接下来你就会想:"我本该做得更好。"

此时"我本该做得更好"这种想法会形成一种分歧:现在它既有可能鼓舞你实现目标,也有可能将你彻底击垮。但无论走上哪条道路,你都会陷入批判他人的泥潭之中。

如果因此受到鼓舞,则有如下表现。

◇你会更加努力地克服恐惧。

◇这会增强你的意志和决心,训练大脑达到思想高于物质的境界,提高管理员的作用。

◇因此,你对恐惧的控制力更强了,你再也感受不到它了。你的精神会始终保持紧张,并依赖任何有助于维持现状的东西。

◇取得的成功会让你信心爆棚。我太棒了!我做到了!你觉得自己能力出众,于是你便开始批判他人,尤其是那些还在感到害怕的人,你会觉得他们愚蠢软弱,是能力低下的牺牲品。因为既然你如此正确,那么其他人就一定都是错的。

◇这让你对他人丧失兴趣,讨厌他们,一旦他们显露出软弱你就会毫不留情地批判。

◇这也可能会让你变成一个救助者,觉得所有人都需要你的帮助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才能变得像你一样。

如果你被它击垮,则有如下表现。

◇这太难堪了!我受不了丢人现眼的感觉!我讨厌这么差劲的自己!

◇你无法承受再次被恐惧击败的风险,于是选择了一种激进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愿冒险。

◇其他人必须都像你一样,否则你会觉得他们会对你造成威胁。拒绝冒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他人施加控制。所以,你会要求其他那些没有摒弃情感的人也要做得像你一样。

◇这会让你觉得与世隔绝,为自己的行为举止(要么是太奇怪,要么是控制欲太强)感到难堪,而这样的结果将会导致更加强烈的自我批判,"我本不该是这副样子……"

◇随后批判也转嫁到他人身上,你觉得他也不该是那样的人。

但无论走上哪一条道路,你都会经历自我封闭和指责他人的过程。这会让你与人疏远,陷入权力争夺,付出的爱也变成了有条件的爱。

这听起来似乎很复杂,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因为恐惧的本质虽然非常简单,但它所受的压抑却会将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你"变得异常复杂。

指责

一天早上,一位男士正在湖上划船。他把手伸进湖水,却沾了一手恶心的油污,这让他惊讶不已。他非常生气,猛地把手抽了回来,四处张望想搞清楚这到底是谁干的。是不是旁边那个独自划船的人倒进湖里的?还是河边那座工厂在非法排污?或者是从那艘破旧的摩托艇里漏出来的?

然后他突然意识到:那是自己手上涂的防晒霜。

如果认定恐惧是负面情绪且试图去控制它,为之付出的努力就很难取得成效。倘若不能成功,你就会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去指责周围所有的人和事。

最终,你会认为所有问题都是这个世界造成的,一切都是在针对你,全都是其他人的过错。这种信念逐渐在你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那具体会是怎样?请看以下这些例子。

◇如果内心深处害怕某种事物,比方说心理治疗或是滑雪,那么你会说它们都是愚蠢无用的东西,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这不是你的错,而是它们的错。

◇如果内心深处害怕遭到拒绝,你就会认为拒绝你的人都错了,他们都是些笨蛋。不是你的错,而是他们的错。

◇如果失业,你会抱怨职业选择,你会认为老板或者整个行业都出了问题。不是你有缺陷,而是体系的缺陷。

◇如果婚姻失败,你并不去解决"恐惧"这个摧毁感情的罪魁祸首,反而认定自己没错,是婚姻制度本身的问题,所以你永远也不会再结婚了。或者你会说是结婚对象犯了错,总之不是你的错。

不愿面对自身的问题会让你把所有恐惧转嫁到其他事物身上,无论对方是人、动物、体系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

显然,在这种态度之下的恋爱也无法幸免。在我们谈恋爱时常常总会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恐惧,这种恐惧来自对改变现状的害怕。如果压抑或者忽视这种感觉,它就会潜移默化地占据恋情,转而以需求过度、夺取权力、疏远他人、无理由的愤怒、在权力之中挣扎、相互指责等形式出现,继而产生孤立、受伤、对事物妖魔化、自我防御加强等表现。所有这些疯狂之举都只是为了抗拒人世间一个最基本的真理:"我害怕被抛弃。"或者是:"我害怕孤独。"

有条件地爱自己会演变成有条件地爱别人。虐待自己的负面情感会转化为虐待他人的情感。"虐待"也许有些措辞严厉,但我觉得用在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妥。无论何时,只要是试图让别人顺着你的内心来生活,将自己的过错怪罪到别人头上,都可以算作是虐待。

当然了,你不会对所有的人和事都这么做。这种挣扎可能只会以一种独有的方式体现出来。

每当你和自己或他人的关系遇到了困难时,置身其中的你其实很难看出这与压抑恐惧有什么关联,但实际上一直都是它在从中作祟。

0 阅读:3

朗朗部学钢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